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2 创新永无止境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道德修养: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健全人格: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法治观念: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培养民族担当精神。
本课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 重要性 本课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
精神
一、创新强国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_的决定性因素。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______________、人才强国战略,将_____
_______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____
______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教育是__________、社会进步的______,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_____
______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
综合国力竞争
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和教育
科技进步
民族振兴
基石
创新型人才
根本途径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重点跨
越、__________、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___________
___。
5.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和协同机制,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和__________。
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
支撑发展
自主创新道路
治理格局
活动平台
法治环境
二、万众创新
6.当今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深入人心。
7.企业是__________的重要力量。______________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市场制胜之道。
8.时代需要弘扬__________。
9.创新的时代,既要__________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___________
_____。
10.创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社会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尊重他人
自己的知识产权
增进人类福祉
&1& :教材第24页的“探究与分享”
中国为什么要自主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1. 只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才能______世界。有了__________的能力,
才能不______于他人。
立足
自主创新
受制
2. 不管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还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
掌握属于自己的______技术,我们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吸取
借鉴外国的优秀______和先进______。
核心
经验
技术
&2& :教材第25~26页的“探究与分享”
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1. 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__________
____,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____________与_______
_____相结合。
自主创新道路
“引进来”
“走出去”
2. 我国发展起点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可以
从“引进来”开始,从模仿开始,再__________,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的
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_。
引进消化
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与重要因素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政治决策、动员和组织能力、反应能力)、经济力(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构成和经济发展前景)、科技力(科技研究、应用和发展水平,科技人员的状况)、国防力(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武器装备、战术技术)、
文教力(文化的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质)、外交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影响、外交上的能力)、资源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一:创新强国
1.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起飞,护送航天员费俊龙、
邓清明、张陆进入太空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组胜利会师。12月4日,神舟
十四号航天员组安全返回。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
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这表明( )
B
①载人航天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2023·泰安模拟)2022年10月24日,第五届进博会线上国家展、
“数字进博”平台、创新孵化专区等进博会“云系列”启动仪式在国家
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首批30个国家上线。据悉,本届进博会国家展
的线上展示技术进一步升级,使用了元宇宙、数字人等更新、更炫酷的
技术。各国展示主题也更加丰富,参展企业可线上参展,与线下展会同
频同质。可见( )
B
A.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B.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D.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二:万众创新
3. (2023·榆林模拟)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
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中国政府2021
年的科技创新支处超过1.0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2.2%;全球创新指数
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由此可推出
( )
C
①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③我国在创新强国建设中持续发力 ④我国正走在国富民强的创新路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2023·昆明模拟)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
意想不到的奇迹。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
问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正在由愿景变为灿烂的现实。
对科技创新理解正确的是( )
D
A. 我国在创新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已成为创新强国
B. 创新是国家中心工作,公民要将发明创造作为主要任务
C.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类
D.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3·天津模拟)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火爆2023新春,这
部影片的一大看点就在于工程机械“实车实景”代表的科技力量,无人
驾驶、智能救援、多功能车……影片中的“未来产品”并非都是想象,
许多装备在国内就有“原型”。这说明( )
B
A. 文化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B. 我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C. 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 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首屈一指
2. (2023·浏阳模拟)2022年9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
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
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
化机制、协同攻关。对于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②要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④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2023·武汉模拟)“2022 年 11 月 30 日,神舟十五号乘组顺利
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胜利“会师”太空。这是中国载人
航天的历史性时刻,首次实现了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新突破。”对
小宇同学的新闻播报,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D
A. 我国坚持全面跨越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B.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已经步入创新强国的行列
C.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于发达国家
D.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4. 2022年11月28日,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
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行。论坛紧扣时下热点,探讨
当前形势下企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探寻破解难题的能量。企业创
新发展有利于( )
D
①加快改变我国的新发展阶段 ②维持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③保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④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与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2023年2月10日,神州十五号飞船“圆梦乘组”首次漫步太空,沿着
问天舱—梦天舱—核心舱— 问天舱的路径,圆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这
次任务运用了数字孪生技术、能量粒子探测器等新科技,这是中国航天
人持续奋斗的成果。这说明 ( )
D
A. 我国在航天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C. 我国要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科技
D.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奋斗精神
6. 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进入大众手机、智能防打鼾枕头、可监控体温的
“望远镜”、应用5G技术的小家电……一个个新技术、新产品,让我们
的生活既方便又多彩。这说明( )
D
A. 我国的创新水平已领先世界 B.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C. 创新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 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7.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下列对“教育、科技、人才”三
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D
A.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C.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D. 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8. 九州集团“绵阳造”北斗民用芯片研发成功。我国重视“中国芯”是
因为( )
B
①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3年春晚大量运用多种创新技术打造科技感十足“年夜饭”,“思
想+艺术+技术”融会创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科技感十足,为
观众带来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这表明( )
A
A. 科技改变未来,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B. 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D. 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0. 2012—2022的这十年,四川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公平、
优质、均衡”等关键词,瞄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以强教育
助力强发展,实现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历史跨越。这体现了
( )
A
A. 教育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
B. 教育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
C. 教育公平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保障
D. 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二、非选择题。
11. (2023·浏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挑战 创新强国】
原工信部部长苗圩曾经称,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在“第三梯队”,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改变,“希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注:中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很多产品产自中国,但原创几乎少之又少,因此并不是制造业强国。
(1)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竞争中存在哪些挑战?
①我国与世界其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差距。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③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④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 我国应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走自主创新道路。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12. (2023·广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4日,神舟十四号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系列耀眼成绩的背后,正是中国制造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神十三”成功巡天、“神十四”顺利出征的背后,不仅是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努力,还有一项项技术、一批批中国制造产品的助力,助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目前,我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卡脖子”问题有的迫在眉睫,有的是心腹之患。科技日报曾推出系列文章报道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如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扫描电镜等。其中,芯片与光刻机两项业务刻不容缓,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向我国芯片产业开刀。例如,华为如今的困境就在于设计的先进芯片,国内基础工业无法制造。近年来,我国在研发上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虽然有研发投入总量世界第二、科研人员总量全球第一等优势,但也存在研发强度低、高端人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必须加快实现科技自主自强。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②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 结合材料二,谈谈解决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有何启示?
①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抓住机遇,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④鼓励、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奋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