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奔马图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桂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 奔马图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3 奔 马 图
问题一:欣赏摄影作品,这些不同造型特点的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造型
丰富
动态
生动
小鉴赏家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及作品的思想内涵,作画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
这幅“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国外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国难当头,心急如焚,连夜画出“奔马图”,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原野上,笔下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马腿犹如钢刀,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动感,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
徐悲鸿纪念馆里有很多他的作品,每一张都被定为文物,看谁最有艺术修养?
用眼去观察
用脑去思考
此画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画面题诗曰“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借马抒怀,表达了画家强烈的抗日愿望,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创作此画时,徐悲鸿在重庆的中央大学教课。当时画价很高,徐悲鸿把卖画的收入用来帮助贫寒师生及文化界人士,自己过着艰苦的生活。
1948年创作。画面上题字为“卅七年六月悲鸿想象汉时盛世天马涞从西极陟流沙九夷服”,表达了徐悲鸿当时迎接全中国解放的兴奋心情。
粗犷简练的运笔,既合西方绘画中的解剖原理,又含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神韵。畅酣淋漓的施笔将马的骨骼、肌肉、皮毛刻画得惟妙惟肖,造型洒脱奔放,马儿倜傥不羁。
http://www.
http://www.amyldc.com
http://www.xuhuiren.com
http://www.007bj.net yyy
双骑吏图 (画像砖) 东汉
猎羊图 (壁画) 西晋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终年58岁。按照他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收藏的历代著名画家作品1200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的徐悲鸿故居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http://www.
http://www.amyldc.com
http://www.xuhuiren.com
http://www.007bj.net yyy
如何运用中国画形式表现马呢?让我们像悲鸿大师一样学画中国画吧!
教师示范
1.用烟脂调土黄画出马的躯干及脖子,定大形。
2.在未用完的颜色中蘸少量墨画出四肢及头部、马鬃、马尾。
教师示范
3.用墨色勾出人物大形,增加马缰、马鞍等细节。
4.给人物上色,完成。
艺术实践:
作业内容:每个人像大师一样画一匹马,画好后用剪刀把马
     剪下来,涂上胶水,粘在老师准备好的长卷上。
     马的造型可以站立,可以行走,也可以奔驰。
实践要求:注意造型生动,马的动态奔放有力量。
借鉴图谱
徐悲鸿先生在绘画创作上号召:
“古法之佳者守之,
……未足者增之,
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中国画的优秀传统
西方的优秀技法
表现中国画的空间和体积,以丰富我们民族的现代绘画,创造出有生机的中国画。
拓 展
1978年,以徐悲鸿的奔马为題材,发行了一套十枚套装的邮票。
通过像大师一样学画中国画-马,你记住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感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