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语文园地 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掌握做批注的方法,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习惯。 2.认识7个生字,熟读词语。 3.理解“打头阵”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4.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5.熟读并背诵“日积月累”部分的俗语。学习 重难点 1.掌握做批注的方法,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习惯。 2.理解“打头阵”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3.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他们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开始有自己的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点,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把你作批注的方法和感受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吧!2.我们看看同学们的交流吧。(1)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如,《牛和鹅》一课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写的就是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是对写得好的地方进行批注;“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写的是读文章时的感受。(2)作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批注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含义。例如,用“ ”画关键句子,用“△△△”画关键词,用“?”标疑问之处,用“( )”标重点段落。(3)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4)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3.教师总结。你明白怎样批注了吗?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自己读书的感想、疑难的问题,随手批写在书的空白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深入思考。批注可以是批语、注释,也可以是你的心得体会。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1.周末,亮亮家要来客人,妈妈带着亮亮去菜市场买菜。亮亮看到了好多蔬菜,都叫不出名字。快来跟亮亮认识一下这些蔬菜吧!2.出示“识字加油站”部分的词语。3.根据注音读词语。指名读。4.出示相应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蔬菜。5.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呢?交流识字技巧:“芥、蒜、藕、薯、芋”这几个生字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其中“芥、蒜、藕、薯、芋”是形声字,上形下声。“蒜”可以用歌诀法识记: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加一加:木+叔=椒字源识字:“韭”是上下结构,它是象形字。6.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呢?例如:菠菜 大葱 菜花 芸豆 黄瓜 西红柿这些蔬菜名中的“菠、菜、葱、芸”都是左右结构,草字头;“柿”是左右结构,木字旁。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1. 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2.大声朗读这些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生活中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有“动词+名词”的形式组词。它们常用于口语中。3.小组交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预设:(1)我知道做事遭到拒绝或这受到挫折时,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2)我知道在摔跤时,做事失败或出丑时都可以用“栽跟头”这个词语。(3)我知道在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时可以用“敲边鼓”这个词语。(4)我知道在给某人或某事提供便利的时候可以用“开绿灯”。(5)我知道做事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时,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语。(6)我知道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突然发生的时候,可以用“破天荒”。(7)我知道在活动、学习、工作等处于优势时,可以用“占上风”这个词语。(8)我知道在担任重要、起支柱作用的工作时,可以用“挑大梁”这个词语。4.你能用其中的词语说句子吗?示例:开绿灯:老师永远不会为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开绿灯。栽跟头:这次演出多亏了同学的帮忙,要不然我真得栽跟头。破天荒: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这次捐款,他竟破天荒地捐了100元钱。打头阵:在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战士总是打头阵,冲在最前头。敲边鼓:亮亮跟爸爸说想买一双新球鞋,妈妈帮亮亮敲边鼓,也不断地说亮亮的鞋很旧了,应该买一双新的了。碰钉子:在丽丽想跟姐姐一起去游泳,又是说好话,又是送礼物,结果都碰钉子,只好乖乖回去写作了。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1.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心情的。2.出示例句,小组讨论例句是如何用动作表现人物的心情的。交流预设:(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例句中,“贴、走”这些动词写出了“我们”看到鹅之后的谨小慎微,形象地写出了内心的胆战心惊。(2)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例句中“打开、钻进、蒙上、喘” 一连串的动作把自己当时的害怕描写得淋漓尽致。3.教师总结:在描写自己情绪的时候,动作描写要精准,为情绪服务,可以详细地写四肢的动作,比如“跺脚”“手舞足蹈”等,还可以加上五官的动作来进行描写。4.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5.例句赏析。(1)颁奖时,听到颁奖嘉宾说出他的名字时,他立刻站了起来,正了正衣服和红领巾,然后昂首挺胸,面带微笑,大踏步地走上领奖台。(2)写生气:只见他双手攥拳,板着脸,瞪着眼,皱着眉头,面红耳赤,怒发冲冠,好像要把天花板冲破。(3)写快乐:同学们听到下周要去野炊,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4)写伤心:他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眉宁间凝固着伤心和思念,她抿了下嘴,再也才控制不住自己,捂着脸哭了起来(5)写着急:王叔叔在房中焦灼地踱来踱去,不停地吸烟,时而掏出金壳怀表瞧瞧,时而望望窗外满天的落霞。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1.出示日积月累部分的成语。2.大声朗读这些成语,你发现这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3.我发现:这些都是八字成语,告诉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4.理解成语的含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一小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不慎会招致疾病,说话不当会招致灾祸。◎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指话已出口就不能再收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喻处在中等状态。5.理解运用。(1)测绘工作常是 ,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决不能粗心大意。(2)老人们常用“ ”来告诫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3) ,大家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叔叔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 。’答应大家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6.拓展延伸。我发现:这些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这样的短句还有很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很丰富,有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交流,有关于蔬菜的生字的人生,有“打头阵”等三字俗语的积累,学习了如何通过动词表现人物的情绪,并且积累了包含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八字成语。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积累,将学到的好的方法和习惯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一边阅读一边批注认识蔬菜积累词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