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导学案【课标要求】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2.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学习目标】1.描述与分类:思维风格具有差异性,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思维的方式具有多样性。2.解释与论证:思维有共同特征,思维的意义,思维的作用。3.预测与选择:思维的类型。4.辨析与评价:思维的作用。【自学评价】知识梳理:1.思维的含义。(1)广义的思维与________同义,狭义的思维与________同义。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________及其规律的反映。2.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____________、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提示事物的____________,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3.思考小测 写出下列思维活动所体现的思维的特征(1)透过现象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从多种属性中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3)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4.思维的共同特征。(1)思维具有________。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________、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2)思维具有________。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________。(3)思维具有________。任何思维都是对________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5.思维与实践的关系。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________。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________的目的。【核心归纳】全面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区别 内容 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形式 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 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核心归纳】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关键词 见…而知…;通过…推断出…;计划;预测;揭示出;推断出 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 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区 别 含 义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映像。作 用 ①凭经验能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属性。 ②凭经验能认识根本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 ③能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无止境的扩展。 ①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前提。同类事物总结共性;同类现象中总结本质的规律性内在联系。 ②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的程度、广度和深度。 ③概括是一切科研的出发点。联系 ①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②间接性和概括性中都体现有能动性。训练提升【练】1.“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A.思维的概括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间接性D.思维的直觉性2.近日,在山东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早白垩世纪地质地层中,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专家推断,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湖泊遍地的风水宝地,非常适合恐龙的生存。这表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3.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是( )A.概念、判断和推理B.前提、结论和推导C.论点、论据和论证D.论辩、论证和反驳4.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常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因此医生也主要是通过这些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者。这表明思维具有( )①间接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这表明( )①思维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②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正确反映③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④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哲学家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探究出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上物质概念的探究体现了( )①思维具有预见性②思维具有概括性③思维具有确定性④思维具有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下列对思维的间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它具有克服感性认识局限性的一面C.它只会导致人们认识的失真D.它既有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又有导致认识失真的弱点8.“隔墙见角而知有牛”"隔岸见烟而知有火”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抽象性 D.系统性9.某日,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学生反问: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老师回答:确定。在这一思维过程中( )①没有触及认识的本质和规律②体现了思维的基本形态③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④运用了联想、想象等触及事物的本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主要是指( )A.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B.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C.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D.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思维导图】练习答案A2.A3.A4.B5.B6.D7.D8.B9.C1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