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学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3.阐释人民民主的特点。
4.理解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认同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最真实的、最管用的民主。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民主的意义,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明确人民民主的特点。
3.法治意识:遵循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对我国国体的理解;民主的含义和鲜明属性;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的理解。
2.学习难点: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的理解。
【预习新知】
(一)我国的国体
议题一| 我国的国体
2020年4月26日,湖北首次出现6个“清零”: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现有确诊病例,无重症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4月27日,经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批准,中央指导组离鄂返京。人们还记得,2月20日,抵达湖北25天后,中央指导组首次亮相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那句话:“不去武汉之患,不解全国人民之忧,不获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我们决不收兵。”面对人民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一诺千金。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探究任务]
(解析与论证·政治认同)联系材料,结合我国国体的知识,说明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
提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国体
(1)含义: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实质: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2.我国国体
(1)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作用: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4)特点
①阶级基础: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积极作用: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思考] 央广网北京2020年4月2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本台播发国际锐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抗疫实践带来的思考之一。如何认识这一锐评?
提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党和国家的工作,就是为了人民;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项事业的发展、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1.国家性质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1)迄今为止,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类型。
(2)前三种类型的国家都是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民主与专政
民主 专政
区别 含义 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适用范围 统治阶级内部 被统治阶级
实施方式 以政治权利判定实现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 以国家力量的强制实施为基本特征
功能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联系 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的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民主、专政、专制
(1)专政≠专制:专政是对被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适用于被统治阶级。专制即独裁,也是一种国家制度,突出特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实行个人专断。
(2)民主排斥专制: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制度,二者不会共存。在民主制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在专制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实行专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4.正确认识我国国体
国体 即国家性质,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
我国国体 宪法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群众基础 已经形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意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宣示我国政权的人民性质
我国国家性质的核心内容
(1)主体:人民。
(2)内容:民主、专政。
(3)形态:社会主义国家。
(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议题二|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哪些特点?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1.民主: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2.我国民主
(1)特点: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表现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辨一辨] 有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为全民享有。你是怎么看的?
提示:①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务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③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而非全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从政治保证上看 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 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
从实现方式上看 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原因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效果 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2)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显现的旺盛活力,就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3.协商民主
(1)地位: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范围:其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
(3)作用: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
1.我国民主是人民的民主
本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归人民
特征 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能参与;最真实就是必须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愿;最管用就是途径畅通、合理高效
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2.公民与人民
(1)从含义上看,公民是法律概念,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是以阶级内容来划分的,与敌对分子是相对的称谓。
(2)从范围上看,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3)从性质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能说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说人民民主,但不能说公民民主。
3.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表现 内容
最广泛 权利广泛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主体广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最真实 根本政治 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制度和法 律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多种实现 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
协商民主 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
最管用 原因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
表现 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相结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中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愈益充实,中国社会的凝聚力也日益提高
专政≠专制,人民≠公民,权利≠权力,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最广泛≠全民性。
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3)实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继续加强政党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扎实推进政府协商;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认真做好人民团体协商;稳步推进基层协商;加强和完善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易错提示】
(一)易错提示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性质亦称政体。( )
答案:×
解析:国家性质亦称国体。
2、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
答案:√
3、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
答案:×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4、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答案:×
解析: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深化探究】
(一)深化探究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议题导引__■
材料一 我国“公推公选”的干部人事改革正在各地逐步深入。在“公推公选”中,候选人不再指定,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成为候选人参与竞选。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向选举群众作了庄严承诺。当地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很高,有些地方对候选人提问时,百姓参与十分踊跃。当地政府还提供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材料二 “微博问政”不但成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可或缺的新平台,更成为普通民众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千万草根网友有关教育、医疗、住房、安全方面的呼声,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两会”期间建言献策的重要内容。
[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哪些特点?
(2)千万草根网友的民生诉求,成为代表委员们“两会”期间建言献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什么特点?
提示:(1)①“公推公选”候选人不再是过去的指定,只要符合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成为候选人参与竞选,可见我国人民民主的主体是广泛的,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最广泛的特点。②在竞选过程中,国家提供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表明国家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最真实的特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微博问政”成为普通民众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体现了人民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管用的。
┃┃重点突破__■
1.人民民主的特点
表现 内容
最 广 泛 权利 广泛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等
主体 广泛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最 真 实 保障 制 度 保障 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法律 保障 我国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物质 保障 如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最 管 用 制度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原因
2.关于“人民民主”的易错点拨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包含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是其中的一方面。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
(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超阶级的、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不能因为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就误认为我国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超阶级的民主。
3.区分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
三者强调的是人民在不同领域当家作主: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侧重于通过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使人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强调人民群众对经济事务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则侧重于基层社会生活的民主自治。
4.协商民主
(1)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各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形式: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
5.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
(1)协商民主强调的是一种民主的形式或制度,偏名词的范畴。
(2)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发扬民主。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都要发扬民主,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由此可见,民主协商强调怎样发扬民主,偏动词的范畴。
(3)二者的联系: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建立并完善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因此,协商民主制度是民主协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1.“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①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②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③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超阶级的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据此可以推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
③我国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我国自此不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现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 )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
C.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D.广大农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 )
①明确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开宗明义地确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③表明工农联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④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这表明(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管用的 
③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 )
A.最真实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C.最公正的民主 D.最先进的民主
7.民法典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彰显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同时对死者的相关权利予以保护,彰显全时保护。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 )
A.政治保障 B.制度保障 C.法律保障 D.物质保障
8.2021年1月9日,14亿中国人收到了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式宜布,新冠疫苗将实行全民免贵接种。截至2022年3日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青疫苗316991.6万剂次。对此的恰当评述是( )
①保障人权,彰显共和国政权的人民本色
②求真务实,维护好国家主人的政治权利
③有诺必行,诠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④心系群众,对广大民众的要求有求必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既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更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最管用的民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加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这一群体。这一修改:( )
①充分体现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性的民主
②是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制度安排
③充分体现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性的民主
④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②③: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真实性,这一要求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②③正确。①④: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全民的民主,也不是超阶级的民主,①④错误。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②: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但这不表明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②说法错误。④:我国消除贫困是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仍然存在相对贫困现象,④说法错误。①③: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C: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C符合题意。
ABD: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①②: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这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管用的,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③说法错误。
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而不是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6.答案:A
解析:A: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说明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又一成就,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A符合题意。B: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B与题意不符。CD: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而不是最公正、最先进的民主,CD不选。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ABD:民法典是我国的法律,民法典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同时对死者的相关权利予以保护,彰显全时保护。说明了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而不是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ABD不选。C:民法典是我国的法律,民法典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同时对死者的相关权利予以保护,彰显全时保护。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C正确。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式宣布,新冠疫苗将实行全民免费接种,材料中公示的免费接种人数,体现了我国保障人权,彰显共和国政权的人民本色,也说明我国有诺必行,诠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的政治权利;④说法错误,“有求必应”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
9.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也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最管用的民主。③表述错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不是全民民主。④表述错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再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不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选A。
10.答案:D
解析:①④:将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加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这一群体,这一修改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①④符合题意。
②:这一修改体现了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不属于制度安排,②排除。
③:材料体现的是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未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