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第三版教学导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现实中,有人踌躇满志,有人万念俱灰;有人播种希望,有人承受痛苦……正如季节交替,风云变幻,世界呈现不一样的色彩。在顺境时我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与甜蜜,在逆境时我们同样可以增强才能与心智。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予我们思想的富饶丰足,即使在人生的艰难时刻,我们也可以探寻希望之光、生命之泉。因为,我们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待我们。 第五课 体验自我成长第一节 学会面对压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了解压力及压力的类型,理解压力的积极意义,掌握压力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积极调适,科学应对。掌握应对压力、释放压力的技巧与方法,能够科学管理压力,提高抗压能力。树立减压意识,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观念,科学应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什么是压力教学要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指来自躯体、精神或情绪,对来自内部或外部刺激的一种认知和体验的心理过程。心理压力具有某种示警的功能,可使我们面对压力来源,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它,研究它,挑战它,进而消除压力来源,解除心理危机。压力具有两重性,适度的压力能够提高机体的应激水平,激发个体的潜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过度的压力则会成为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阻碍我们身心成长和发展,甚至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01按照刺激强度分类良性应激02按照持续时间和频率分类教学要点1212压力的类型强应激急性压力慢性压力3弱应激压力的管理教学要点1.压力与绩效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在中等程度的压力下,绩效最佳。如果压力大幅度超过压力曲线的最佳点,绩效就会降低。如果个体的压力达不到压力曲线的最佳点,也难以取得较高的绩效。学习效率的研究表明,在适度的压力水平下,我们的学习效率最高;而在过度的压力或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学习的效率降低。压力的管理教学要点2.过度压力的应对(1)问题关注的应对(2)情绪关注的应对(3)意义关注的应对教学活动 123风暴中的船压力与绩效的关系学习如何减压以课本相关知识为依据,完成下列课堂活动和案例讨论:压力程度测试下面有17道题目,请您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自己近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计分。计分方法:0分表示“从未发生”,1分表示 “偶尔发生”,2分表示“经常发生” 。1.觉得手上事太多,无法应付2.觉得时间不够,所以要争分夺秒3.觉得没有时间消遣,终日记挂着一些事4.遇到挫折很容易发脾气5.担心别人对自己工作、学习表现的评价6.觉得老师、同学和家人都不欣赏自己7.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8.有头痛、胃痛的毛病,难以治愈自我评价压力程度测试9.要借助烟酒、药物和零食等抑制不安情绪10.要借助安眠药协助入睡11.与家人、朋友和同学相处令你发脾气12.与人倾谈时,打断对方的话题13.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难以入睡14.太多的工作,不能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15.当空闲时轻松一下,也会觉得内疚16.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后感到内疚17.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自我评价统计:0~10分,说明你的压力水平低,生活缺乏刺激,行动力不足;11~15分,说明你的压力水平中等,感到压力,但仍可应付;16分以上,说明你的压力偏高,需反省压力源,寻求有效解决方法。第五课 体验自我成长第二节 在挫折中成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了解挫折及挫折的类型,认识受挫后的心理反应,掌握应对挫折的技巧与方法,积极调适,科学应对。能够理性看待挫折事件,掌握应对挫折的心理方法,能够自我调适且积极应对,提高抗挫能力。培养积极的挫折认知和心理行为,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不断进取,勇敢坚强。什么是挫折教学要点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激发自己去做某件事情的想法)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小的挫折不值一提,而大的挫折可以称之为失败。生活中出现了自己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事实,这些情况叫做挫折情境或挫折事件。挫折情境对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认识和评价,感受失败的原因。挫折认知对事件认识评价的基础上,会引发相应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这些情绪或行为交织成负面的情绪感受,即挫折感。挫折反应教学要点01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02一般挫折和严重挫折03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04事业挫折和生活挫折教学要点挫折的类型05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积极的心理行为教学要点消极的心理行为1.坚持目标,继续努力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3.改换目标,取而代之4.寻求支持1.焦虑2.攻击受挫后心理反应01树立正确的挫折认知认识“失败”的积极意义02采取必要的心理应对教学要点1212挫折的应对策略相信挫折是可以战胜的避免愤怒等不良情绪全面分析失败的原因03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3从挫折中获得更加坚强的意志品质3灵活地应变与调整教学活动 123迟到的录用通知用“脚”走出自己的路苹果树的成长以课本相关知识为依据,完成下列课堂活动和案例讨论:解剖自己所遭遇的某次挫折,正视自己当时的心理行为,评价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遇到挫折时最常见的几种反应:生理:情绪:行为:遇到挫折时,你一般是如何处理的?效果如何?自我评价第五课 体验自我成长第三节 做更好的决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了解决策的含义与特点,认识决策的心理基础与心理冲突,知道影响决策的几种心理因素,理解并掌握有效决策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决策质量。掌握决策的技巧,能够正确判断与选择,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作出有效决策。审视自己,理智选择,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和总结,实现自我成长。什么是决策教学要点1.决策的含义决策,简而言之,即“选择、确定策略”,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个体需要运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对情景做出判断和选择。2.决策的特点(1)决策的普遍性(2)决策的选择性(3)决策的目的性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将环境的刺激与记忆中的信息相对照,使两者产生某种联结,也就是定向、抽取特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直到获得满意的知觉为止。所以说,决策的过程,也即是知觉的过程。知觉我们大脑的记忆功能,使人脑形成联想机制和检索机制。即在决策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就可以把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记忆从决策的角度来说,决策的整个过程就是由解决问题的接连不断的尝试构成的。任何决策,都是在反复抽象,反复研究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教学要点决策的心理——决策的心理基础教学要点心理障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被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从众效应经验定势效应经验定势效应是指决策者对某人或某事采取一贯的处理方法或因习惯性的措施处理该人或该事而造成的影响。从众效应指人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决策的心理——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趋避冲突双避冲突教学要点双趋冲突趋避冲突是指既想达到某个目标又不想付出某种代价,而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内心产生矛盾的情况。双避冲突是指因对两种同样不利的结果必须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决策的心理——决策的心理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两个好处都想要,因不可同时兼得而产生的矛盾心理。01良好的判断02弄清自己的价值和目标03接受合理的结果04善于利用失败的决策教学要点做出更好的决策教学活动 123钳工管延安童话作家安徒生东山再起的乔布斯以课本相关知识为依据,完成下列课堂活动和案例讨论:设立目标是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前提。选择一个远期目标,确定下个月或这半年要达到的目标有助于我们今天做出最佳选择。在下面写出你的目标:然后,问问自己:1.现在我最需要解决的人生难题是什么? 2.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愿意怎么做?3.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4.我可以向谁寻求帮助?5.我有些什么选择? 6.我能从这里面学到什么?7.我在一周、一月和一年中做出的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8.我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自我评价我的行动:谢谢使用Thank you for using i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