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 ——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基本观点及论据)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如腐草化营,腐肉生蛆。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雷迪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进一步使人坚信生生论。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陨石雨。5.化学进化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才能演变为原始生命。(1)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成分: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无氧气);外部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等原始生命诞生的地方(摇篮):原始海洋(2)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3)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原始生命(4)米勒实验表明:①实验过程:用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电火花模拟闪电和宇宙射线给混合气体提供能量;②实验结果:生成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③结论: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即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二、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化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记录了地球的生命史。通过对古代生物化石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生物进化的①生物生存年代和环境;②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③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结果。所以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是生物进化最有力的证据。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2.生物进化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3.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4.地球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①太古代、元古代(前寒武纪时期),事件: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②古生代: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又称“三叶虫时代”,鱼类出现,出现首次登陆的裸蕨类植物、两栖类和昆虫③中生代:主要陆地动植物是裸子植物、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④新生代:主要陆地动植物是被子植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5.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创立者:达尔文(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自然选择)(1)人工选择启示:野生原种经人工选择成为新的动植物品种,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也有相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2)马尔萨斯《人口论》使达尔文找到了自然选择的机制:大自然(环境)通过生存竞争选择了发生着适应性变化的生物个体。(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①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②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微小变异);③生存竞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④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其中选择者是大自然(环境),过度繁殖和遗传变异是被选择的材料(对象);生存竞争是选择的方式、途径或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进化的内因或基础是遗传和变异,外因是环境的改变,大自然(环境)通过生存竞争这种方式(或途径)实现对生物的选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环境的生物。所以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的选择作用是定向的,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如保护色)。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后者与人类特征最相似,所以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极为相似的特征,说明它们有着较近的祖先。3.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4.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变化(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部分变成稀树草原)5.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6.人类进化四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注意:南方古猿是人类,不是猿)。能人:最先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直立人: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智人:与现代人相当,制造各种工具。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智人是唯一现存人种。7.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8.现代人分为四大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一、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的依据: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2.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将生物分为七个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单位。3.生物分类的特点: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4.生物检索表编写的原则:二歧法5.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是1753年林奈创立的。6.一个学名(双名法的格式):属名+种名(拉丁文,书写形式: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7.生物的五大类群(五界)生物分界 主要生物类群 结构特点原核生物界(八上)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 都是单细胞生物, 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生生物界 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 少数是单细胞生物, 多数是多细胞生物, 细胞有真正(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界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真菌界(八上) 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二、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特征、代表生物、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1.原生生物的主要特征:个体微小,多数是单细胞生物,少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包括原生动物、藻类。2.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如疟原虫(疟疾),阿米巴变形虫(痢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可以净化污水 2.过量繁殖可以引起赤潮现象 3.能使人患病3.藻类:所有的藻类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有水绵、发菜、石莼、衣藻(单细胞)、马尾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多细胞藻类如红藻、绿藻、褐藻的叶状物,像叶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状物,只起固定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域污染的指示植物。也可能引起赤潮现象。三、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代表生物、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三大类群由地等到高等依次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最高等的植物:种子植物(或被子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假根只起固定的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薄、小,除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有地钱、葫芦藓、小墙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植物界的拓荒者和先锋植物,是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并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孢子繁殖。有贯众、卷柏、肾蕨、芒萁、巢蕨、满江红。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主要以种子繁殖(1)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①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 ②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2)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3)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裸子植物①裸子植物的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②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有许多裸子植物是世界上的珍稀树种, 如银杉、水杉和秃杉等。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5)被子植物①被子植物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②根据种子结构中胚具有的子叶数量,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如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竹等)和双子叶植物(如大豆、桃、荔枝、柑橘、西瓜、马铃薯、花生、荷花等)。单子叶植物的叶多具平行脉,花瓣为3或3的倍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多为网状脉,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③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6)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最主要的区别: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7)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8)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子叶2片,无胚乳 子叶1片,有胚乳花瓣的数目 多为4、5或4、5的倍数 多为3或3的倍数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叶脉 网状脉 平行脉茎中有无形成层 有 无举例 瓜果类 粮食作物三、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自然界中已经被命名的动物有150万种,根据身体里有否脊椎骨,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动物分为:变温动物、恒温动物1.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2.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鸟类、哺乳类是恒温动物,其他类别都是变温动物。4.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二)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生物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生物(1)腔肠动物的特征:水生、多细胞,它们的身体都是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的。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海葵等。珊瑚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蛰皮指可供食用的海蜇伞部。(2)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涡虫、猪带绦虫、血吸虫。米猪肉、豆猪肉:指含有猪带绦虫幼虫的猪肉。(3)线虫动物:身体细长,体内有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如蛔虫。(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靠贝壳来保护身体。如河蚌,螺、乌贼、章鱼、鱿鱼(后三种贝壳退化。注意:章鱼、鱿鱼不是鱼,鲸鱼不是鱼) 。(5)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无附肢,大多为蠕动爬行。如蚯蚓、沙蚕、水蛭(蚂蟥)。(6)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①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的一个类群是 节肢动物 。②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③昆虫的特征: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如蚊、蝇、跳蚤、家蚕、蜜蜂、稻飞虱等。④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生物(7)鱼类的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如青、草、鲢、鳙鱼、海马。(8)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多数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作用。受精在水中完成(即体外受精),(发育类型是)变态发育。体温不恒定(变温动物)。如大鲵、青蛙、蟾蜍、蝾螈等。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所以不是真正的陆地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9)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如鳄、龟、蜥蜴和蛇等。恐龙、鳄、龟、蜥蜴、蛇等。爬行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兴旺发达的时代。(10)鸟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翼,适应飞行生活,生殖为卵生。鸟类是恒温动物,可适应完全不同的气候。鸟类是适于飞翔的恒温动物,其适于飞行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骨骼中空(内充空气),既坚固又轻便,有利于飞翔④鸟的消化能力强,呼吸效率高(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鸟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可以满足飞行对能量和氧气的大量消耗。(1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如家兔、鲸、蝙蝠等(水中生活的动物有鲸、海豚、白鳍豚、海豹等属于哺乳类。海马是鱼,鲸鱼不是鱼)。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脊椎动物中等级最高的一个类群。脊椎动物汇总动物 类群 适应环境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 代表动物 其他鱼类 水中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鳞片、用鳍游泳 鳃 卵生 鲫鱼、鲸鲨、海马 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生活 裸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 卵生 青蛙、蟾蜍、大鲵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型,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爬行类 陆地 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 肺 卵生 蜥蜴、壁虎、玳瑁 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鸟类 适于空中飞翔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覆羽毛 肺 卵生 鹦鹉 鸡、鸭哺乳类 各种环境 一般有体毛 肺 胎生、哺乳 象、海牛、蝙蝠 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七上P10-11;P20)2.环境: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七上P14-16;八下P65-6(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如:没有水就没有生物;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土壤板结或雨水过多(导致空气不足)的种子不萌发;光照长短使花儿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绽放等。(2)生物因素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包括人)。即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相互关系,表现为①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例子:种内互助如蜜蜂的分工合作;种内斗争如雄鹿为争配偶而争斗;水稻相互间争夺肥料。②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其中最常见的种间关系(生物之间最为普遍)是捕食。例子:狮子捕猎羚羊是捕食;水稻与稗草(或慈姑)是竞争;菟丝子与黄瓜是寄生;小丑鱼与海葵(或蟹与海葵)是共生。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要能举例说明。七上P14-16;八下P65-67)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②生物(能)适应环境。如竹节虫竹枝(拟态);蜥蜴的体色与环境颜色融为一体(保护色);箭毒蛙或胡峰色彩鲜艳的外表(警戒色);夹竹桃艳丽的花儿;鸟有适于飞翔的翼;长臂猿适于攀援的长臂;企鹅适于极地生活的厚脂肪等。(七上P16-17)③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如植物能降低环境温度、增大环境湿度、森林净化空气、蚯蚓松土、蝗虫啃食庄稼、水中原生生物(原生动物或藻类)引起赤潮等。(七上P18-19)二、生态系统概述(以森林为例)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组成部分的功能——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各成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非生物环境(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矿物质、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2)生物(根据各自的生态功能分为三种成分)①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有一些细菌,如硝化细菌、蓝细菌、硫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生产者。②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消费者。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③(腐生性)细菌、真菌:把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分解者。食腐动物(如蚯蚓、蜗牛、白蚁、秃鹫——八上P42)也属于分解者。即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把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分解动植物尸体,产生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回归给植物再利用)。3.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一个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有:非生物物质、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可有可无。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1)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就是食物链。如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捕食食物链。如草→蝉→螳螂→黄雀,草处于第一营养级,蝉处于第二营养级,螳螂处于第三营养级,黄雀处于第四营养级;草是生产者,蝉是初级消费者,螳螂是次级消费者,黄雀是三级消费者。所以,食物链由若干环节构成,有长有短。捕食食物链实质是捕食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3)如何正确表示(书写)一条捕食食物链?四要素:起点——活的植物(生产者);经过环节;终点——最高级消费者;各环节用“→”连接,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以表示捕食关系)。注意:捕食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4)各条食物链并不孤立,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运输和传递的途径。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能量不可循环,物质可循环)(1)能量流动以水族箱为例,讨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输入)、能量流动的途径和特点(方向、数量变化)。①态系统的能量来源(输入):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②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最先进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内,并沿着食物链传递)。③流向: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生产者(起点)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最后释放到无机环境中。④流量:一个环节(营养级)只能把所获得的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营养级)。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传递给消费者,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无机环境中去。⑤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最后释放到无机环境中。(2)物质循环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为例,讨论环境中的物质怎样进入生物体(生物如何获得所需物质)、物质循环的途径和特点(方向、数量变化)。二氧化碳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变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构成生物体);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途径——食物链(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生产者为起点,进入食物链并沿食物链传递);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二氧化碳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活生产活动中燃烧使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又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其中分解者作用是其他生物无可替代的)。物质循环特点: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总之,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功能),以此为纽带,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使生态系统得到生存和发展。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就被破坏。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因为入侵种适应性强,引入新的区域缺乏天敌的制约,使其迅速繁殖、扩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不同的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食物网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差。6.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注意保护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避免不合理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破坏。第24章 人与环境一、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但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当今世界四大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其中,人口问题是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粮食。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水资源。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办法: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率)的有效办法: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八上P75)。二、关注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目的:使农民增产增收;保护农村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消费者)为主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以烟尘、二氧化硫(导致酸雨)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三、家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改善家居环境利于人体健康我国厨房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防冻剂会渗出有毒的氨气,对眼睛、粘膜、呼吸系统有腐蚀性、毒性。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氡,对人体危害极大。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方面: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污染。如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生物技术一、生物技术概念: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传统生物技术如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二、发酵:是指某些细菌或真菌(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等的过程。现代泛指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1.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把营养物质(有机物)变成乳酸,如制作酸奶、泡菜、奶酪等食品。2.酒精发酵:利用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首先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再转化为酒精。自制酸奶或酿造米酒(或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①配制培养基:如制酸奶时的材料——鲜牛奶;酿制米酒时准备好的糯米饭等。②高温灭菌(或消毒):如将容器、用具材料清洗干净;制酸奶时煮开鲜牛奶;酿米酒时蒸煮糯米饭。③接种:如制酸奶时向煮开过的鲜牛奶加两勺酸奶;酿制米酒时往蒸煮过的糯米饭加酒药。④在无氧、适宜温度下培养:如制酸奶时盖严瓶盖,把牛奶放在20℃~30℃条件下培养。⑤注意事项:高温灭菌(或消毒)后要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营造无氧条件。※酿制米酒过时米饭表面出现的绒毛是酒药中的曲霉、毛霉(霉菌)繁殖生长所形成的菌丝。3.沼气发酵:指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细菌)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沼气池中加入池底污泥的目的是接种(加入厌氧微生物)。4.乳酸菌和醋酸菌: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泡菜、酸菜、青贮饲料等,条件:温度适宜、缺氧。醋酸(杆)菌也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米醋。5.酵母菌:用来酿酒(米酒、果酒、葡萄酒)、制作面包。6.酿制米酒的原理:酒药含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菌种)。用来酿酒时,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缺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7.面酱的制作:米曲霉把淀粉(面粉的主要成分)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甜味),把少量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鲜味)。(制作豆豉、面酱、酱油的原理:利用有关的霉菌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把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8.黄酱的制作:利用米曲霉以面粉和黄豆(主要是蛋白质)为原料发酵而成。9.豆豉的制作:利用米曲霉、毛霉、黑根霉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10.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食盐水的目的:一方面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另一方面使产品咸味适口。11.工业化的发酵产品:(1)抗生素 (2)氨基酸 (3)甜味剂 (4)食用有机酸 (5)酶制剂等。三、转基因技术:把一种(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以“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为例来了解1.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是基因;转基因技术的任务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去;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控制性状;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2.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3.生物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的特点。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而且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转基因细菌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人胰岛素。4.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制药(如制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凝血因子、人胰岛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农业(如超级鼠、胖鲤鱼、抗虫棉、转基因玉米、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牵牛花等)。四、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的后代的过程,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含义是无性繁殖、复制。如动物克隆(多莉羊),植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威尔穆特掀起“克隆风暴”。以“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的成功奥秘”为例来了解动物克隆技术1.多莉羊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但发育成多莉的重组卵的细胞核来自供核母羊的乳腺细胞,它们的核基因完全相同,所以多莉是一只克隆羊,其性状表现与供核母羊相同。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遗传上相同(与原来一模一样)的个体。2.克隆羊多利运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3.克隆技术的意义: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医疗上的器官移植等有重要意义。4.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如转基因动植物及其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基因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克隆技术引起伦理之争。5.嫁接技术:通过适当的操作技术使砧木和接穗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原理是伤口细胞具有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木本植物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尽可能靠近)。新的植物体的性状与接穗母株相似.(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