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要自由,自由也要引领和约束。
规矩、标准
规范、引导
思考:为什么从小练字,要从田字格入手呢?
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
孔子曰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含义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曰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 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释 义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耻”的事?
辱骂他人
校园暴力
待人冷漠
不遵守交通规则
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酒后驾车
思考:卢梭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卢梭在其作品《忏悔录》中反思了自己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阅读感悟:
行己有耻的要求?
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常见地上的“一米线”,有同学认为设置“一米线”没有必要,即使没有遵守也不妨碍什么,没什么大不了。
你怎么看待这种想法呢?
道德角度:一米线是“文明线”,自觉有序排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角度:一米线可以视为传染病防治法中赋予各级政府限制人群聚集的紧急措施,公民有义务普遍遵守。
生活观察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刑法》诽谤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生活观察
②“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要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不好却戒不掉呢?
01
防沉迷系统、法律规定等都是外在约束,如何才能让学生戒掉“网瘾”?
02
思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游戏行业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体构建起全球最为先进高效的防沉迷系统。
③“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行己有耻的要求?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02
01
03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加强自我监控
方法2
方法1
方法3
止于至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含义?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的要求?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月5日当天晚上,青岛市举行了以"十五年华 向阳而行"为主题的微尘基金十五周年庆典,参与人数多达600人,筹集到善款总计962.79万人民币。
15年来,微尘基金爱心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20个地区,累计帮助了31372名阳光少年,捐赠96所博爱小学、25所微尘班、123个微尘图书室,筹集款物1亿余元,直接受益人群达10万余人次。
如细流 汇聚力量
看了“微尘”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我们应该以“微尘”为榜样,学习他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做好事不留名;热心公益等品质。积极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止于至善的要求?
榜样的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止于至善的要求?
③“止于至善” 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震
至夜,王密怀金十斤以遗震。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自省
慎独
他们有什么的优秀品质?
止于至善
假如有一个机会,你可以拿走别人未来的一百块钱,且对方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一千?
一万?
十万?
一百万?
一千万?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
思想上知耻,侧重行动中“有所不为”
青春有格
的“底线”
青春有格
的“追求”
侧重不去做“耻”的事的态度,坚守为人做事的基础、底线
强调修养、用实际行动传承美德、传播正能量,是为人做事的目标、追求
二者区别
行动上践行美德,强调要“有所为”
不去做某些事
积极做某些事
侧重:不去做
“耻”的事
侧重:积极做“善、
修德”的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