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下政治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1-5 DABCD 6-10 BADBD 11-15 BDBAB 16-20 BCCDA二、非选择题(20 分)21.(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4分)(2)①法无授权不可为。②法定职责必须为。③行使权力守程序。④行使权力不任性。(6分)22. (1)宪法(2 分)(2)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4分)(3)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4分){#{QQABLQAAogCgAJIAARgCAQ2CCkMQkBECCKoGhEAEsAABCANABAA=}#}初二政治试卷(时间: 60分钟 满分: 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1.每年3月是我国“两会”召开的日子,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3月 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召开,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充分反映了( )A.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C.国家管理与人民无关 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这说明 ( )①我国是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最完善的国家②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202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 《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出台,规范“家庭托育点”建设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不断迈出新步伐。从中可以解读出( )①法律只保护一老一幼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 ②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1③党领导立法 ④党保证执法、带头守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下边漫画旨在告诉我们( )A.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 B.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C.宪法涵盖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一切权利7.某学校开展“我与宪法”的教育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下列同学的发言观点正确的有( )①小林:宪法规定了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②小毛:宪法是“我”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小沈:维护宪法尊严是“我”的责任④小蒋:“我”要认真行使修改宪法的基本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依据我国宪法,对下图图示中①和②所缺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B.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C.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监察机关D.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监察机关9.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下列对宪法设置国家机构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是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C.体现公民捍卫宪法的意识D.我国国家机构坚持依宪执政10.“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 )A.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B.宪法的调整范围远远小于普通法律的范围C.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1.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 )A.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宪法是政府权力的保障书 D.宪法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2.下列最能概括两人对话的是( )小道:“在我国,全体公民都要遵守宪法。” 小德:“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切组织都要遵守宪法。”A.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B.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或认可的C.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刑罚处罚D.宪法是一切公民、社会组织的行为准则13.某学校道德与法治小组的同学们围绕宪法进行了大讨论。李浩同学认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写入宪法。对此,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不规定具体问题C.赞成。宪法是最严格的法律D.不赞成。宪法是对其他法律的具体化14.2023年3月 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上,习近平主席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是“母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42万人次。陈列馆里,一批又一批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一群又一群参观者进行宣誓体验。人们面向国旗,庄严举起右拳,誓词在耳畔久久回荡,人民的宪法正在成为人民的信仰和行动。参观该陈列馆有利于( )①坚定宪法自信 ②规范制宪过程 ③完善宪法内容 ④增强宪法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在某县人大换届选举活动中,下列人员可以拿到选票的是( )A.17岁的高中学生刘某B.30岁的语文老师常某C.正在服刑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张某D.来该县旅游的澳大利亚籍的外国人17.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建成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覆盖。这一成就( )①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②保障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③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体现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家住农村的小罗在微信上分享了自己家最近发生的开心事,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当选为市人大代表,自己在学校也吃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小罗一家享受的基本权利分别是( )A.财产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B.财产权 言论自由权 文化权利C.物质帮助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D.物质帮助权 言论自由权 文化权利19.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的是( )A.警察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体进行搜查B.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C.医疗部门按规定将新冠患者进行隔离D.公司员工拘禁欠薪的老板20.小华因嫉妒小勇考试成绩优异而污蔑他作弊:小林经常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小高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其与小李的聊天记录,记录中含有人身攻击小李的内容。以上事件中共同涉及的权利是(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二、非选择题(2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材料二 “有权不能任性”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当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行政,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依法办事,为国为民廉洁奉公,才配得上是好官。材料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所有权权属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缴纳相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致使税费流失近百万元。王某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1)据以上材料分析,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4分)(2)以上材料告诉我们,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6分)22. 开放探究,感悟实践。(10分)【弘扬法治精神】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让法治走进我们心里,某学校制作了法治宣传栏。【宣传栏一】_④_ 民法典该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刑法 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在宣传栏一中的①处填写相关法律的名称。(2分)(2)仔细阅读宣传栏一我们会发现,民法典、.刑法和教育法第一条规定的共性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4分)【宣传栏二】在河北,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社区和乡村宣传普法,让宪法精神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在北京,普法宣传服务队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宪法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天津,法学专家领衔“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为群众奉上一道“法治盛宴”……在宣传宪法和法律的过程中,居民普遍认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需要主动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宪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下政治月考试卷参考答案(2).pdf 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