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4.1 夯实法治基础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
道德修养:践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
公民。
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树立法治意识,养成
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
者和坚定捍卫者。
本课重点:理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道路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选择 本课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
续表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意味着__________。
2.追求并奉行______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_____
_____。
依法治理
法治
良法之治
3.法治还要求实行______。
4.______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__________、实现强国富民的基
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__________、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5.走法治道路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选择。
善治
法治
市场经济
社会稳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描绘法治蓝图
6.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____,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建
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
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
本质要求
重要保障
根本遵循
行动指南
法治体系
法治国家
10.实现科学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1.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1& :阅读教材第45~46页的“探究与分享”
1.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写在课本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一条法律条文即可)
2. 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①法治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治息息相关。②法治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治不仅服务于我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治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 :阅读教材第50页的“拓展空间”
查找资料,说一说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还有哪些。制作一张“法治与市场经济”的手抄报,在学校或班级的“法治长廊”中展示。
①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垄断法》《反倾销法》《会计法》《对外贸易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等。②“法治与市场经济”的手抄报栏目有:“法律条文摘要”“案例解读”“经济与法律”“编者按”等。
关于法治和法制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法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1.三者含义不同:①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执政就是执政党接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努力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③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2.三者行为主体不同:①依法治国的行为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范围最广。②依法执政的行为主体是执政党,主要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③依法行政的行为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3.三者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依法治国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知识点一:选择法治道路
1. (2023·揭阳模拟)某校准备举行以“法治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九(1)班同学小鹏搜集的素材。其中可以作为演讲素材的是( )
①2022年我国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②2022年5月13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2022年度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工作要点
③20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呼和浩特举办,主题为“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
④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27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D
2.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2
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对此下列认识正
确的是( )
A
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②这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
③网络诈骗很猖獗,我们要远离网络
④防范网络诈骗是国家的事,与公民无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知识点二:描绘法治蓝图
3. (2023·天门模拟)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是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是继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标志性立法成果。这表明( )
①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我国法制统一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筑牢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国家立法权
④法律的生命在于立法,法律的权威也在于立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4.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修订过程
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85221位网民对该草案提出意见。此外,
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材料体现了( )
D
①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扩大公民权利
②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参与民主生活
③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民主科学立法
④让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3·吴忠模拟)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
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
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
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
一活动有利于( )
C
①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 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④推进民法典条款内容修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法治建设,要扬善惩恶、树风立德,下列能够体现法治对道德建设的
促进作用的有( )
A
①制定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维护英烈尊严与形象
②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法治保障
③依法惩治“侮辱抗日战争的烈士英雄”等“精日”行为,弘扬民族精神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3. (2023·绵阳模拟)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是
( )
D
①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
④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黄河保护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
了我国家庭教育“依法带娃”的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噪声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
这突出体现了( )
C
①全民守法成为共识,法治国家已经建成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发展完善
③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法律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
施行40周年。本次国家宪法日宣传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需( )
C
①我国政府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②全国人大加强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
③公民以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人民检察院要增加对宪法的修改次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说
明全面依法治国( )
B
①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要求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 2022年12月4日至10日是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从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我
们可以看出( )
C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宪法是公民义务的保障书
③党要做到依法执政必须先做到依宪执政
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对漫画《破解执法难点》理解正确的是( )
B
①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
②削弱了行政机关的权力
③有利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④挫伤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五年来,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全省法
院共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 061件22 511人、执行“黑财”70.14亿元。一
批罪大恶极的黑恶势力头目被处以重刑乃至极刑。这表明人民法院
( )
B
A. 依法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
B. 惩办犯罪分子,维护公平与正义
C.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审判权
D. 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诉犯罪
10. 以下几则新闻短讯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新闻短讯 解读
① 黄河保护法出台正当其时,凝聚合力强化监督,守护 黄河安澜 科学立

② 某地执法机构对于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 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严格执

③ 全国开展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效果,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公正司

④ 司法所干警和志愿者深入乡镇一线,向群众宣讲法律 知识,提升群众知法、懂法、用法能力 全民守

B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
有人说:“有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就一定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
①该说法错误。②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材料一: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安排如下:及时曝光漠视企业和群众诉求、不担当不作为、相互推诿等问题;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坚决防范乱作为、权力滥用等问题;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总结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
①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定职责必须为),纠正不作为,相互推诿的问题。②政府要规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法无授权不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防范乱作为的问题。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促进政府的依法行政。
材料二: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明确了严查“网诈两张卡”,规范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办理和停用条件,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电话卡”的将被纳入信用记录;该法赋予了有关部门对存在重大涉诈嫌疑人员可以不准出境的权力,强调了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该法还补充规定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了国家支持鼓励相关从业者研发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反制技术……该法的出台标志着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法治轨道。
(2) 对此,有人认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打防并举,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已完全筑牢了反电诈的法治“防火墙”,完全铲除了“网诈毒瘤”。请你辨析这一观点。
此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②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该法律的出台能够为反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与法治保障,有利于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厉行法治。④我们要提高道德素质,杜绝不良行为,树立法律意识,学法守法用法,对“诈骗”说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