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6.1 正视发展挑战核 心 素 养 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正确理解计划生育这一 基本国策。理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树立共建生态文 明意识,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 环境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 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本课重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 势 本课难点:人口、资源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__________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2.当前,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________________、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___________、大量的人口流动等。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________、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发展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全局性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4.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__________与__________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__________、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时有发生。5.坚持__________,走生产发展、__________、生态良好的__________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短缺绿色发展生活富裕文明发展&1& :阅读教材第75~76页的“探究与分享”查阅材料,了解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①积极预防出生缺陷发生,促进__________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②加快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探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③对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完善______________,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保护女孩的生存发展权;④积极促进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比例合理,努力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进步;⑤创建______________的人居环境。人口素质政策法规体系环境生态良好&2& :阅读教材第78页的“探究与分享”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以及“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的观点是错误的。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②“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资源”的观点是错误的。资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如果不立足本国的资源国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依靠国际市场,必将受制于人,经济很难持续发展。③“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因此更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关于三孩政策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适时作出重大决策。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1.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促使人类不断加大开发利用资源,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又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乏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人口本身又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3.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知识点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 (2023·阳江模拟)国家实施图中的这一政策( )A①能够优化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进步③表明我国己放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④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压力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2. 2022年11月28日,荆门市政府《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荆门市户籍夫妻生育三孩的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购买住房的生育二孩及三孩家庭发放2-4万元购房补贴。对此,你认为荆门市政府的这一做法( )A①意在鼓励市民积极响应三孩政策,调控我市人口数量②有利于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③必然导致我市出生人口大幅增加,提高我市人口出生率④有利于推动适度生育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知识点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3. (2023·泉州模拟)近年来,福建省光泽县积极探索水资源价值转化新路径,打造“水生态银行”,集中收储、开发、提升,在保护水质的基础上,发展与水相关的多样化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该县的做法旨在( )CA. 减少水资源利用难度,增加收入B. 专注水产业经济效益,拓宽就业C. 深度挖掘水资源价值,造福人民D. 缩小水产业发展规模,保护水质4.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全省范围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该《方案》的印发及实施( )①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②体现我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③能够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④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需要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C一、单项选择题。1. (2023·揭阳模拟)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在学习我国的人口问题后,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了探究分析,下列推论成立的是( )DA. 我国人口基数大→总和生育率低→应该延长法定节假日B. 总人口增速趋缓→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出台“三孩政策”C. 大量的人口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增大→禁止人口大规模流动D. 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就医需求增长→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2. 湖北省武汉市智苑社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智苑社区的做法所应对的问题是( )DA. 人口素质偏低 B. 人口增长过快C. 人口数量大 D. 人口老龄化加剧3. 我国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仅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导致我国出生率不足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BA.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生育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C. 世界人口基数大幅下降 D. 没有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了( )A①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②老龄化加剧是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③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控制人口增长④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2023·潍坊模拟)联合国2022年7月11日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 日突破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口大幅增长,可能对环境、资源等造成压力②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以及医药的改善,对于人口问题可顺其自然③人口问题需要各国共同承担责任,积极调整人口政策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越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越足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C6. (2023·绵阳模拟)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2022年7月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 信访举报28.7万件。中央环保督察对31个省(区、市)实现全覆盖,让最严格的环保法“长出 牙齿”,成为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①标志美丽中国和现代化生态强国已建成②建设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③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将根治环境问题④表明绿色政绩观和绿色发展方式成风尚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我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这表明( )AA. 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B. 我国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工作中心C. 我国必须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实现碳达峰D. 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兼顾8. (2023·东营模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公民的行为中,有利于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有( )D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②为了节约,尽量购买有包装的产品,无包装、简易包装的产品一律“排除”③为了防控安全,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不可再生材料制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9. 2022年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这说明( )B①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和进步②我国以牺牲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换取绿水青山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0. (2023·河北模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这一硬招实招( )C①有利于为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提供法治保障②彰显了我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信心坚定不移③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制度完善和保障④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非选择题。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为此,同学们展开以下讨论:(1)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依靠法律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①依靠法律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为保护黄河流域提供法律依据。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黄河流域保护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的需要。③是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④是增进黄河流域人民福祉,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 请你把小福的话补充完整。①学习、宣传相关法律,增强法治意识。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③践行低碳生活,生活垃圾不乱弃,生活污水不乱排。④敢于同破坏母亲河的行为作斗争等。12. (2023·宝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聚焦民生话改革】民有所盼,政有所应。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不断变为现实。材料一:2022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这是我国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全国总人口规模的负增长。经过调查发现,2022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受生育观念变化、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1) 请你根据调查发现,概括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会减少106万的原因。(答出两点)①育龄妇女人数减少。②生育水平下降。(2) 看到上述数据,小秦和同学们探讨我国该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请你献计献策。(答出两点)①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老年人的保障。②要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材料二: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 004万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 978万人,占14.9%。与2021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 26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22万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