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方法掌握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史实,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2、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了解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以家国情怀思维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历史解释把握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以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的原因。
【重点难点】
1、重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原因与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旧知: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20世纪上半叶以前亚非拉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的斗争。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新课:
一、打碎殖民枷锁: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 :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
材料三: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四: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原则。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这些知识,探究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或总结为:
原因:
①宗主国国力衰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下;
②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③两极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动非殖民化。
抗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士兵、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
二战后,英国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称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隐患: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因为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原则,将宗教之间的对立突出了,从而导致了印巴两国的宗教对立与排斥,两国经常发生流血冲突事件。
结果: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但也遗患无穷(印巴战争、宗教对立与排斥)。
②其他地区独立
标志: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非洲大陆的独立风暴
思考:
(1)哪一年非洲独立的国家特别多?这一年被称为什么?到了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情况如何?说明了什么?
1960年:非洲年;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
说明: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2)非洲最后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是哪个?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①埃及雄狮:纳赛尔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共和国。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②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
讲解曼德拉。
(3)拉丁美洲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标志: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问题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重大历史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
对亚非拉国家:
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
对世界:
①冲击了两极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④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二、谱写建设新篇: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成就
1.概念:【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三、发展任重道远: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自主探究】据材料所学知识完成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策略)表格。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所学,探究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共同挑战?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根据外贸统计资料,2000年前后,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按照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
材料二: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材料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
面临的挑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本课小结】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展,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人民应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世界的共同繁荣。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