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科学立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科学立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1《科学立法》学案
一、【课前回顾】
1.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
2.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二、【揭示目标】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
3.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三、【自学指导及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一 探究与分享 未成年人犯罪出现新特点:低龄化 成人化 严重化
材料一 2014年自贡13岁少女小敏撞倒了3岁的琪琪,以为后者被撞死,遂将琪琪扔到了附近一个粪坑中,致其窒息死亡。
材料二 2018年湖南沅江发生了一起12岁男孩弑母的案件,当警察告诉他杀人犯法时,吴林还在说,我杀的是我的母亲。
材料三 2019年湖南娄底13岁男孩捅死12女同学案件,由于伤势过重,小女孩抢救无效死亡。
材料四 2019年辽宁大连发生了一起13岁少年强奸10岁少女未遂,随即将女童杀死的案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原有刑法的某些条款(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犯罪为什么出现这一新的特点?归纳科学立法内涵,这对我国科学立法有何启示?
知识拓展: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P98
注意: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任务二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修订的。
在修法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全国妇联等有关方面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司法机关、分专家学者、律师、学校教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互联网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思考】我国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的?
知识拓展: 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
总结:如何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提高立法质量)
四、【小组汇报】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答案后,由确定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其他补充,教师点拨。
五、【当堂检测】
(一)易错分析
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要保障人民各项利益。
3.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道德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4.立法中遵循权力与责任脱钩,权利与利益挂钩的原则。
5.在我国,宪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6.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民主协商中的作用。
(二)单选题
1.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一件大事。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A.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B.领导国家立法,管理其他国家机关
C.适应社会需求,推动法律与时俱进 D.可代替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2.近年来,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图漫画中所反映的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②有利于实现立法为民,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④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漫画所反映的寓意是( )
①合理设定权利义务,鼓励居民参与立法
②坚持民主立法,积极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③坚持开门立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科学配置权力责任,每个公民均可立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所谓依法行政就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要有宪法和法律依据,避免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可见,依法行政对各级政府的基本要求是( )
A.科学立法、公正执法、严格守法 B.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D.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依法执政
5.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编篡工作历经近6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 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有观点认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六、【课后反思】
画出本框知识思维导图或课堂小结,总结还存在的疑问。
七、【分层作业】 A组学生完成配套检测卷基础巩固+能力提升部分,B组学生至少完成配套检测卷基础巩固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