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4张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4张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目标导航
MU BIAO DAO HANG
ONE
01
目标导航
课标链接 ◎本课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对应部分是“法治教育”学习主题。具体对应的内容要求是:“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课时导学
KE SHI DAO XUE
TWO
02
课时导学
课时要点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作用。
课时导学
知识探究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联系)是什么?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__。
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1)法律是由__________制定或__________的。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__________特征。
(3)法律对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普遍约束力。
行为规范 
社会秩序
国家 
认可 
国家强制力 
最主要
全体社会成员
课时导学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如何体现的?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__。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
二、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__________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__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
一律平等
义务 
法律责任
规范 
保护 
安全 
健康 
有序
课时导学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_____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_____。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做什么,____________做什么,____________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__________,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
(3)法律通过解决__________和制裁______________,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______________。(保护作用)
权利 
义务 
可以 
应当 
不应当 
准绳
纠纷 
违法犯罪 
合法权益
课内提升
KE NEI TI SHENG
THREE
03
例题解析
【例】(2022·广东省)2022年5月,某社区开展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在宣传栏前,家长们议论纷纷。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A.这为老师管教孩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B.教训不听话的孩子还得靠我的“家法”
C.这部法律彻底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D.这部法律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
D
例题解析
【素养解读】本题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法律的作用,培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解题指南】本题的背景材料是某社区开展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这部法律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A、B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彻底”的说法太绝对,错误;D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易错点拨
————易错点拨————
1.法律具有三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不是万能的。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只负责调整一小部分社会关系,而绝大部分社会关系是由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进行调整的。
分层训练
FEN CENG XUN LIAN
FOUR
04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材素材改编题)辨别下列情景,图中男孩的行为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分别是(  )
A.①校规校纪 ②道德 ③法律 B.①道德 ②校规校纪 ③法律
C.①校规校纪 ②法律 ③道德 D.①法律 ②校规校纪 ③道德
C
B
基础达标
2.下列对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道德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和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
B.道德规范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
C.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决定了其作用大于道德规范
D.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A
基础达标
3.下面是小宇写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也是由国家制定的
D
基础达标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
A.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B.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基础达标
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表明(  )
①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 ③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能力培优
6.右图漫画说明法律、道德和校规等的共同点有(  )
①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②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③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④它们的实施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为后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B
能力培优
7.(2023·齐齐哈尔市)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体现了(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下列能够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
B.民警帮助居民注册防诈骗小程序
C.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D.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
C
能力培优
9.市民李某加入一个网上聊天群,在明知红包是由专人接收用于购买抗灾捐赠物资的情况下,累计抢了1 200元的红包并拒不退还。当地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某因侵犯公民的合法性财产利益被判盗窃罪,处罚金2 400元。这表明法律(  )
①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为我们评判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 ③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仅告诉我们不应该做什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能力培优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  )
A.保护作用和评判作用 B.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
C.保护作用和惩戒作用 D.规范作用和评判作用
B
能力培优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其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护好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举报和控告污染青藏高原环境、破坏青藏高原生态的违法行为。”第五十九条规定:“污染青藏高原环境、破坏青藏高原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能力培优
(1)材料一能够体现“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中的哪些观点?(回答两个方面,4分)
     
                                    
(2)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规定,分析法律的作用。(回答两个方面,6分)
(1)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③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坚持走法治道路。(每点2分,答到2点即可,共4分)
(2)①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表明,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②该法第五十九条规定表明,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③该法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九条规定共同表明,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每点3分,答到2点即可,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