资源简介 《金色的草地》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内容充满童趣。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大自然的意识和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阅读感悟和理解分析能力,但观察随意、表达缺乏条理是这个年龄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交给具体的观察方法,让课文学习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让说写训练有抓手能落地。教学目标:1.乐于表达,建立自信心。2.掌握生字“趣”。学会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发现。3.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紧扣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4.学会和同学交流,懂得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明白观察能让人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让生活更丰富多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草地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紧扣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教学难点学会和同学交流,懂得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明白观察能让人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让生活更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片金色的草地,曾是作者普里什文儿时的乐园。作者童年时代在这里快乐地玩耍,在玩耍中发现了秘密。普里什文是苏联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片有趣的草地。齐读课题。2.复习字词(齐读)。蒲公英 玩耍 一本 正经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手掌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3.回顾玩闹过程,调动课堂气氛。(1)师生合作表演。(2)同桌合作表演。4.从课文里找出一句话赞美这片草地吗?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5.学习生字“趣”。学习读音、书写、字义。二、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教学第三自然段1.多么可爱、多么有趣的草地呀,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到草地去探索奥秘吧。出示学习提示:(1)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2)用横线画出草地早上、中午、傍晚变化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的句子。2.交流:我一开始发现了草地早上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选择关键词板书)(1)表示时间的词是哪个?(2)作者发现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3)草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3. 体会比喻句的妙处。①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②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教师小结: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也可以合上。”这是个什么句子?对啊,用手掌的这个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能够把别人不了解的现象讲清楚了。教师小结:今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用上比喻句,就能把事物写得生动具体形象了。4.师生合作朗读,加深学生对蒲公英草地变化的理解。学生点评朗读的学生,老师再点评评价的学生。5.小组讨论,体会留心观察。师:孩子们,作者为什么有这么重大的发现,他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仔细观察、反复观察、有目的的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6.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真正的蒲公英花朵呢?(播放视频)7.说话训练:蒲公英不仅美还特别有趣,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大家仔细观察视频,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等会儿把你观察到的说一说。(播放蒲公英随风飞扬的视频)三、迁移运用1.观看向日葵、含羞草的视频片段,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你的发现。师: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事物都有着神奇的变化,你们想不想知道。想不想,真的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目不转睛的观察,再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你的发现。2.交流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师:除了向日葵、含羞草的变化外,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发现?四、布置作业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植物、动物、玩具……)仔细观察、反复观察,找到他的奥妙之处,写下你的发现。板书设计:16.金色的草地早上 中午 傍晚可爱 有趣 (简笔画) (简笔画) (简笔画) 仔细观察绿色 金色 绿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