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5.2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3.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新知导入1.小动物们应该上哪节车厢呢?720-200200+320 800-300 300+500380+200800500520580新知导入2.用竖式计算。35+42=56+44=3 5+4 277775 6+4 410011100新知导入笔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计算时,不要忘记十位要加1。新知导入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以及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为保护环境,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新知讲解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我知道每班回收的废电池数。还知道回收奖励规定……新知讲解思考: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新知讲解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3)班一个班一百四十多了,加上(1)班的肯定能奖励一个足球。(1)班一个班一百二十多,加上(2)班的不够200个,不能获奖。新知讲解(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22+7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70+7122192122+70=192192+7=199199 节199新知讲解122+77199 节(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99百十个1 2 27 7+99个位十位百位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答:(1)班和(2)班一共回收199节废电池。新知讲解(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22+149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100+40262122222+9122+100=222222+40=262262+9=271271 节271新知讲解(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22+149271 节271百十个满十向十位进一。1 2 21 4 9+17个位十位百位21满十进一答:(1)班和(3)班一共回收271节废电池。新知讲解笔算三位数加法,需要注意什么?笔算三位数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课堂练习基础题:1.算一算,填一填。432+109+274362+254+166541815616782课堂练习基础题:2.跷跷板。256+236174+344314+269341+264583605492518课堂练习提高题:3.买一台洗衣机和一辆自行车,1000元够吗?216元 679元216+679=895(元)895元<1000元答:1000元够了。课堂练习拓展题:4.明明和丽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明明家距离学校235米,丽丽家距离学校755米,明明家距离丽丽家多少米?①明明和丽丽在学校的两侧:235+755=990(米)②明明和丽丽在学校的一侧:755-235=520(米)答:明明家距离丽丽家990米或520米。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了。我还知道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板书设计回收废旧电池——三位数的加法122+77=199(节) 122+149=271(节)1 2 27 7+9911 2 21 4 9+1172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用竖式计算。244+154= 345+237= 346+118=2 4 41 5 4+8933983 4 52 3 7+21855823 4 61 1 8+4164644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2.第一天用电线428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用235米。第二天用电线多少米 428+235=663(米)答:第二天用电线663米。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1.王强昨天去图书城买了一套124元的故事书和一套68元的科幻书,他一共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 124+68=192(元)答:他共要付给营业员192元。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2.一件上衣245元,裤子的价格比上衣贵35元,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元 245+35=280(元)答:裤子的价格是280元。作业布置调查自己家周围各小区的废旧电池回收情况。【综合实践类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2回收废电池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本套教科书强调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重视逐步发展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科书首先创设了“回收废电池”的情境,一方面,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结合这一素材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主情境图中所包含的信息相对丰富,有利于锻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信息中提出问题并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三位数加法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难点: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小动物们应该上哪节车厢呢?(2)用竖式计算。 35+42= 56+44=2.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用过电池吗?学生:用过。师:什么时候用到电池?学生自由说。师:电池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可是用过后的废电池却有很大的危害。课件出示: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以及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学生了解废电池的危害。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说说。师: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回收废电池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谈话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探究新知 任务一: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师:我们学校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下面是我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课件出示:师: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学生1:我知道每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学生2:还知道回收奖励规定……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1:(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学生2:(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任务二:估一估师: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学生1:(3)班一个班一百四十多了,加上(1)班的肯定能奖励一个足球。学生2:(1)班一个班一百二十多,加上(2)班的不够200个,不能获奖。……师:(1)班和(2)班一共回收的废电池真的不能获奖吗?我们一起算算。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帮助学生体会估算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的估算技能。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任务三:解决“(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课件出示:(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师:怎样列式?学生:122+77。师:122+77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学生独自计算,师巡视指导。师:你们是怎么计算的?谁来说说?学生1:我用的是数线图,77可以分成70和7,先算122+70=192,再算192+7=199。 学生2:我用计数器:先拨出122,再给十位和个位各拨7个珠子,所以122+77=199。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我用的是竖式。师: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个位上2+7=9,个位写9;十位上2+7=9,十位写9;百位上的1拉下来写在百位上,所以122+77=199。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通过计算,大家得出结论了吗?学生:(1)班和(2)班一共回收199节废电池,不能得到奖励。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任务四:解决“(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师:(1)班和(3)班一共回收的废电池是不是一定能获奖吗?课件出示:(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学生:122+149。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学生独自计算,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我用的是数线图,149可以分成100+40+9,先算122+100=222,再算222+40=262,最后算262+9=271。 师:如果用计数器,怎么计算?学生一边拨珠子一边反馈:先拨出122,个位上拨9个珠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再拨4个珠子,百位上拨1个珠子。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我用的是竖式。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学生:个位上2+9=11,向十位进一,个位写1;十位上就是2+4+进位的1等于7,十位写7;百位上1+1=2,百位写2。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注意“满十进一”。师:原来是这样呀!看来(1)班和(3)班一共回收271节废电池,它们可以获得……学生:奖励一个足球。师:刚才我们用画数线、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了三位数加法,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用竖式计算。那么笔算三位数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口算、画图、拨珠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学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将加深学生对“满十进一”的理解。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迁移运用 任务五:课堂练习基础题:1.算一算,填一填。2.跷跷板。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提高题:3.买一台洗衣机和一辆自行车,1000元够吗?拓展题 4.明明和丽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明明家距离学校235米,丽丽家距离学校755米,明明家距离丽丽家多少米?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用竖式计算。244+154= 345+237= 346+118=2.第一天用电线428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用235米。第二天用电线多少米 选做题:1.王强昨天去图书城买了一套124元的故事书和一套68元的科幻书,他一共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 2.一件上衣245元,裤子的价格比上衣贵35元,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元 【综合实践类作业】调查自己家周围各小区的废旧电池回收情况。板书设计 回收废旧电池 ——三位数的加法 122+77=199(节) 122+149=271(节) 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加与减》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加与减》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买电器”一课主要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回收废电池”一课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十年的变化”一课借助直观模型数线和计数器,继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小图书馆”一课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蝌蚪的成长”一课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算得对吗”一课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材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抽象出算式,通过多种方法经历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过程,理解算理。(三)学生认知情况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已经能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还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正确列式。由于本单元出现的加减法涉及的数比较大,难度加大,而学生对于算法容易掌握,对于算理掌握不好,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先学会整十、整百加减法,再探究个位加减的问题,以此循序渐进探究,把重点放在算理上。二、单元目标拟定1.结合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结合具体情境,能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让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能提出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二)教学难点1.理解算理,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法。2.理解验算的算理,并体会其多样性。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针对计算,指出:“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如下:1.理解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编排上借助口算、直观模型、竖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积累计算的经验。2.连续退位历来是多位数减法中的难点,为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在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度,同时也体会到转化的思想,3.由于本单元出现的加减法涉及的数比较大,特别是涉及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题目,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教材在此特意安排了“算得对吗”一课,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验算的意义,并通过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5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加与减 买电器 1回收废电池 1十年的变化 1小小图书馆 1小蝌蚪的成长 2算得对吗 2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5.1《买电器》 目标: 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解决“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 → 任务二:解决“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 任务三: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 1.探究整百数加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整百数减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3.提出问题,并尝试整百数与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5.2《回收废电池》 目标: 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任务一: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 任务二:估一估 → 任务三:解决“(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 任务四:解决“(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 1.通过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通过提出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情境,通过估一估,判断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3.探究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探究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5.3《十年的变化》 目标: 借助直观模型数线和计数器,继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任务一:说一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的种类有什么变化 → 任务二:解决“野生动物国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 任务三:竖式计算,并总结计算方法 → 1.获取情境中的数学信息,知道情境中所描述的十年前后变化中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间的增加或减少关系。 2.探究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尝试用竖式计算,梳理在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的问题,总结计算方法。5.4《小小图书馆》 目标: 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 任务二: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 任务三:说一个算式“239-57”能解决的问题 → 1.探究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探究三位数减法(一次退位)的计算方法。 3.思考给出的算式可以解决图书馆情境中的什么问题,发展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的能力。5.5《小蝌蚪的成长》 目标: 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 任务二: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 任务三: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 任务四:探索整百数减几十几的减法 → 任务五:了解笑笑的计算方法 → 1.探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需要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理解算理。 3.针对退位减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关注计算中的关键点,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4.通过解决问题,探究三位数的十位、个位都是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5.学习把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5.6《算得对吗》 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任务一:加法的验算 → 任务二:减法的验算 → 任务三:计算并验算 → 任务四:找出错误原因 → 任务五:交流减少错误的方法 → 1.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习加法验算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3.通过计算并验算,进一步巩固验算的方法,进而总结出验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通过讨论它们错在哪里以及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整理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5.交流减少错误的方法,明确怎样防止错误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5.2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课后“练一练”习题课后练习1.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689689582582+100+20+9553573课后练习2.植树。(1)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和同伴说一说。(2)估一估,林场今年植树总数够800棵吗?316<320 435<440答:林场今年植树总数不够800棵。320+440=760 760<800课后练习2.植树。(3)林场今年共植树多少棵?316+435=751(棵)答:林场今年共植树751棵。课后练习2.植树。(4)林场两年一共植 多少棵,植 呢?118+316=434(棵)226+435=661(棵)答:林场两年一共植 434棵,植 661棵。1课后练习3.用竖式计算。2 4 51 7 2+71414174 3 31 5 8+19515911 6 63 2 9+59449513 0 62 7 5+185581课后练习4.学校在邮局东面360米,笑笑家在邮局西面264米。(1)在图中标出学校和笑笑家的大致位置。(2)算一算,从笑笑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360米264米学校笑笑家264+360=624(米)答:从笑笑家到学校要走624米。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回收废电池》习题课件 .pptx 《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doc 《5.2回收废电池》课件.pptx 《加与减》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