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木政治制度
道德修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情感法治观念: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健全人格: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责任意识: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01
热点聚焦: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观看材料并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怎样的政治组织?政协委员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2022年全国政协的工作回顾# 2023年3月11日,在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进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介绍,2022年全国政协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议题进行专题协商,紧扣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主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全年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这25次协商会活动都是围绕一些重大主题展开的。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立案提案5000多件,有效服务决策实施。
(1)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执政党
参政党
(既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思考:中共中央提出实施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中共中央这一建议,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提出,要统筹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发展布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建议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载体;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行业数字大脑,畅通产业链国内大循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运用你的经验 P66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 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 ——毛泽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参政党:民主党派
各民主党派不是反对党,不是在野党,只合作而非竞争,是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多党合作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13件。经审查,立案的提案4940件,并案的提案127件,转为意见和建议的提案846件。立案的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820件,占36.8%;政治建设方面提案312件,占6.3%;文化建设方面提案312件,占6.3%;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808件,占36.6%;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468件,占9.5%;其他方面提案220件,占4.5%。
思考:各民主党派积极提交相关提案体现了其什么职能,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职能
政治协商:就国家的决策开展协商
民主监督:就国家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政议政: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主题、职能是什么?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就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案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政协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在决策前或决策执行中进行的协商
(座谈会、协商会)
民主监督政协的监督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提建议、意见和批评,其中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监督
(建议、批评)
参政议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建言献策等)
民主
和谐
和平
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5、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重要意义 P68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异 同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不同
职能不同
组成人员的 产生办法不同
联 系
① 二者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两会一般同时召开,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 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
或间接选举产生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具有立法权、决定权、
任免权、监督权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国家权力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P69)
课堂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P69-7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成立
西藏自治区1965.9.9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成立
★★3、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①行政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
③自治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思考: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笔记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民族自治地区与国家的关系
中央
领导
服从
自治地方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01
02
03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0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p70.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3
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地位: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性质: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
注意: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也不是政府机关。
内容
意义
居民自治
村民自治
①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监督: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①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②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下列图片体现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哪些职责呢?
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基本方针,优越性
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
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内容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宪法规定
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我国的民族国情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居民、村民自治
1.2023年3月,某城区启动“最美小区”专项评比。在居委会组织下,某社区居民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小区建设小组”,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居委会尽心服务,让小区更美。从“最美小区”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  )
A.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
B.培养高雅情趣,能有效调节情绪
C.依照法定程序,能避免产生纠纷
D.遵守社会规则,能维护公平正义
A
课堂练习
2.2023年3月,全国政协召开“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座谈会,就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建设等内容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这说明人民政协(  )
A.聚焦社会发展难题坚持依法执政
B.通过民主监督促进经济发展
C.密切基层党群关系保障村民自治
D.发扬协商民主凝聚发展合力
D
课堂练习
3.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通过提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履职担当。由此可见,人民政协是(  )
①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B
课堂练习
4.某老旧小区在街道、社区干部建议指导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带领居民整治小区环境、规划建设停车位……原本破旧不堪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生活越来越舒心。这是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个缩影。该小区上述治理模式(  )
A.促使小区居民就业观念转变
B.表明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C.能够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D.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