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视频:电影《第二十条》校园霸凌案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什么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行为包括:言语文字霸凌:挖苦嘲笑、起外号、说黄段子、威胁等社交霸凌:有意排斥某人、孤立某人、散播有关某人的谣言、当众给某人难堪等肢体霸凌:打人、朝某人吐口水、推搡绊倒、破坏某人的东西、做侮辱性手势等3.2 青春有格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1.把握青春,追求“至善” 的人生境界。2.明善恶、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2.培养做到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修养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要求。政治认同自主学习1.什么是“行己有耻”?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3.什么是“止于至善”?4.榜样的作用 。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自主学习单1行己有耻的含义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3止于至善的含义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5榜样的作用阅读课本P27-31,思考下列问题:青春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礼记·缁衣》这是什么?“田字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说话要有实质内容,行动要讲品格、原则。底线 · 界限 · 标准 · 规则 · 原则 · 品格格PART 01行己有耻青春探索有底线青春有名言赏析知耻近乎勇。——孔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黑格尔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1、“行己有耻”的含义 P28①②①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地面对自我,闻过则改,知耻而后勇探究二 :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耻”的事?辱骂他人校园暴力待人冷漠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乱涂乱画酒后驾车笔记2、行止有耻的要求: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生活中耻的行为挥霍无度“啃老”对家人恶语相向探究二 践行行己有耻霸凌作弊说粗话探究二 践行行己有耻生活中耻的行为破坏公共卫生探究二 践行行己有耻生活中耻的行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对家人恶语相向说粗话《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法》诽谤罪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生活观察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要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案例分析:近日,广西一位母亲黄女士称,其今年13岁的儿子小兵(化名)沉迷网络游戏,半年多竟花掉了夫妻俩辛苦攒来的6万元积蓄,令她痛心不已。为什么小兵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因为他缺乏自控力,没有抵制住不良诱惑。此案例启示我们该如何做?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探究二 践行行己有耻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方法与技能020103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增强“我不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增强“我想要”的力量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加强自我监控方法2方法1方法3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格PART 02止于至善达到完美的境界才停止青春有格 局4、什么是“止于至善” (P29)止于至善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看教材P30微尘·说说为什么奉献爱心要留名“微尘”?从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向灾区捐款,再到为白血病儿童捐款,到处都出现了“微尘”的身影最初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爱心善举,却因其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的爱心。就像小小的尘埃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进而演化成一种社会行为4.怎样践行止于至善?①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探究三 践行止于至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向他学习,看齐。榜样《感动中国》已走过二十个年头,这个节目设立的目的是什么?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笔记区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P30②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P31③对社会: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P31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P30-31国学再现: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辞源》 )。自我剖析:结合自身的实际,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慎独?可否举例说明。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探究三 践行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笔记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P29-3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P30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P32课堂小结止于至善要求:青春有格行己有耻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要求:①知耻心②底线意识③自控力含义: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①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榜样作用③自省、慎独④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做人做事的底线道德境界的追求本课小测1. (2023·新疆中考真题)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A.飞扬青春 善待青春 B.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C.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D.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解析:青春有格,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故C正确;C本课小测2.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学贵有疑解析:ABC三项体现了“行己有耻”,D无关。D3. (黑龙江大庆)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①要学会“慎独”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