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5.1 延续文化血脉
核 心 素 养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通过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与价值,引导学生“明大 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律知识,养成守 法意识。
核 心 素 养 健全人格: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理 解,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通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路径,引导学 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重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 德的丰富内涵 本课难点: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
传统美德
续表
一、中华文化根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
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等,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________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________,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创造力
包容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______。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__
_______________,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革
命文化和__________________。
5.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______________的充分肯定,是对
自身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灵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自身文化价值
文化生命力
二、美德万年长
6.__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7.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__________。
8.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
9.美德的力量在于______。
中华传统美德
博大精深
文化基因
践行
&1& :阅读教材第59页的“探究与分享”
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①说法______。②世界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复制的,代表了许
多国家的______文化。 ③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__________特有的精神
价值、__________、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________,是
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______。④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
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______,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______,也是维护世界文化________,促进人类
文明发展的______。
错误
历史
中华民族
思维方式
创造力
瑰宝
纽带
基础
多样性
前提
&2& :阅读教材第61页的“探究与分享”
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三者之间相互______,相互______。中华______________是中国道
路形成与发展之根,__________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
__________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
影响
包容
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先进文化
&3& :阅读教材第65页的“探究与分享”
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
人”吗 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
①____。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______________已经融入中华民
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_
_________,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

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
精华所在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形的,如名胜古迹,一个是无形的,如传统节日;一个是现实存在的物质的表现形式,而另一个是思想的精神的表现形式。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化的发展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提高,反之亦然。
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根
1. (2023·济南模拟)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国众多项目申遗成功
( )
D
①说明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表明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印证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有助于中华文明自身的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3·泉州模拟)百鸟归巢,千年一朝夕。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
色的创意歌曲《百鸟归巢》,首次亮相央视春晚,节目同时融入梨园戏
手姿和泉州花灯艺术,运用多种创新技术,打造科技感十足“文化年夜
饭”,深受海内外观众好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B
A.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
B.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C. 继承革命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坚定文化自信,全面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知识点二:美德万年长
3. (2023·阳江模拟)2022年11月4日,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
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16场活动,以“家风正国运兴”为
主题进行“云宣讲”。这一主题要求我们,在家庭中要( )
A
①孝敬父母长辈 ②主动承担责任 ③厉行勤俭节约 ④弘扬传统道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2023·安徽模拟)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极其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这些美德延绵不绝地传承,让我们获得了开创明天的智慧,享受了道德的滋养,实现了精神的升华。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美德代代相传,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3·西安模拟)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申遗成功( )
①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能够彰显文化自信,使各国认同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
③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力推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普及,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2. (2023·滁州模拟)金寨县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丰富
程度在安徽省名列前茅。近年来,金寨始终做好革命文物挖掘保护、传
承弘扬,开发利用工作,将红色基因传承不绝。这有助于( )
D
A. 全面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B.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 坚定文化自信,摒弃外来文化
D.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 (2023·昆明模拟)2022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聚焦易地扶贫,
讲述的是时代变迁,落在荧屏则是人间悲欢,自开播以来《山海情》俘
获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其中不乏众多“90后”“00后”。该电视剧获
得成功说明( )
B
①人民对国家有认同、对发展有信心
②文艺作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够提升民心、鼓舞士气
④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作品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认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3·西安模拟)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丰富,博
大精深。对下列中华传统美德解读正确的有( )
D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②“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诚信守法的高尚情操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的伦理规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23·扬州模拟)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重
要方法之一。下列概念关系能用以下图示表示的是( )
B
A. ①刑罚 ②主刑 ③附加刑
B. ①文化 ②美德 ③爱国情怀
C. ①国家机构 ②人民法院 ③司法机关
D. ①社会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6. (2023·许昌模拟)2023年河南春晚舞蹈《凤舞九霄》选用中国传统
文化中“凤”的意象,综合运用实景、AR与三维CG技术,以“真人+虚拟
人”的双人舞形式,讲述了人类和凤凰连通共情的故事,惊艳了全场。
这折射出( )
A
A. 科技赋能促进了文化创新性发展
B. 只有固守传统才能实现文化繁荣
C.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 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得到了丰富
7. (2023·河北模拟)人民日报推出重磅原创视频《新千里江山图》,
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为创作理念,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展现了中国这十年的成就和中国人
民的奋斗精神。《新千里江山图》( )
C
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③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④延续了文化血脉,植根于新时代伟大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2月5日播出,节目杂技《弈》巧妙
融入中国象棋元素,以山河写意画为背景、中国象棋棋盘为地坪的视觉
设计呈现了山河对弈的景象……这( )
B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②只是为了吸引观众,谈不上对文化的传承
③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独特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 (2023·天津模拟)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治国智慧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治国智慧
①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厉行法治
② “亲仁善邻”“天下一家” 增强文化自信
③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谋求互利共赢
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涵养爱国情怀
B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有种浪漫,叫中国航空航天,我们的探月工程叫作“嫦娥”,月球车
叫作“玉兔”,载人航天空间站叫作“天宫”,火星探测器叫作“天问”,
这些与古老神话结合在一起的航天名字充满了中式浪漫,又巧妙地契合
了航天器的功能,“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说明( )
C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积极推动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进程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这充分说明国家对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视。
材料一:2023年2月,在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2023中国诗词大会》现场,降临了一位神秘嘉宾——“虚拟数字人苏轼先生”。为了让现场观众裸眼看到苏东坡,节目采用下沉式多反全息成像结构,搭建全息结构,达到与整体舞美的完美融合。此外,通过MR技术将演员实时传送到数字人苏东坡的虚拟场景当中,以“历史情景再现”的形式和现场的主持、选手进行了实时互动。用趣味十足的内容和花式互动高科技,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了文化传承的新风尚。
材料二:文化数字化本身就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物,要积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如今,在我国推进文化数字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仍然突出,如文化产业数字化关键技术与创新力受制约,与国际文化产业强国相比仍有一些差距;文化数字化发展区域不均衡;文化数字化尖端人才缺乏;文化数字化共享与产权保护冲突;数字化就业和产业转型等问题与挑战。
(1) 结合材料一,谈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对我国文化发展有何意义。
①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文化创新是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②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④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⑤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⑥有利于促进数字化就业和产业转型,提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
(2)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我国推动文化数字化健康发展,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出谋划策。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文化产业数字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②深化文化数字化科技体系改革,对不同发展区域实施培优扶弱。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尊重、引进数字化领域尖端的高科技人才。④完善文化与数字科技的制度与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知识产权。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产业转型提供优质服务。
12. (2023·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月球探测叫“嫦娥”、火星探测叫“天问”……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材料二:“文登学”就像是一部浓缩的文登文化史,历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历史上曾教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文登学子刻苦读书,金榜登第,如今已发展成为文登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从精神内涵来看,“文登学”的精髓为仁爱、正义、明礼、尚学、守信,形成了文登独特的文化标签。
(1) 材料一中这些响亮的名字背后,展现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怎样的意义?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 “文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在区域内的小小缩影,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请你谈谈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力量。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3) 请写出两条你最希望自己具备的中华传统美德,并谈谈践行这些美德,青少年需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建设?
我希望自己具备:①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②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③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青少年需要: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