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食物物种大交流具有必然性。分析和理解物种大交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客观、全面、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时空观念:结合课本插图和文字,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物种大交流的概况和影响,理解这是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的重要表现。重点:食物物种交流加快的表现。难点:食物物种交流的历史影响。【时空坐标】【基础知识梳理】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背景: 的开辟。2.物种外传: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 、马铃薯、 、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3.表现项目 欧洲 亚洲玉米 ①16世纪中叶, 在 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 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①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 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② 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 前夕,遍布全国。马铃薯 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 ① 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 ②18世纪末,经过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①明朝 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②清朝 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 ①15世纪末传 入 ②16世纪传到 等欧洲国家。 时,传入中国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1)农作物①粮食类:小麦、大麦、 。②水果类: 、葡萄、甜橙、柠檬。③蔬菜类:黄瓜、 。④经济类: 。(2)推广①小麦:由 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②水稻:由 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 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2.畜禽在美洲的推广(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 的发展。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1) 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3) 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 ,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 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 的发展。(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 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1)对美洲①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 被滥伐。③ 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对中国①玉米、甘薯等耐寒高产美洲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②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 。【习题巩固】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物价飞涨,商品匮乏,经济萧条,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正好可以满足欧洲人的需求,西方殖民者纷纷携带大量白银东来求购中国商品。西方殖民者当时的行为使( )A.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格局 B.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加快C.中国的产业结构得以升级 D.国际市场朝纵深方向拓展2.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蔗糖等也连年增长。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颠覆了欧洲饮食文化C.改变了传统生活习惯 D.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3.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 B.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反映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4.清末《蜀游见闻录》记载: “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滨省者,价值近数十万。”民国二十二年《湖南地理志·嘉禾县》: “农产物以……辣椒,为大宗。苎麻辣椒,运销本省各县及湖北两粤省,年值二三十万元。”这可用于印证在我国( )A.经济价值是外来物种传播的重要推动因素B.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C.人地矛盾的尖锐促进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D.传统的经营模式阻碍了物种交流5.读图,可知新航路开辟后( )A.带来了世界人口大迁移 B.逐渐改变了人文地理格局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D.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6.1500年—1800年,大约有1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但是,世界人口总量却从约为4.25亿增长到突破9亿。其主要原因是( )A.食物物种的交流 B.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社会医疗保障条件改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