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 共圆中国梦 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 共圆中国梦 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8.2 共圆中国梦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道德修养: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 活的意识。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 化。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
本课重点:怎样实现中国梦 本课难点:做自信的中国人
一、圆梦大舞台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统
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___
___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
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__________”战略布局,贯彻创
新、协调、______、开放、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绿色
共享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_____。中国道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__________。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___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__________。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
结的力量。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中国力量
二、自信中国人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6.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______;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______;自信
的中国人对发展有______。
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文化
认同
底气
信心
7.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需要培育_________、
不卑不亢、__________的心态。
8.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自信、
______自信、______自信、______自信。
理性平和
开放包容
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
&1& :阅读教材第114页的“探究与分享”
1. 请你观察身边劳动者的手,感受他们的手的温度和力量。
战士的手:宽厚有力,__________,守护和平与安宁;工人的手:饱经
风霜,默默耕耘,创造城市的美丽;民间艺人的手:飞针走线,_______
___,弘扬传统的风采;科学家的手:笔耕不辍,夜以继日,______未知
的奥秘。
保家卫国
继承传统
探索
2. 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__________和
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发扬
__________,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空谈误国,__________,
幸福都是______出来的,梦想只有在劳动者手中才能实现。
埋头苦干
实干精神
实干兴邦
奋斗
&2& :阅读教材第115~116页的“探究与分享”
1. 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
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国家________和对祖国的自信。文学家:对中国___
_______有底气,有自信。港口维修工:对祖国发展有______。
认同感
传统文化
信心
2.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理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______,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
__________。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
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文化
根本所在
全面小康
早在《诗经》中就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即国泰民安,生活过得去,谓之“小康”。我国近代史上,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把“大同”作为理想社会,康有为还写有《大同书》;邓小平借用“小康”的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把“小康”含义进一步细化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并付之实施。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但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刚刚跨入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这时候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人均 GDP超过10 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四个自信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2.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
4.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知识点一:圆梦大舞台
1. (2023·长沙模拟)2022年9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
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
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
化机制、协同攻关。对于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②要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④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2. (2023·佛山一模)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
庭”,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
自信的充分肯定。坚定四个自信,我们青少年应当( )
D
①增强民族自信,世界唯我独尊 ②科学决策部署,贯彻发展理念
③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攻坚克难 ④坚持奋斗信念,演绎美丽人生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知识点二:自信中国人
3. (2023·西安模拟)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谈到“我眼中自信的中国
人”,小秦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深感自
豪、鼓舞,我定会珍惜现在,紧跟党走,履行“强国有我”的诺言。小
秦的话语表明自信的中国人( )
C
①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认同 ②理性平和、不卑不亢、故步自封
③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有信心 ④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引用了很多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体现了
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蕴含着丰富的治国
理政思想智慧。这彰显了 ( )
C
A. 道路自信 B. 制度自信 C. 文化自信 D. 理论自信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3·天津模拟)你知道吗,百年前的嘉兴南湖红船上,那群立志
要为苦难中国开辟出光明道路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8岁;参加长征的红
军战士平均年龄20岁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74个重点岗位中,30
岁以下青年占85%以上。这组数字告诉我们( )
D
A. 珍惜时间,初中毕业必须马上步入社会
B. 理性选择,努力投身年轻人喜欢的事业
C. 不负时代,充分利用社会条件实现成长
D. 不负韶华,为新时代中国未来努力奋斗
2. (2023·济宁模拟)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我们要勇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为让中
国的明天更美好,需要( )
C
①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②以科技自强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2022年10月28日,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发布采购项目,将拍摄制作
《中山青年第一课》短视频,将系统介绍中山青年发展政策和城市融入
指南,增强青年对中山发展的参与力和贡献力,促进青年与城市共生长。
对此,作为中山的青少年,我们应该( )
C
①都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为中山发展奉献才干
②发扬实干精神,做中山建设的劳动者和奉献者
③掌握本领,积极探索,勇担建设城市的重任
④埋头学习不懈怠,因为读书比实践更为重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3·广西模拟)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论述可能作为其论点的是( )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的制度优越性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新年贺词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
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
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这启示
我们( )
D
①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做好职业准备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
③要坚定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少年接续奋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5000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4000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
一样铸造青铜器,3000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2000年前我们
和罗马人一样英勇征战,1000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今天
我们正在和美国展开竞争。5000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视着一
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和消亡。”这段话告诉我们( )
C
A.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
B.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C. 中国有底气、也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7. 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决赛中,中国选手
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季军。颁奖仪式上,三
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最美中国红格外耀眼。对“中国红”理解正确的
是( )
C
A. 对文化有自信 B. 对民族有底气
C. 对国家有认同 D. 对发展有信心
8. 在“中国梦·我的梦”摄影作品展中,我们看到了以下几张图片。几
个观展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其中不正确的是( )
新农村新面貌
山间的竹木手艺人
山东舰扬国威
A.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竹木手艺人的坚守体现出他对中华文化有底气
C. 新农村的新面貌展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硕果
D.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D
9. 学校举办主题为“共筑中国梦,争做自信中国人”的网络留言活动。
下列适合作为留言的有( )
D
①满怀激情,唯我独尊 ②继承传统,排斥外来
③开放包容,理性平和 ④热爱祖国,承担责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0.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
渝,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迈进。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今天,我们应该( )
D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②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③继续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④以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2023·达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二十大代表李海波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1) 上述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材料二:“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这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中国奇迹。
(2) 请你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奇迹的“秘诀”。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⑤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呼吁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的伟大征程上,作为时代的“新青年”应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养。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⑤弘扬艰苦奋斗、不畏挫折、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等。
12. (2023·黔东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梦想,是一切奋斗的起点。十年前的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年来,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践中国梦诺言,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虽然,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但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1) 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目标一个个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如何才能共圆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②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 结合材料,运用《和谐与梦想》知识,说说我们如何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更好的展现“自信中国人”形象。
①对自己的国家要有认同。②对中华文化要有底气。③对道路发展要有信心。不妄自尊大,也不固步自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做梦想家也做实干家,既胸怀梦想又求真务实,既满怀激情又锲而不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