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思维导图+易错精讲+易错训练)易错点一:没有弄清题目所求的范围导致出错。下面是四(1)班同学视力情况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再回答问题(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视力在1.2以上的有( )人。【错误答案】17【错解分析】视力在1.2以上不包括视力在1~1.2这类范围的人数。【正确答案】9【易错例题一】四(3)班第一、二组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如下(单位:分):88 98 95 100 78 89 91 84 79 98 100 86 89 68 80 89(1)按要求填表。分数/分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人数(2)将统计图补充完整。(3)这两组同学中,成绩分布在( )分的人数最多,有( )人。成绩分布在( )分和( )分的人数一样多,各有( )人。【分析】(1)根据原始数据表,逐个去数出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并填入表格即可。(2)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代表1人,涂出每个分数段对应的人数即可。(3)由统计表分析可知,人数最多的分段是80~89。人数相等的是100分和70~79分。【详解】(1)分数/分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人数 2 4 7 2 1 0(2)(3) 这两组同学中,成绩分布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有( 7 )人。成绩分布在(100)分和(70~79)分的人数一样多,各有( 2 )人。易错点二:没有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永福小学各年级学生戴近视眼镜的同学人数统计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错误答案】【错解分析】画条形统计图时,每个直条之间的宽度要一致,在这里表示六年级的人数的直条宽度要宽一些。【正确答案】【易错例题一】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运动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羽毛球人数(人) 35 20 30 25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分析】想要把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首先要找到每类对应的具体数据,然后将对应数据与条形图中每竖条代表的长度对应。比如,最喜欢乒乓球的有35人,条形图中每竖格代表5人,则画乒乓球的竖条时,高度就应是7格。按照同样方法画出其他运动项目的竖条,注意找准对应高度。【详解】【易错例题二】调查希望小学四年级全体同学最喜欢的一项球类活动统计如下:项目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人数 60 55 20 40 5请根据上面统计表中的信息,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1)这所学校的四年级一共有( )人。(2)如果你是学校后勤的采购员,你准备如何购买各种球,请在下面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分析】观察统计图的格数可得一格代表10人,确定一格代表的人数,然后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完善条形统计图即可;(1)把表格中参加各项球类运动的人数相加即为四年级同学总数;(2)因为喜欢篮球和足球的人多,所以多采购篮球和足球,少采购羽毛球。回答合理即可。【详解】(1)60+55+20+40+5=115+20+40+5=135+40+5=175+5=180(人)答:这所学校的四年级一共有180人。(2)因为喜欢篮球和足球的人多,所以多采购篮球和足球,少采购羽毛球。(答案不唯一)易错点三:描完点后连线出错。下面是百货大楼2016年下半年各月营业额的情况统计图。【错误答案】正确【错解分析】0不是这条折线的起点,7月份的营业额120万元才是折线的起点。【正确答案】错误下面是百货大楼2016年下半年各月营业额的情况统计图。【易错例题一】东东在5-9岁每年的生日测得体重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年龄岁 5 6 7 8 9体重千克 15 17 19 22 25东东5-9岁每年生日体重情况统计图【分析】将东东每一年的体重分别在折线统计图上描出点,再将这些点依次连成线段即可得到折线图。【详解】东东5-9岁每年生日体重情况统计图【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时一描点二连线三标数。【易错例题二】为了提高跳绳成绩,小明坚持每天锻炼并记录一分钟跳绳训练成绩,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一周中小明一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 ),最差成绩是( ),相差( )。(2)小明的训练整体呈( )趋势。(3)根据小学生体育达标的国家标准:四年级男生一分钟跳绳的优秀标准是每分钟127次,如果把这个标准看作0,小明一周跳绳的最好成绩可表示为(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这线统计图上的点最高的即是跳的成绩最好的,最低的也就是成绩最差的,据此解答即可。再用最好的成绩减最差的成绩即可;(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整体走势解答即可;(3)一分钟跳绳次数大于127次,多出的部分用正数表示;小于127次,相差的部分用负数表示。【详解】(1)这一周中小明一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120次,最差成绩是102次,相差120-102=18(次)。(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整体走势情况,小明的训练整体呈上升趋势。(3)120次<127次127-120=7(次)所以小明一周跳绳的最好成绩可表示为﹣7次。【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点四: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判断: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成绩是93分,则小明语文成绩是93分。( )【错误答案】正确【错解分析】小明三科的平均分是93分,不能代表小明的语文成绩就是93分,他的语文成绩有可能比93分多,也有可能比93分少,还有可能是93分。【正确答案】错误【易错例题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指出,四年级男、女生1分钟跳绳的优秀标准分别是127个和135个。四(1)班20名男生平均跳了118个,15名女生平均跳了138个。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体女生都达到优秀标准 B.每名女生的成绩都高于男生C.全体男生的成绩未达到优秀标准 D.女生跳绳的整体水平高于优秀标准【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20名男生平均跳了118个,表示男生跳的平均数值,不能表示每个男生跳了118个;同理,15名女生平均跳了138个,表示女生跳的平均数值,不能表示每个女生都跳了138个。【详解】118<127138>135男生跳绳的整体水平低于优秀标准;女生跳绳的整体水平高于优秀标准。故答案为:D【易错例题二】笑笑参加“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演讲比赛,7位评委给她打的分数(单位:分)分别是:95,97,96,93,86,95,96。(1)这7位评委打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2)如果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那么笑笑得到的平均分是多少分?(3)你认为采用哪一种方法计算成绩更加公平?说说你的理由。【分析】(1)把7位评委给她打的分数相加,再除以7,即可解答。(2)把7位评委给她打的分数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相加,求得的和再除以5,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3)打分具有主观性方面的因素,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采取第二种方法更公平;给出合理的解释即可,【详解】(1)(95+97+96+93+86+95+96)÷7=(192+96+93+86+95+96)÷7=(288+93+86+95+96)÷7=(381+86+95+96)÷7=(467+95+96)÷7=(562+96)÷7=658÷7=94(分)答:这7位评委打出的平均分是94分。(2)(95+96+93+95+96)÷5=(191+93+95+96)÷5=(284+95+96)÷5=(379+96)÷5=475÷5=95(分)答:笑笑得到的平均分是95分。(3)采取第二种方法更公平;计算平均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平均分。一、选择题1.李奶奶早晨从家里出发,散步0.5时到离家2km的公园,打了1时太极拳后又在公园报栏看报0.5时,然后散步0.5时回到家。下面图( )描述了李奶奶这天早晨的活动行程。A. B.C. D.2.下面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2千克,小娜的体重是( )千克。姓名 小可 小丽 小娜 小凤 小颖体重/千克 45 39 ★ 42 37A.42 B.45 C.473.下面是兴达粮店某星期每天大米的销售量。(单位:千克)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销售量 395 402 389 411 408 392 401照这样,这个粮店11月大米的总销售量大约是( )千克。A.1200 B.12000 C.124004.下面( )事件最适合用下图表示。A.金华八月至十二月的气温变化情况 B.某男生一至五岁身高变化情况C.蒜苗前五天的生长情况 D.某同学最近五次数学独立作业成绩变化情况5.下面统计图中,图( )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是三个数的平均数。A. B. C. D. 6.如图的统计图适合统计( )。A.月月7~10岁连续四年的身高情况B.5种彩色笔的不同销售情况C.四个同学的考试得分情况D.不同性别的人数情况二、填空题7.实验小学各年级给幼儿园小朋友做玩具的数量情况如下图。(1)图中一格表示( )件玩具。(2)做玩具最多的是( )年级,最少的是( )年级。(3)六个年级一共做了( )件玩具。(4)六年级制作玩具的数量是一年级的( )倍。8.如图是金旺食品厂去年全年上缴利税额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1)第三季度上缴利税( )万元;第( )季度上缴利税最多,第( )季度上缴利税最少。(2)第( )季度到第( )季度上缴利税增长最快,增长了( )万元。(3)这一年共上缴利税( )万元。9.小明去青云山游玩,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1)经过( )时到达青云山。(2)停车休息的时间段是( ),休息了( )时。(3)汽车前2时的平均速度是( ),最后1时的平均速度是( ),汽车行驶最快的时间段是( )。10.下面是一位病人一段时间内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1)护士每隔( )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位病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相差( )℃。(3)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0时病人体温升高了( )℃。11.下面是四(1)班同学期中测试成绩统计图。(1)根据图中的数据填表。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计人数/人 ( ) ( ) ( ) ( ) ( )(2)四(1)班同学期中测试中,( )等级的人数最多,有( )人。(3)良好的比及格的多( )人,比优秀的少( )人。12.看图回答问题。(1)这是( )统计图,1格表示( )分。(2)妙想( )科成绩最好,是( )分。(3)妙想这5个科目的平均分是( )分。三、判断题13.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14.妙想身高1.42米,不会游泳,她去平均水深1.3米的游泳池玩一定不会出危险。( )15.学校要统计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情况,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不了解”三种情况,统计的结果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16.与统计表相比,用统计图更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四、作图题17.下面是某种共享充电宝使用次数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补全统计图。充电宝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次数 12 9 6 12 15 9五、解答题18.“预防近视,从我做起”。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图是四(1)班五个小组的近视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第( )小组近视人数最多,有( )人;第( )小组近视人数最少,有( )人。(2)平均每组近视人数有多少?(3)说说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19.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如下。(每人只能选一个,每个□表示1人)节目 少儿 电影 动漫 体育人数 9 11 14 7(1)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涂一涂。(2)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3)-共统计了( )人。20.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河南卫视引领文化类综艺“出圈”,推出了《唐宫夜宴》、《祈》、《龙门金刚》等多个火爆全网的节目,下面是所有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节目调查统计表。(每人仅限选一个节目)①《唐宫夜宴》 ②《龙门金刚》 ③《祈》 ④《龙洲祭》人数/人 120 90 40 80(1)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2)四年级一共有( )人,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21.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1)李欣10天的跳绳平均成绩是多少下?(2)超过平均成绩的有几天,不足平均成绩的有几天?22.甲地2021年平均气温统计图(1)甲地2021年( )月气温最高,( )月气温最低,相差(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7-10℃,请你想一想这种植物适合在( )月开始种植。(3)小明计划1月份从海南出发去甲地过年,请你参考甲地平均气温,给出出行建议。23.下面是今年“五一”期间,到纪念园开展红色教育的人数统计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五一”期间人数统计表:时间(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人数(人) 5030 7000 7800 6500 4100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上边的统计图。(2)“五一”期间到园学习的人数,第( )天最多,第( )天最少。(3)到园人数变化最大的是从第( )天到( )天。参考答案1.C【分析】从题目中可知,李奶奶打了1时太极拳后又在公园报栏看报0.5时,一共在公园1.5小时。去公园和回到家都是0.5小时,且中间没有停留。【详解】A.李奶奶在回家过程中停留了0.5小时,与题意不符;B.李奶奶在去公园的过程中停留了0.5小时,与题意不符;C.李奶奶打了1时太极拳后又在公园报栏看报0.5时,一共在公园1.5小时。去公园和回到家都是0.5小时,且中间没有停留,与题意相符;D.李奶奶在回家的过程中停留了0.5小时,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C2.C【分析】先用42×5求出5人的总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用总体重分别减去已知的4人的体重,就是小娜的体重是多少。【详解】42×5-45-39-42-37=210-45-39-42-37=165-39-42-37=126-42-37=84-37=47(千克)小娜的体重是47千克。故答案为:C3.B【分析】先根据统计表估计出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大米的重量,11月一共有30天,因此用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大米的重量乘30即可,依此列式并计算。【详解】根据统计表可知,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大约销售大米400千克;400×30=12000(千克)照这样,这个粮店11月大米的总销售量大约是12000千克。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明确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大米的重量。4.D【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A.金华八月至十二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因为八月至十二月的气温是逐渐下降的,而上图的折线中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不适合用上图;B.某男生一至五岁身高变化情况,不符合要求,身高不可能忽高忽低;C.蒜苗前五天的生长情况,不符合要求,蒜苗的高度不可能忽高忽低;D.某同学最近五次数学独立作业成绩变化情况,符合上面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故答案为:D【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活常识,并明白该折线有2段是上升的,有1段是下降的。5.C【分析】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组数据中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小,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大,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详解】A. 虚线所在位置是这三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不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B. 虚线所在位置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不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C. 移多补少成,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是三个数的平均数。D. 移多补少成 ,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不是三个数的平均数。 虚线所在位置反映的是三个数的平均数。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6.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A.月月7~10岁连续四年的身高情况,不合适,因为8岁不能出现最高,到9岁变矮;B.5种彩色笔的不同销售情况,不合适,因为一共有4个直条;C.上图的统计图适合统计四个同学的考试得分情况;D.不同性别的人数情况,不合适,因为性别只有男、女,两条即可以。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7.(1)2(2) 六 一(3)76(4)5【分析】(1)直接观察统计图填空即可。(2)哪一个年级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这个年级做玩具最多;哪一个年级对应的条状最矮,则这个年级做玩具最少。(3)将每个年级做玩具的数量加起来即可。(4)用六年级制作玩具的数量除以一年级制作玩具的数量即可。【详解】(1)2-0=2(件),4-2=2(件),即图中一格表示2件玩具。(2)做玩具最多的是六年级,最少的是一年级。(3)4+6+12+16+18+20=76(件)六个年级一共做了76件玩具。(4)20÷4=5,即六年级制作玩具的数量是一年级的5倍。8.(1) 48 四 一(2) 二 三 25(3)128【分析】(1)直接观察折线统计图填空即可;哪一个季度对应的点最高,则这个季度上缴利税最多;哪一个季度对应的点最矮,则这个季度上缴利税最少,依此填空。(2)直接观察哪两个季度之间的线段相对于水平面最陡即可解答,再用减法计算出这两个季度上缴利税的差即可。(3)将每个季度上缴的利税加起来即可。【详解】(1)第三季度上缴利税48万元;第四季度上缴利税最多,第一季度上缴利税最少。(2)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上缴利税增长最快;48-23=25(万元),增长了25万元。(3)7+23+48+50=128(万元)这一年共上缴利税128万元。9.(1)3.5(2) 10:00~10:30 0.5(3) 50千米/时/50km/h 40千米/时/40km/h 9:00~10:00【分析】(1)由图可知,竖轴表示路程,一格20千米,横轴表示时间,一格30分钟,8:00从家出发,11:30到青云山,求出时间即可;(2)停车休息即路程不变,由图可知,从10:00至10:30停车休息,求出时间即可;(3)求平均速度要用对应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线段的斜率表示速度,即线段越陡,表示速度越快。【详解】(1)11时30分-8时=3时30分3时30分=3.5时即经过3.5时到达青云山。(2)10时30分-10时=30分30分=0.5时即停车休息的时间段是10:00~10:30,休息了0.5时。(3)100÷2=50(千米/时)(140-100)÷1=40÷1=40(千米/时)即汽车前2时的平均速度是50千米/时,最后1时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汽车行驶最快的时间段是9:00~10:00。【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以及对行程问题的掌握情况。10.(1)6(2) 39.5 36.8 2.7(3)1.2【分析】(1)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6时的下个时间是12时,再下个时间是18时,由此可知每个6小时测一次体温。(2)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最高体温以及最低体温,再求出它们的差即可。(3)第一天18时的体温是38℃,第二天0时的体温是39.2℃,39.2减38即可解答。【详解】(1)12-6=6(小时)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39.5-36.8=2.7(℃)这位病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相差2.7℃。(3)39.2-38=1.2(℃)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0时病人体温升高了1.2℃。【分析】看懂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找准数据直接计算。11.(1) 28 15 5 1 49(2) 优秀 28(3) 10 13【分析】(1)把条形统计图中直条表示的各个等级的学生人数填入表中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3)用良好等级人数减及格等级的人数等于良好的比及格多的人数;用优秀人数减良好人数等于良好比优秀少的人数。【详解】(1)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计人数/人 28 15 5 1 49(2)四(1)班同学期中测试中,优秀等级的人数最多,有28人。(3)15-5=10(人)28-15=13(人)良好的比及格的多10人,比优秀的少13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根据条形统计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2.(1) 条形 10(2) 数学 100(3)90【分析】(1)从统计图中可知,这是条形统计图;0到60分除外,60到70分、70到80分、80到90分、90到100分,每格表示10分;(2)从统计图中可知,数学的直条最长,则数学成绩最好,是100分;(3)语文90分、数学100分、英语95分、科学95分、体育80分,用这5个科目的总分除以5,求出妙想这5个科目的平均分。【详解】(1)这是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0分。(2)妙想数学科成绩最好,是100分。(3)(90+100+95+85+80)÷5=450÷5=90(分)妙想这5个科目的平均分是90分。【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3.√【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平均水深为1.3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3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3米要深的多;有的地方可能比1.3米浅的多,要明确平均数的概念。【详解】妙想身高1.42米,不会游泳,她去平均水深1.3米的游泳池玩可能会出危险。故答案为:×【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想的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15.√【分析】统计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情况,即统计人数,那么统计图就要体现数量,根据统计图的特点,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详解】根据分析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所以这句话是对的。故答案为:√【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应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反映变化情况。16.√【分析】统计表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和精确,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间的变化和联系,据此解答。【详解】根据统计图、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直观,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掌握。17.见详解【分析】1个笑脸表示3次,4号是12次需要3个笑脸;5号是15次需要5个笑脸,6号是9次需要3个笑脸;条形统计图里,1格表示3次,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涂色表示即可。【详解】【分析】本题考查补全统计图,掌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根据统计图的特点绘制即可。18.(1)五;8;三;2(2)4人(3)第五小组的学生要加强培养学生用眼习惯,因为这组近视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分析】(1)观察图可知竖着每格表示1人,根据图中图形的高低即可判断近视人数最多、最少的组以及人数,图形越高表示近似人数越多,图形越低表示近视人数越少;(2)先用加法把5个小组近视人数加起来。再除以组数所得出的结果。(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合理提供建议即可,例如第五小组的学生要加强培养学生用眼习惯,因为这组近视人数最多。【详解】(1)第五小组近视人数最多,有8人;第三小组近视人数最少,有2人。(2)(3+4+2+3+8)÷5=20÷5=4(人)答:平均每组近视人数有4人。(3)第五小组的学生要加强培养学生用眼习惯,因为这组近视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19.(1)见详解(2)动漫;体育(3)41【分析】(1)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条形图中表示出来,有几个人就在对应的方格中把几个方格涂色,完善统计图。(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哪个节目最喜欢的人数最多,哪个节目最喜欢的人数最少。(3)把统计表中各个节目最喜欢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详解】(1)(2)最喜欢动漫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优育节目的人数最少。(3)9+11+14+7=20+21=41(人)-共统计了41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图的制作和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0.(1)见详解(2)330;《唐宫夜宴》;《祈》【分析】(1)图中一格表示15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找到相应的数据作图,作好图后在条形柱上标出数据。(2)把喜欢看每个节目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四年级的总人数。把喜欢每个节目的人数比较即可知道喜欢哪个节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节目的人最少。【详解】(1)(2)120+90+40+80=210+40+80=250+80=330(人)120>90>80>40四年级一共有330人,最喜欢《唐宫夜宴》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祈》节目的人数最少【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直接解答,作条形统计图时注意一格表示的人数。21.(1)160下(2)4天;5天【分析】(1)先将每天跳绳下数相加,求出跳绳总下数,再除以10,求出10天的跳绳平均成绩;(2)比较每天跳绳下数与10天的跳绳平均成绩的大小。【详解】(1)(152+155+158+160+157+159+162+165+165+167)÷10=1600÷10=160(下)答:李欣10天的跳绳平均成绩是160下。(2)167>165>162>160>159>158>157>155>152答:超过平均成绩的有4天,不足平均成绩的有5天。【分析】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及平均数的求法,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2.(1)7;1;25.4(2)11(3)见详解【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用28.4℃减去3℃,求出相差多少℃;(2)因为树莓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7-10℃,11月的平均气温是9℃,12月的平均气温是5.4℃,1月的平均气温是3℃,2月的平均气温是5℃,3月的平均气温是10℃,所以这种植物适合在11月开始种植。(3)一月份,甲地气温较低,因此去一个相对寒冷的地方,要考虑保暖的措施。【详解】(1)甲地2021年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28.4℃-3℃=25.4℃所以相差25.4℃。(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11月开始种植。(3)因为甲地在1月的气温是3℃,所以从气候方面考虑,他们应该注意气温的变化,带一些稍厚的衣服。【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据的增减的变化情况。可一边观察统计图上气温的升与降,一边结合问题中的具体要求,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23.(1)见详解;(2)3;5(3)4;5【分析】(1)统计图既要看出每天的人数,又要看出每天人数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图中分别描出每天人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标上数据等即可。(2)根据统计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看出第几天人数最多,第几天人数最少。(3)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变化情况,即可得知到园人数变化最大的是从第几天到第几天。【详解】(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五一”期间到园学习的人数,第3天最多,第5天最少。(3)到园人数变化最大的是从第4天到5天。【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再根据从统计图中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注意,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写上标题,标上数据及绘图时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