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单元4-4.2 钢筋工程 课件(共67张PPT)《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同步教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单元4-4.2 钢筋工程 课件(共67张PPT)《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同步教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本节内容:
钢筋的分类
钢筋的验收与存放
钢筋的加工
钢筋的接头连接
钢筋的下料
钢筋的代换
钢筋工程施工
一、钢筋的种类:
1.按粗细分——
钢丝(直径<6mm),刻痕钢丝或碳素钢丝(盘条)
钢筋(直径≥6mm),细筋ф6~10(盘条),粗筋≥ф12(常6~9m直条)
2.按化学成分——
(1)碳素(低碳0.25%中碳0.7%高碳);
(2)普通低合金(合金元素<5%)。
3.按外形分——
光圆;月牙纹、人字纹、螺纹……
4.热轧钢筋按强度分--四级
5.钢筋的性质:
(1)变形硬化——可通过冷加工,提高强度。
(2)冷弯。
(3)可焊性——强度、硬度越高,可焊性越差。
二、钢筋的验收与存放
1.验收
进场——出厂合格证及标志、外观、力学性能;
必要时——化学成分;
按批60t抽样,2根。
2.存放
三、钢筋的加工
钢筋的加工包括:冷拉、冷拔、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
四、钢筋的连接
三种连接方式
绑扎连接由于需要较长的搭接长度,浪费钢筋且连接不可靠,应限制使用。
焊接连接的方法较多,成本较低,质量可靠,宜优先选用。
机械连接无明火作业,设备简单,节约能源,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全天候施工,连接可靠,技术易于掌握,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现场焊接有困难的情况。
钢筋的连接接头位置要求: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受力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一)绑扎连接
1.接头位置要求:
钢筋净距S不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小于25mm ;
S
S
S
(一)绑扎连接
1.接头位置要求:
接头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按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2.受拉筋搭接长度:
(二)焊接
焊接目的:接长(钢筋);成型(网片、箍筋)
影响钢筋焊接质量的因素:
(1)与钢筋的化学成分有关;C、Mn、Si含量增加则可焊性差,Ti增加则可焊性好;
(2)与焊接工艺及焊工的操作水平有关;
(3)环境低于-20℃不得焊接。
1.闪光对焊:
原理:通电后,两钢筋轻微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产生高温,熔化后顶锻,形成镦粗结点。
闪光对焊机
闪光对焊作业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可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
当钢筋直径小于25mm、钢筋级别较低时,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且钢筋端面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当钢筋直径大于25 mm、钢筋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2.电弧焊:
原理: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电弧,熔化焊条及电弧范围内的焊件金属,凝固后形成焊缝或接头。
三种焊接接头形式:搭接、帮条、坡口
(1)搭接焊:
焊缝要求:无裂纹、气孔、烧伤等。
b≥0.8d
三种焊接接头形式与要求:
(2)帮条焊:
帮条要求:
① 两帮条相同。
②帮条级别或直径:
③位置居中;
④帮条长=焊缝长。
焊缝要求:
无裂纹、气孔、烧伤等。
(3)坡口焊:有平焊和立焊,较少用。
3.电渣压力焊:
(1)用于:现场结构、构件中竖向粗筋的接长。
(2)原理: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电渣压力焊接头
(3)质量要求:
每两个楼层、每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应均不低于该级钢筋的抗拉强度,否则加倍取。
4.电阻点焊:
(1)用于:钢筋、钢丝的交叉连接,以制作网片、骨架等。
(2)原理:利用电阻热熔化钢筋接触点,加压形成结点。
(3)要求:焊点压入深度:较小筋直径的18~25%。
气压传动式点焊机
5.气压焊:
原理:利用氧、乙炔火焰加热钢筋接头处,使之达到塑性状态,在初压作用下,端头金属原子互相扩散,表面熔融后(1250~1350℃,桔黄色有白亮闪光出现),加压形成结点。
气压焊设备及工作简图
(三)钢筋的机械连接
1.套管冷挤压连接
套管冷挤压连接的钢筋
2.螺纹连接
镦粗直螺纹连接
钢筋直螺纹接头
保护套管
钢筋切割
钢筋套丝设备
钢筋套纹
钢筋安装现场
梁内钢筋直螺纹连接
习题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有哪几种?如何选用?
钢筋电弧焊接头有那几种形式?
电渣压力焊接头怎样检查?
五、钢筋的配料
钢筋的配料:就是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别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数及重量,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和结算的依据。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1.钢筋外包尺寸
一般根据图纸:
钢筋外包尺寸 = 由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
施工图中注明的钢筋尺寸是钢筋的外轮廓尺寸(即从钢筋的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称为钢筋的外包尺寸。
a
b
2.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
钢筋在制备前是按直线下料,如果下料长度按外包尺寸总和进行计算,则加工后钢筋的尺寸必然大于设计要求的外包尺寸,这是因为钢筋在弯曲时,外皮伸长,内皮缩短而中心轴线长度不变。因此,只有按中心线长度来下料制备,才能使钢筋外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外包尺寸和中心线长度之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作量度差值。
若施工图中的钢筋是直线形,钢筋外包尺寸即等于中心线尺寸,二者间没有量度差值。
2.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
思考:量度差值怎么计算?
2.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 弯折角度为α
(2)弯折处的轴线弧长
(1)弯折处的外包尺寸
A′B′+B′C′=2A′B′=2(D/2+d)tg(α/2)
(3)据规范规定,D应≥5d,若取D=5d,则量度差值为: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
1.HPB235级末端应作180度弯钩,且D 不小于2.5d0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3d0;
2.末端作135度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D不小于4d0,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D不应小于5d0。
几种常用弯折角度的量度差值:
弯折角度 量度差值
α=30O 0.35d
α=45O 0.5d
α=60O 0.85d
α=90O 2d
α=135O 2.5d
3.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规范规定:HPB235级钢筋端部做180°弯钩时,弯心直径≥2.5d0,平直段长度≥3d0
一个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级别 弯钩角度 弯心最小直径 平直段长度 增加尺寸
HPB235级 180° 2.5d0 3d0 6.25d0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E′F=ABC+EC–AF=6.25d0 。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
1.HPB235级末端应作180度弯钩,且D 不小于2.5d0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3d0;
2.末端作135度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D不小于4d0,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D不应小于5d0。
a
b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 端部弯钩增加值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4.箍筋下料长度:
构件高

(1)矩形箍筋外包尺寸=2(外包宽+外包高)
外包宽=构件宽-2×保护层厚+2×箍筋直径
外包高=构件高-2×保护层厚+2×箍筋直径
(2)一个弯钩增加值(HPB235级):
当180°时, D= 2.5d时,平直段长=5d
(D/2+d/2)π-(D/2+d)+平直段长=8.25d
当90°时,D= 5d时,平直段长=5d
(D/2+d/2)π/2-(D/2+d)+平直段长=6.2d
当135°时,D= 2.5d时,平直段长=10d
(D/2+d/2)3π/4-(D/2+d)+平直段长=12d
D
D/2+d
d
平直段
D
平直段
d
D/2+d
D
d
平直段
D/2+d
构件高

钢筋下料长度 = 钢筋外包尺寸之和 - 中间弯折处量度差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例5.1】××教学楼简支梁L1配筋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解】1.绘出各种钢筋简图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00-2×25)-2×2×25+2×6.25×25=6802(mm)
②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5+2×6.25×12=6340(mm)
③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
斜段钢筋长度(500-2×25)×1.414=636(mm)
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下料长度:(765+636)×2+3760-4×0.5×25+2×6.25×25=6824(mm)
④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
⑤号箍筋下料长度
宽度200-2×25+2×6=162(mm)
高度500-2×25+2×6=462(mm)
下料长度为(162+462)×2+2×12×6-3×2×6=1356(mm)
2.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1356
96.38
96.38
3.填写下料单
每m钢筋重量(Kg/m)=直径(㎜)平方×0.00617
①Φ 25 共20根
L=6802
××教学楼
L1 10根
4.制作料牌
正面
背面
六、钢筋代换
1.原则:按抗拉设计值相等原则,并满足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
2.方法:
(1)等强度代换――用于不同级别钢筋的代换
As2fy2≥As1fy1
或根数n2≥(n1d12fy1)/(d22fy2)
(2)等面积代换――用于同级别钢筋的代换
As2≥As1
或根数n2≥(n1d12)/(d22)
七、钢筋绑扎与安装要求
1.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及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2.绑扎、安装牢固。
现场绑扎有三种情况
钢筋绑扎的目的
钢筋绑扎的工艺顺序:画线→摆筋→穿箍→绑扎→安放垫块
绑扎规定
绑扎规定
绑扎规定
上下双层钢筋距离控制方法
砂浆垫块
上皮钢筋
撑脚
保证保护层厚度方法:
支架(撑脚)
塑料卡
保证保护层厚度方法:
垫块
垫块
本节小结
钢筋的分类
钢筋的验收与存放
钢筋的加工
钢筋的接头连接
钢筋的下料
钢筋的代换
钢筋的绑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