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1 创新改变生活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同创新的价值。 道德修养: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养成敢于创新的优良品 行。 健全人格: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知识产权的认识。 责任意识: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 之中。
本课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本课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一、感受创新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______。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_________,
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__________。
3.创新是一种__________。
4.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
5.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______,也都可以创新。
动力
灵魂
不竭源泉
民族禀赋
生活方式
成就感
创新
二、创新引擎
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__________。
7.时代发展呼唤创新。______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8.__________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__________________,推进以_____
_____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__________,是适应和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________的现实需要。
9.创新是改革开放的______。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__________的关键
时期,更加呼唤__________的时代精神。
重要力量
创新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
第一动力
新常态
生命
攻坚克难
改革创新
&1& :教材第16页的“探究与分享”
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1. 结合上述事例,请你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创新在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等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
感受。
医疗
消费
公益
2. 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对此
你怎么看?
观点______。创新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兴趣,还对我们大众的______、
我们的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______的创新可以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______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______的创新促进公平
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______、______和
丰富多彩。
错误
生活
知识
技术
制度
便捷
舒适
&2& :教材第18~19页的“探究与分享”
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____________。
唯创新者胜
2.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__________,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__________。
发展品质
走向富强
3.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更加呼唤__________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
4.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__________。
重要力量
5. 创新让人们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等。
尊重和认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含义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2.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3.重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细化战略目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改革与创新
发展离不开改革,还需要创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改革与创新存在密切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知识点一:感受创新
1. (2023·东营模拟)2022年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正式开展。本届服贸会汇聚众多数字科技新元素,首次推出元宇宙体验馆,集中展示元宇宙内容制作、场景应用等新兴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成果。可见( )
①创新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②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D
2. (2023·泉州模拟)“一键点击”,机器人自动完成扫地、拖地,智
能家电让做家务更轻松;“一声令下”,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迅
速反应,智慧家居让生活更舒适。这说明( )
A
A.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 创新让生命充满活力 D.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知识点二:创新引擎
3. 在急诊中心,集巡逻、配药、消毒等功能于一身的5G防疫机器人穿梭忙碌;在地铁、火车站,“5G十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对来往旅客进行快速体温筛查;在工厂门口,在5G健康一码通上刷身份证,就可以校验员工健康码状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个个5G应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生产生活的多种场景中让人们看到新技术的无限潜力。这说明( )
A. 科技创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B.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
C. 5G网络已完全应用于我国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
D.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A
4. (2023·泰安模拟)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
蔡旭哲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
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
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
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这段材
料最恰当的标题是( )
C
A. 合作共赢成就辉煌 B. 教育为本人才强国
C. 科技创新逐梦航天 D. 改革开放创造奇迹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3·泰安模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利用“墨
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 200公里两个地面站
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
出重要一步。这一成果( )
D
①是理论创新的体现 ②表明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④彰显科技实力,坚定中国自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2023·潍坊模拟)2022年9月9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
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
为“嫦娥石”。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的发现告诉我们
( )
B
①“嫦娥石”的发现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成果
②依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助力我国创新发展
③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④我国科技实力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经迈入世界科技强国前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23·广西模拟)下列时事反映的主题为( )
★2022年11月29日,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五
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六名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交接班”,此次任务
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
棒。
B
A. 改革开放,高速发展 B. 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C. 合作共赢,引领世界 D. 中国之治,强国富民
①未来产业是大国博弈的竞争焦点,也是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②布局未来产业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③布局未来产业是把握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部署
④时代不仅仅呼唤在世界科技竞争中一直扮演“模仿”与“跟跑”的角色,而且呼唤更多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在中国本土诞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自2022年10月上海出台未来产业行动方案以来,全国各地对于未来产业的关注度进一步升温,浙江省、南京市相继发布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国家工信部也明确提出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未来产业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呈现纷纷布局抢滩之势。这是因为( )
A
5. 年轻一代在外成家立业、辛勤打拼,为了解老人们的生活,如今,越
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长辈家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小小的摄像头,让远方
的家人“近在咫尺”,架起了新的沟通桥梁。“隔屏陪伴”,让爱更好
在身边。这( )
A
①说明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为成年子女与父母沟通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亲情互动
③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试,能够纾解老年人的情感需要
④意味着“屏幕陪伴”老人将逐渐代替“线下陪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在“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上“一键切换”
至深海;按下启动键,调酒机器人就能为宾客迅速调出一杯鸡尾酒;拿
起球杆,来一场增强现实互动光影台球比赛……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交易会上,各种新科技、新应用让人目不暇接。这表明( )
A
①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②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创新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④科技创新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 请你为下列新闻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2022年12月13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
图像新闻发布会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夸父一号”自今年1
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实现了多项
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3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
C
A. 对外开放成就辉煌 B. 教育为本培育人才
C. 科技创新太空逐日 D. 共享发展增进福祉
8. (2023·佛山模拟)卢塞尔球场是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是中企
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承建的首个世界杯体育场项目,这打破了欧美国
家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中企在建设卢塞尔球场过程中创造了多项行业
纪录,获得海内外的一致认可。这表明( )
C
A.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B. 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C. 中国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自主创新道路上
D. 我国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9. 网上商城、滴滴快车、远程教育、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新产品、
新体验、新享受,科技创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丰富着、装扮着我们
的生活。这说明( )
D
A. 我国将创新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B. 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 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 创新可以让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10. 从右图漫画中,你能得到的正确认识有( )
B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②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协同发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科技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们再次看到党中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十年来,“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大飞机梦圆、北斗全球组网、5G商用时代开启、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实破……这些成果背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使命担当。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 以上材料传递出哪些信息?
①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创新。②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③科技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等等。
(2) 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我国的“科技王牌军”,你有何良策?
①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③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活力。等等。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风为速,以轨为尺,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的步伐。内循环,外互通,中国铁路永无终点。
材料一:兰新高铁跨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蜿蜒岭南山川,哈牡高铁驰骋林海雪原,杭黄高铁穿梭江南水乡……复兴号列车历史性地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复兴号以时速420 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世界首次;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全球首个;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下线,可实现跨国互联互通……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材料二:十年来,中国铁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亮丽名片。雅万高铁的顺利推进,成为我国铁路“走出去”步伐加快的缩影;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中欧班列发展迅猛,自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已连续33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高铁为什么能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②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④中国铁路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2) 中国铁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亮丽名片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我们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各国的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④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