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素养的提升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师心理素养的提升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教师心理素养
的自我提升
目 录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1.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2.避免职业压力的侵蚀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1.把握教学目标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能力
3.进行心理沟通能力
4.理解心理发展能力
5.应对问题行为能力
二、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1.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1)教师职业倦怠表现
(2)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3)教师职业倦怠调适
一、教师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1)教师职业倦怠表现
● 情绪衰竭: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是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
● 人格解体: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
● 低成就感: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工作中的效能感,停留于对自己的消极评价。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2)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情绪衰竭:60.3%;
●人格解体:17.1%;
●低成就感:16.1%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3)教师职业倦怠调适
●学会时间管理
●保持身体健康
●提高社交技能
●优化班级管理
●注重精神恢复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2.避免职业压力的侵蚀
(1)认识职业压力
(2)评估职业压力
(3)职业压力来源
(4)职业压力调适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1)认识职业压力
●压力是引起人紧张的事件
●压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压力是人表现的身心反应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外部资源
信息支持 情感支持 物质支持
压力事件 个体的认知 压力感受 压力反应
生理应对资源 个人素质资源 行为应对资源
内部资源
(1)认识职业压力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2)评估职业压力
根据自己近两周来的实际状况,对以下项目进行如实判断,判断的标准为“有”或“没有”。
(1)时常有头晕。
(2)时常有颈或肩痛。
(3)时常感到口渴。
(4)有时感到胸痛。
(5)手脚有时有发麻现象。
(6)手脚有时有发抖现象。
(7)腰痛。
(8)拉肚子或便秘交替。
(9)全身无力疲惫。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10.早晨比往常早醒。
11.早晨醒来心情沉重。
12.感到工作没劲。
13.做事没有耐心与毅力。
14.对事物犹豫不决。
15.不安,容易生气。
16.偶有“活着没意思”的念头。
17.对今后缺乏自信。
18.不能轻松地与人会面。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记分方法:
回答”有”记1分,回答”没有”为0分,然后将总分加起来.
结果解释:
10分以上:压力较为严重,处于精疲力竭阶段.
9分—5分:中等程度压力,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能够恢复。
4分以下:正常状态。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3)职业压力来源
● 教学压力
● 学生管理压力
● 专业发展压力
一、一般心理素养提升
(4)职业压力调适
●把握教育本质,缓解教学压力
●优化教育理念,缓解管理压力
●认清教育价值,缓解发展压力
●调控心理状态,缓解自身压力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1. 把握教学目标能力(学生智慧生成者)
2. 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学习引导者)
3. 进行心理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调节者)
4. 理解心理发展能力(心理发展促进者)
5. 应对问题行为能力(心理健康维护者)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核心目标 学习目标 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心理发展 行为变化 行为学习论 知识与技能
认知变化 认知学习论 过程与方法
情感变化 人本学习论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 把握教学目标能力(学生智慧生成者)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2. 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学习引导者)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
● 学习态度
● 学习方法
● 学习环境
学习引导:解决学生愿学、能学、会学、知道努力去学的问题。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3. 进行心理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调节者)
心理沟通的技巧:
●换位理解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 真诚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4. 理解心理发展能力(心理发展促进者)
人的一生中有两次诞生:第一次诞生的人是用叫喊来显示自己的:我出生了,请关心我,要为我操心,我是软弱无力的,一刻也不要把我忘记,要保护我,屏息静气地坐在我的摇篮旁边。
第二次诞生的人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显示自己:别照看我,别总跟我的后面,别束缚我的手脚,别用监督与不信任的襁褓把我捆起来,千万别提我孩提时的事儿。我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不要别人搀着手走路。在我面前有一座高山,这是我生活的目标,我看见它,想着它,我要爬上这座山,可是我要独自攀登顶峰,我已经在攀登了,正在迈出头几步;越往高处走,我的视野就越宽广,我见到的人就越多,我对他们的了解也就越多,见到我的人也就越多。由于我看到事物的宏伟与浩瀚,我简直感到害怕起来。我需要年长朋友的帮助,如果我能靠在一个坚强而有智慧的人的肩膀上,我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顶峰。可是我又不敢,并且羞于说出这一点。我要使大家都认为,我能独立地、用自己的力量登上顶峰。
二、专业心理素养提升
5. 应对问题行为能力(心理健康维护者)
“批评”的科学与艺术:
● 批评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 批评要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
● 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
谢谢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