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1.1 坚持改革开放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初步了解改革开放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 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 道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 法治观念: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责任意识:传承改革开放精神,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 持者和参与者。本课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本课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__________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3.我国逐步确立了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国富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公有制按劳分配市场经济二、中国腾飞谱新篇4.改革开放不仅深刻了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着______。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__________。5.中国的腾飞证明,___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___。7.为中国人民谋______,为中华民族谋______,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______文明和谐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世界重要力量改革开放新时代幸福复兴民主美丽&1& :教材第5页的“探究与分享”了解父母的工作,说一说他们是如何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答案具有开放性,依据自己父母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示例:① 父母都是工人,在当地一家大型企业上班,依靠自己的__________来获取劳动报酬(工资)。辛勤劳动② 父亲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依靠____________来创造财富。知识和技术③ 父亲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经理,依靠____________获得了高额的年薪。知识和管理④ 母亲是一名证券投资者,通过投资获利,依靠____________创造财富。资本和知识&2& :教材第6页的“探究与分享”请你关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我国三大产业由______向现代转型发展,产业______逐步优化,经济发展由__________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保证经济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 经济发展______显著提高等。传统结构第二产业质量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强国之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 (2023·东营模拟)2022年,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成为新增长点;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中国服务加速在全球落地。今天的中国,已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中国出口对世界出口的贡献度稳居首位。据此可以推出( )①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②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③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④中国已经提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2. (2023·西安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础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B①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④我国引领全球经济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3. (2023·天津模拟)“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10年,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是九年级某班板报中的一段话,请选择符合这一主旨的板报内容( )①北斗组网、羲和逐日、梦天升空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③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4. (2023·泰安模拟)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继续收获丰硕成果,不仅保持在气象观测、天文观测等领域的发展特色,发射先进的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而且延续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势头,开展了全球首架C919 大型客机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有条不紊推进空间站在轨建造、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了( )B①科技发展是我国的中心工作②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③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④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一、单项选择题。1.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C①让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是强国之路,能为发展提供动力④是中国过去40多年发展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2. (2023·泰安模拟)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B①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②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遏制住了世界经济衰退③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④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 (2023·广西模拟)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用热烈的“熊抱”欢迎穿越400公里前来的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神舟十五号乘组入驻“天宫”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我国取得创新成果的原因包含(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④实行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4. (2023·武汉模拟)下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经济指标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比重1978 年 3679 171 1.7%2013 年 568 845 18 311 12.3%2022 年 1 210 207 36 883 18%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人民获得感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5. (2023·河北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是基于我国( )C①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6. (2023·西安模拟)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各项数据看,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跑出了“快”的态势,干出了“实”的家底,彰显了“优”的特征,诠释了“好”的内涵。对此,以下理解你认同的是( )C①“快”:GDP增速全省第一——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了高质量发展②“实”: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③“优”:顺应新的发展格局——扩大开放,坚持共享这一国策④“好”:成就了民生大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7. (2023·阳江模拟)请你概括下列新闻报道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 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表示: “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 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 开放的旗帜。” 2022年7月28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指出:“要以改革开 放为经济发展增动 力。” 2022年10月16日,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AA. 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B. 全面深化改革不停顿、不止步C. 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D. 把改革开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8. 人民网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于2月初正式上线,这是人民网连续22年开展全国“两会”调查。网友可通过多渠道进入调查页面,选择最关心的热词并填写调查问卷。此举体现了党和政府( )D①科学立法,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致力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9. 疫情完全解封后,广东省出台多项政策,多途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广东省这么做,是因为( )BA.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B.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C. 中小企业要加强创新,掌握核心技术D.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0. 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誓师大会披露,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实有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 571万户,居全国首位,较2021年末增长7.0%,为广东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夯实了微观基础。2023年,广东将推出多项措施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为了( )BA. 激活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生机活力B. 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稳健发展C. 让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D. 更好发挥我国民营企业的主导力量二、非选择题。11. (2023·山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有网友说:“只要国家经济发展了,就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②的确,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把经济搞上去是前提。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强。但是,经济“蛋糕”做大做强仅仅是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与可能。③如果经济“蛋糕”分不好,就可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在做大做强经济“蛋糕”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④总之,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合法收入。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十年,改革与开放,如同“双螺旋”,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以开放促改革,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非凡十年,成就斐然,令人振奋。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十年巨变有力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 根据材料,谈一谈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⑤改革开放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材料二: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人民书写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代篇章。中国韧度 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全球创新繁荣的“发动机”、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 中国温度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由约1/4上升到1/3左右,人们的钱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 中国速度 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千里马”奋蹄驰骋。超级计算机、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等 新兴技术“应用场”加速落地,全球创新指数上升到第12位。 中国力度目前,中国已经和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将被打造成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2) 中国的发展道路走得对,走得好。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中国韧度表明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②中国温度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③中国速度表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中国力度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材料三:中国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尽管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向新征程新的中心任务,中国只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以“拼”的精神、“干”的劲头、“奋斗”的作风,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征程上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3) 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新时代少年,应怎样扛起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①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②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③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④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⑥敢于质疑,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磨砺坚强意志,勇于战胜挫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