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认识楼梯说课 课件(共28张PPT)- 《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机械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认识楼梯说课 课件(共28张PPT)- 《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机械工业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 教 材
xjjx
楼 梯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识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构造方法,具备图纸识读的工作能力,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共同合作的职业品质;学好这门课程,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建筑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特色
1.将传统建筑制图与建筑构造进行重新整合。
2.按项目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方案。
3.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保证
前后教学的连贯性。
教材分析
xjjx
教学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实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课堂训练的活动中,既学会建筑识图的基础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
xjjx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的开发和应用
实训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建筑图片、构造模型、三维动画、视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多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识读建筑图的实际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为此学校应让学生在实习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建筑施工实践,为学生尽快掌握建筑图纸识读创造条件。
xjjx
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xjjx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绘制楼梯平面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明确楼梯的组成。
了解并认识楼梯的形式。
掌握楼梯的设计尺度及其设计依据。
xjjx
楼梯的基本组成及其设计尺度
楼梯设计尺度的理解
重点及难点




关 键
尺度设计的依据
xjjx
教学设计
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我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的。同时考虑了目前市场对职业岗位、工种技能以及这门课程在专业领域的地位而确定的;而楼梯则是建筑构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时安排:
本节课时为2学时
xjjx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二. 说 教 法
任务教学法——布置任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直观展示法——多媒体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互动探究法——通过双边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
意识
实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增强教学效果
xjjx
三. 说 学 法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来看:
1.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
2.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技能水平较低。
3.岗位认知能力较少,专业角色意识不强。
学情分析


任务学习法
互动探究法
练习绘制法
xjjx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直接讲授
分 组 讨 论
归纳总结突出重点
布置作业
结束
四. 说教学过程
技 能 训 练
xjjx
一、复习提问 5min
1、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2、建筑开间与进深的概念
3、建筑的层高
二、引入新课:2min
日常生活中在的竖向上我们如何从一个空间到达另一个空间?
xjjx
4.1楼梯的组成、形式及尺度要求
(一)楼梯的组成
1.楼梯段
是连接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由若干踏步所构成。每个梯段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不应多于18级。
2.平台
供人们休息和转换方向的水平构件。有楼层平台和休息平台(中间平台)。
3.栏杆扶手
梯段临空边的安全围护设施。
重点
内容三 教学
第四章 楼梯
3min
xjjx
楼梯的组成及标准层平面
xjjx
(二)楼梯的形式
1)直行单跑式
2)直行多跑式
3)直角式
4)平行双跑式
5)双分式、双合式
6)多跑式楼梯(三跑式、四跑式)
7)螺旋形、弧形楼梯
8)交叉式楼梯
xjjx
xjjx
xjjx
(三)楼梯的尺度要求
楼梯段宽度
依据:
人流量大小、安全疏散、人流股数等。
要求:一般≥850mm;住宅≥1.1m;公建≥1.3m。梯段宽大于1.4m时增加靠墙扶手,大于2.2m时增加中间扶手。
xjjx
2.楼梯踏步尺寸
依据——建筑物用途、行走舒适、面积经济
等。
楼梯踏步尺寸经验公式:
h + b = 450mm
2h + b = 610~620mm
b = 275~ 300mm
h = 150 ~ 175mm
b
h
xjjx
3.楼梯平台宽度
——指踏步边到内墙面距离 (不含扶手宽度)。
依据:建筑物用途、搬运家具、梯段宽度等。
要求:平台不应小于楼梯段的宽度;通行担架的平台宽度不小于1800mm。
4.楼梯井宽度
指两梯段之间的空隙,通常为120~200mm。
xjjx
5.栏杆扶手高度
——指踏步前沿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
依据:使用对象、楼梯坡度等。
要求:
室内高度≥900mm;
水平段高度≥1000mm;
室外高度≥1050mm;
儿童扶手高度500~600mm。
xjjx
6.楼梯尺寸计算
(1)梯段宽度 B=(A-C)/2
A——梯间净宽
C——梯井宽(160~200)
(2)平台宽度 D≥梯段宽度B
(3)踏步数量 N=H/h(取偶数)
H——层高 h——踏步高
(4)梯段长度 L=(N/2-1)b
b——踏步宽(250~300)
xjjx
7.楼梯净空高度
(1)梯段下净空高度≥2.2m。
(2)平台下净空高度≥2m。
xjjx
(3)提高楼梯下净高的措施
当底层休息平台下设通道,净空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A.底层梯段做成长短跑。
B.室外台阶内移(降低底层平台下地面标高)。
C.上述两种同时采用。
D.底层做成直跑梯段。
xjjx
楼梯设计例题
某住宅的层高为3m,楼梯开间为2.7m,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6m。试设计一双跑式楼梯,要求底层休息平台下作出入口,保证平台梁底的净高不小于2m。
解:若按等长梯段布置,则平台下净高小于2000mm,不满足入口净高要求。为增加净高,采用降低入口处的地面标高,将室外台阶内移几步,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将底层梯段设计成长短跑,加长第一梯段。为保证净高,内移台阶的起步与平台梁距离不小于500mm。
xjjx
如图,计算底层平台下所需的净高H,可按以下公式确定:
H=h1 + h2 – h3 ≥ 2000mm
h1——第一梯段垂直高度
h2——室外台阶内移总高度450mm
h3——平台梁高度300mm(含板厚)
层高3000mm,设计每层楼梯级数为
18步,则每步高度为166.7mm。
H= h1 + 450-300= h1-150
即 h1-150≥2000,h1≥1850
取第一梯段为12步,则每步高166.7
则 h1=12×166.7=2000.4 ≥1850
H = 2000.4 + 450-300 = 2150.4 ≥2000
xjjx
课堂分组讨论 双边教学
10min
课题:
1、如何求双跑楼梯的开间与进深?
当底层休息平台下设通道,净空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如何处理?
xjjx
技 能 训 练
20min
1、绘制双跑楼梯的首层、标准层和顶层平面 图
2、某住宅的层高为3m,楼梯开间 2.7m,
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6m。试设计一双跑式
楼梯,要求底层休息平台下作出入口,保
证平台梁底的净高不小于2m。
xjj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