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课件(共26张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课件(共26张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
目标导航
MU BIAO DAO HANG
ONE
01
目标导航
课标链接 ◎本课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对应部分是“法治教育”学习主题。具体对应的内容要求是:“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法律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课时导学
KE SHI DAO XUE
TWO
02
课时导学
课时要点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2.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课时导学
知识探究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__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被给予特殊的保护?
(1)未成年人______________尚不成熟,______________能力较弱,辨别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_____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______________,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________________,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__________。保护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______________。
十八
身心发育
自我保护 
是非 
自我控制
不法侵害
人类的未来 
共识 
合法权益 
应有之义
课时导学
二、感受法的关爱
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宪法和__________、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__________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2.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是__________、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__________、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民法典 
未成年人保护法 
国家机关 
专门
社会组织 
监护人
课时导学
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4.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______________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______________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__________。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政府保护
网络保护 
司法保护
依法行使 
维护他人 
义务
课内提升
KE NEI TI SHENG
THREE
03
例题解析
【例】(2021·广东省)面对下图所示的“难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回应。这说明(  )
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②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③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了更全面的规范 ④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期间不享有通讯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例题解析
【素养解读】本题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背景材料,考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培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解题指南】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题干中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了更全面的规范,①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期间享有通讯自由,排除④。故选A。
易错点拨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能说“未成年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2.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离不开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不能说“只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3.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符合法治平等原则中的“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这并不违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分层训练
FEN CENG XUN LIAN
FOUR
04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材素材改编题)下列针对下图中的情境理解正确的是(  )
D
A.未成年人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B.未成年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C.进入中学,我们不再需要家长的照顾和保护
D.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基础达标
2.2023年的“两高”报告(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谈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时,两份报告均提到同一个词:零容忍。同时,“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案”写入“两高”报告。对此,以下几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你赞同的有(  )
①小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②小锦:“未成年人文身写入‘两高’工作报告有点小题大做。” ③小军:“遏制未成年人文身,还需要全社会合力共治。” ④小海:“法治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基础达标
3.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七年级(1)班的小琪同学准备了一篇关于“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的演讲材料。在下列内容中,她可能用到的有(  )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②集体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③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不一致时,我们应优先选择个人意愿 ④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没有任何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A
基础达标
4.我国宪法和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中,都有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明文规定和具体保护条款。这说明(  )
A.我国法律从各个方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B.有了法律,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就不会被侵犯
C.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我国法律最重要的任务
D.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违法犯罪
D
基础达标
5.教师在校门口值勤,守护学生安全;交通警察在校门口值勤,维护交通秩序;家长义工队成员在校门口值勤,护送学生过马路;小林的爸爸在校门口接她放学并护送她回家;警察穿便装悄悄抓捕某校有偷窃行为的八年级学生。以上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次是(  )
A.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政府保护
B.学校保护——政府保护——家庭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D.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
C
能力培优
6.2023年1月,共青团中央、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共青团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集中力量开展生命健康守护、网络素养提升、法治意识提升等重点行动。这份意见的出台(  )
①表明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 ②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③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有利于落实学校保护职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能力培优
7.《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开发的学习类APP若存在涉黄内容、游戏泛滥、宣扬错误思潮、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低俗文化等问题,将直接亮红黄牌直至纳入黑名单。加强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  )
①可以杜绝外界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学习的影响 ②是因为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③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并保护其身心健康 ④旨在推动企业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能力培优
8.“当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困扰、学习压力、亲子矛盾、应激反应等问题时,欢迎拨打12355热线进行咨询,多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您解答心理困惑!”这是共青团中央设立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推荐语。这一服务台的设立(  )
A.是社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生动实践
B.为未成年人构筑起司法保护的防线
C.能彻底解决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D.目的是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文化素养
A
能力培优
9.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D
能力培优
10.“见义勇为”一词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护”“懂自救”。该修订表明(  )
①当今社会不倡导“见义勇为”精神 
②国家关爱与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 
③中小学生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 
④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D
能力培优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材料二:2022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央文明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要求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
能力培优
(1)学习了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后,小锋叹息道:“唉!暑期开游戏直播间的计划泡汤了。”请运用所学知识开导小锋。(4分)
(2)“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类打赏服务”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请指出这一保护的作用。(6分)
                     
(1)①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2分)②我们在网络上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理性辨别,慎重发表言论。(2分)
(2)网络保护。(2分)作用: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