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 蒙昧中的觉醒【学习目标】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基础知识】1.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了解)(1)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大约公元前5世纪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泰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是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主张: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③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尊崇“认识你自己”;④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他被视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矫正反馈】 见《凤凰新学案》第64—65页选择【学后反思】 二 神权下的自我【学习目标】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基础知识】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理解)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2.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及观点代表人物:马丁·路德观点:①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②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③《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自由。④国家(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矫正反馈】 见《凤凰新学案》第68—69页选择【学后反思】三 欧洲启蒙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2.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3.理解启蒙运动影响。【基础知识】1.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了解)(1)孟德斯鸠(法):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②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③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2)伏尔泰(法):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②反对神权,抨击教会;③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天赋人权),自然赋予人类自由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卢梭(法):①反对封建专制和王权,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②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私有制;③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4)康德(德):①人是自由、平等的;②思想自由;③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启蒙运动的真谛)。2.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理解)启蒙思想家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解放,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①由对人性的崇拜走向对理性的崇拜;②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3.启蒙运动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易错警示1.大约公元前5世纪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神曲”(人曲),讽刺教会腐败,批判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人人平等思想。3.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放弃宗教信仰(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4.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康德(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反对神权,抨击教会;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天赋人权),自然赋予人类自由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性”(理性),是指人们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矫正反馈】 见《凤凰新学案》第71—72、75-76页选择【学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