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北京朝阳高三一模
历 史
2024.4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东周时期,晋、魏两国都曾尝试追认和承袭夏代的政治名位。晋平公曾经举行夏代郊祭礼仪以祭祀鲧
(禹之父),魏惠王以夏代的后继者自居,称夏王,乘夏车,迁夏都,以天子之礼自居。据此可知此时
①夏代礼仪制度复兴 ②宗教神权观念盛行
③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④诸侯争夺天下正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图文是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新莽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全册 9 简,简长 23厘米,宽 1厘米,完
好无缺。内容是王莽派使者慰问边地更卒途经肩水金关(注: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的咽喉)时
的费用记录。该册的出土可用于研究当时
①河西地区的商品物价 ②公务接待和劳边情况
③简牍书写和编联方式 ④中原地区的饮食结构
肩 往 荠 盐 酒 羊 即 粱 劳
水 来 ( 、 二 二 米 米 边
见 过 荠 豉 石 , 三 八 使
吏 费 菜 各 , 直 石 斗 者
廿 凡 ) 一 直 五 , , 过
七 直 将 斗 二 百 直 直 界
人 千 畺 , 百 四 百 中
, 四 , 直 八 百 六 费
率 百 直 卅 十 五 十
人 七 五 十
五 十 十
十
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西晋时期,南渡士人将北方的“雅言”带入南方,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语言体系——“金陵雅音”。在北方,
原本的雅言系统,逐渐形成了“北朝雅音”。进入隋朝,语言学家陆法言著《切韵》一书,将二者结合,
形成了一套通行全国的新标准语音系统。据此可知
①语音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民族交融的成果
第1页/共9页
②“北朝雅音”得益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③大一统王朝的出现更有利于标准语音的推广
④“金陵雅音”与“北朝雅音”源于不同的语音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唐代后期以来,“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北宋中期清查出漏税耕地三百六十万亩,
又对全国耕地按照肥瘠程度进行征税。该项政策的实施
A.节约了政府财政开支 B.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C.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D.保障了地主官僚的利益
5.2024 年 2 月,首都博物馆改陈亮相,其中“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览内容为“文
明曙光”“建城之始”“北方重镇”“建都之始”“大都肇建”“都城典范”“京师繁华”“古都破晓”等几个
单元。下列可作为王朝“建都之始”展示内容的是
A.分封燕蓟 B.迁都燕京 C.营建大都 D.徽班进京
6.1842 年,谈判代表耆英等人认为“此系为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结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
1871 年,曾国藩“窃思自道光二十二年间与洋人立约议抚,皆因战守无功,隐忍息事……故所定条约,间
有未能熟习审处者”;1912 年,梁启超等人成立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提出废弃一切不平等条约、裁撤领事
裁判权、收回租界等要求。这种变化说明了
①民国政府积极维护和争取国家权益 ②国际法思想进一步传播
③天朝上国理念一直影响着外交决策 ④国家主权意识逐步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
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 年,
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
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
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④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岳麓书院匾额
8.从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下列符合“新生”的
思想是
①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图为凃克 1949 年创作的木刻年画《民主选举》,画中旗帜上书“人民翻身做主人”“实现人民民主专
政”。该作品反映了
第2页/共9页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10.以下为 1997—2019 年中美科技相对变化趋势图(美国各项指标设为 1),对中国数据分析准确的是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①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超越美国 ②香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③对美国造成一定的技术冲击 ④建成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
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古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希腊
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据此可知
①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
③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 ④贺拉西处于希腊化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有学者认为,欧洲中世纪城市“早期的特权是由领主施加的而非居民要求的……举办特定市场和市集的
特权通常是由国王授予领主的(有时授予市镇的居民)”,领主们由此获得通行税、租金和法庭罚款等现金
第3页/共9页
回报。据此可知
①城市位于封建主的领地之中 ②早期特权有利于城市发展
③商业是领主的重要经济来源 ④王权依靠市民支持而壮大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长期以来欧洲普遍信奉盖伦的血液运动潮汐说。1628 年英国宫廷医生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
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他邀请国王观看证实该理论的解剖实验,并在著作首页给国王的献词中,把国王
比作心脏——动物的生命和力量都源自心脏,就像国家的恩典和力量都源自国王。威廉·哈维的医学成果
①巩固了英国的专制王权 ②嵌入政治比喻以减少出版阻力
③开创了解剖实验的先例 ④体现科学革命的理性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1964 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震惊世界。以下材料选自与中法建交相关的解密
档案。这些档案揭示出
档案标题 档案时间 档案内容(节选)
戴高乐致汝拉省参 1963 年 您务必与中国主要领导人多加接触,若确定人民
议员埃德加·富尔 9 月 26 日 中国的确希望与法国建立官方关系,请务必告知中
的信 方,法国也有同样的意愿。
美国驻法国大使馆 1963 年 我问戴高乐,法国正考虑与中共建立外交关系,
致国务院电 12月 16 日 这还需要多久会成为现实。戴高乐说,既然这是有关
将来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德国方面关于德法 1964 年 法国政府也许意识到美国将反对此事。但它希望
协商会谈记录摘要 1 月 21 日 能从美国听到理智的声音。法国十分希望,此举将有
助于推动美国的政策从一种更加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
来对待中国问题。
毛泽东同法国议员 1964 年 我们做个好朋友。在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
代表团的谈话 1 月 30 日 点:第一,反对大国欺侮我们。第二,使两国间在商
业上、在文化上互相往来。
A.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突破的全过程 B.冷战的演进与多极力量成长
C.法国极力促进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D.多方力量博弈改变国际格局
15.从下表可推断出的历史信息是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1950 12.2 23.2 50.7
农业
1990 2.8 5.1 7.2
1950 34.7 42.2 22.2
工业
1990 25.8 40.5 33.6
第4页/共9页
1950 48.9 32.4 26.6
服务业
1990 71.4 54.4 59.2
A.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业趋于衰落
B.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
C.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处于最高水平
D.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
16.(8 分)中华文明的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
性,这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
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
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
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以
和为贵”的理念始终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阅读材料,选择中华文明的两个特性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加以阐释。(8 分)
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7.(15 分)格致书院
材料一 1876 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注:指近代科
学)”。书院创立新式考课制度,题目登载于《申报》,应试者邮寄课卷,由书院评定等级、发放奖
金,并择优刊发。1886 至 1894 年,命题者有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刘坤一、津海关道盛宣怀、招
商局总办郑观应等 17 人。应征士子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十省,累计获奖 2090 人次,刊出优秀文章
345 篇,正所谓“四方风动,群彦云起”。
材料二 格致书院考课命题分类统计表(1886-1894 年)
考课命题类别 题数
格致类:格致概说、格致分支学科(天文、物理、化学、医学、测量等) 24
语文 2
教育与人才 13
富强治术:工业、轮船铁路、商贸利权、邮政、农产水利、社会福利 33
军事防务:边防、海军 7
第5页/共9页
政治:国际形势、议院 8
其他:刑律、捐输、教务 5
材料三 1889 年李鸿章为格致书院命制考题如下:印度近来讲求茶利,不遗余力……印商近以华茶
掺和印茶,冀畅销路,始则华多而印少,继则华少而印多,中国茶利后此必渐为所夺。能预筹防弊之方
欤?
补充资料
1835 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
中印茶叶出口英国对比图 到印度,当地大规模茶园逐渐兴起。提单位:万两
及华茶渐衰的原因,时人“或谓廛税太
巨,成本较重者;或谓均自由种植,生
产漫无节制、栽培方法墨守成规者;或
谓资本不足、制法失于讲究”。
(1)阅读材料,结合格致书院“新式考课”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价值。(6 分)
(2)阅读材料三和补充资料,置身 1889 年的特定时空,假如你是一位参与格致书院考课的士子,将
如何应答李鸿章的考题?(9 分)
要求:符合时空限定,理解问题准确,多角度分析、论述,逻辑清晰。
18.(10 分)红色研学
红色研学是一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了解红色历史、学习红色
精神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红色研学资源列表(部分)
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④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⑤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⑥遵义会议会址
⑦平津战役纪念馆 ⑧抗美援朝纪念馆
⑨东北抗联博物馆 ⑩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中的红色研学资源,提炼一个研学主题,设计一条红色研学活动,至少涵盖三个红色
资源,列出所选序号。(4 分)
第6页/共9页
(2)给自己设计的红色研学路线撰写推介词。(6 分)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少于 150 字。
19.(10 分)思想与时代
“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这是德国思想家黑格尔的名句,他认为,思想不可
能超越时代,只会在世事发展变化结束之后才能够产生。他同时指出,“关于教导世界应该怎样,……
无论如何哲学总是来得太迟”,意即思想无法预见和引领时代。
注:密涅瓦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栖落其身上的猫头鹰是智慧、理性的象征。
关于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你如何看待黑格尔的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0 分)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2 分)现代化之路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殖民经济影响下的国家,从理论上说是独立的,而且具有国际主权的一切外表,
然而它的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政策,都是受外力支配的。“去殖民”仅存在于形式上。实
际上,殖民时代渗透到非洲、拉美社会经济肌理中的西方工业、商业、金融垄断势力从未离开。非洲政治
领袖恩克鲁玛将其定义为“新殖民主义”。时至今日,“新殖民主义”仍广泛存在于新兴民族国家。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
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4 分)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推进的。(8分)
第7页/共9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 45 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C B C D D A C A A B B D
第二部分(共 55 分)
16.(8 分)【示例】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医学等方面。《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药著
作,反映了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是中华先民不断总结
经验、不断创新的结晶。在制度文明层面,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
生影响。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历史上,中原王朝通过和亲、羁縻、册封、会盟等方式治理边疆;
开通茶马互市,实现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商品互通有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
流;郑和下西洋反映了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17.(15 分)
(1)(6 分)高官及有识之士参与命题阅卷、有奖征文和借助新式媒体等形式创新,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
社会公共事务,为政府提供施政参考,适应了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
命题以洋务和近代科学为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促使知识分子从传统的科举桎梏中解放出来,关注
于国家民族命运。考课的参与度高,影响范围广,促进了教育改革和西学传播,是一次洋务运动的社会动
员,也为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作了准备。优秀课卷的刊发出版,为研究晚清社会和近代思想史留下了珍贵
的文献史料。
(2)(9 分)【评分标准】
水平 要求
水平四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理解、描述问题;能从华茶(生产、资本、技术)、政府(政
8-9 分 策)、国际市场竞争等多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系统的策略建议,符合 1889 年知识分子的认
知;能透过具体案例,洞察当时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策略
水平三 理解、描述问题较为准确,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角度不够多元,逻辑较清晰
5-7 分
水平二 没有理解和描述问题,仅从一个方面分析或论述问题,逻辑不够清晰
3-4 分
水平一 仅抄材料或列举史实,没有分析论述,逻辑混乱
0-2 分
18.(10 分)
第8页/共9页
(1)【说明】主题的表述体现研学特点,可从以下角度提炼主题,选择红色研学资源。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⑤③⑥;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③②④;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①③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⑩⑨②;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⑨⑩⑧……
(2)(6 分)【示例】主题“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中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
始,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
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成为东方主战场。1953 年,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
争的伟大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19.(10 分)【示例】
一方面,黑格尔认为思想是时代的反映,有一定合理性。如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逐渐兴起,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
思想束缚,17-18 世纪,启蒙运动应运而生。19 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
各种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
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另一方面,黑格尔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没有认识到先进的思想有预见、改造客观世界,引领时代发展
的作用。如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促进了思想解放,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同时成为亚非拉地区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成为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指引了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总之,思想不仅是对旧时代的总结,先进的思想也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20.(12 分)
(1)(4 分)发达国家占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
新兴民族国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政局动荡、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等;新殖民主义的危害。
(2)(8 分)【说明】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阶段,围绕基本国情、理论
体系、现代化巨大成就等方面作答。
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