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小结(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元二次方程小结(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个方程若整理可以后化为(a≠0),称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a≠0)
我们应记住此方程的特点:⑴ a≠0;b,c可以为0
(2)最高次项的次数为2 (3)它是一个整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2.应用时应化为一般式:(a≠0)
在(1)用求根公式X= 求根时;
(2)用判别式△=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时;
(3)用根系关系时
应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式:,以便好认定中的a、b、c各为多少,从而带人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当方程直接可以化为或
()=a 时,且a≥0时有解;否则a<0时无解。
(2) 配方法:不常用,但应掌握方法原理:
)=M
a )=N
且当M、N的值为非负数时,方程才有解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到一个最简单的知识:A·B=0 A=0或B=0;
( )( )=0 则两个括号都可以为0
也就是说用此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事前一定要将原方程化为右边为0,而左边为分解因式的形式,但不是每一个方程都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来求解。
(4)求根公式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适合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当方程化为后:
步骤: ①a=?,b=?,c=?
②计算△=?
△<0 方程无实数解0无法继续求解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③ 在△≥0时才可以代人求根公式 X= ,算出方程的根
判别式的用途(应用方式)
由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求出△=? 得出原方程有无实数根
由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求出△=?
将△所表示的式子变形(一般变形为△=( )2+?、△=—( )2+?、△=( )( )等形式)(结合题目条件和题中的隐含条件)得到△>0(△<0或△≥0 )
从而得到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其他结论
已知方程根的情况下(二次项系数不为0,△>0或△<0或△≥0) 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出字母的取植或取值范围,或证明某个结论成立可以在锁定的范围中找出合乎条件的特殊值(如整数、最小、最大、非负值等)
根系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根,则两根
、与方程的系数a、b、c有密切的联系 ;
已知一个含有待定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它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和字母的值。
不解方程,求由该方程的两个根、所组成的式的值。解决这类问题,应将此代数式变形,尽量出现、,常见的关系有:
① =

③ ④



⑧ ∵()=

评价:以上变形主要利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
两根的符号的讨论:(在有根的情况下)
>0;>0 两根同时为正
<0;<0 一正一负;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0;<0 一正一负;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0;>0 两根同时为负
判别式与根系关系的合作应用:
用于讨论、判别根的符号情况或求取字母取值或取值范围。
先决条件:1 中的a必须保证a≠0
2 以下所有的讨论都是在方程有根的情况(△≥0 )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这两点都不可忽视。
① 有实根△≥0 ② 没有实根△<0
③ 有两等根△=0 ④ 有两不等根△>0
⑤ 有零根=0 =0C=0(和中有一根为0)
⑥ 有-1根(a≠0)中有关系
a-b+c=0存在(X=-1时)
⑦ 有+1根(a≠0)中有关系
a+b+c=0存在(X=+1时)

⑧ 有相反的两根△≥0, =0(即-=0b=0)
⑨ 有互为倒数的两根△=0,=1(即=1,c=a)
有两正根△≥0, >0,>0
⑾ 有两负根△≥0, <0,>0
(12).有两异号根△>0,<0
(13).有两异号根,且正根的绝对值较大△>0,>0,<0
(14).有两异号根,且负根的绝对值较大△>0, <0,<0
(15).两根都大于(或小于)某常数K
△≥0, =?,=?,>K,>k >0
(或△≥0, =?,=?,以上关系在解题时主要应这注意下面几点:
A.二次项系数决不为0 (特别应注意二次项系数有字母时,更应紧惕)
B.判别式△是决定方程是否有根,和根的情况怎样
C.在△≥0的情况下,才有根系关系
D.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很重要。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1.平均增长率问题(复利问题)
(初始数)基数a第一次增长后达到达
第二次增长后达到达到
2.单利问题:本金A 、 年(或月)利率X 、 时间B年(或月),有:本利和=本金×年(或月)数×时间数年(或月)+本金
3.其他的实际问题
七.利用求根公式分解二次三项式
对于在有理数范围中不能分解的二次三项式,如果令=0时有解、,则可以分解:
=
具体方法:
分解令=0:
① △=0 上式为完全平方式
② △≥0 方程有两根、=
③△<0 方程没有根二次三项式不可以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