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温故知新
(一)政治权利
(二)人身自由
(最基本、最重要)
(三)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四)其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利 —— 财产权 、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 ——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特定人群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
政治认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行使权利的界限,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
责任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正确维护权利。
教学重点 公民行使基本权利的范围;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理解维护权利守程序。
核心素养:
01
行使权利有界限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大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以案说法:非法讨债让“有理”变“有罪”
2022年6月14日晚,胡某松因多次向胡某朋索要债务未果,于是开车到胡某朋妻子经营的鞋店要求代为偿还。双方谈不拢后,胡某松一时气愤遂驾驶小汽车两次冲撞该鞋店。胡某松最终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
◎胡某松有讨债的权利吗?
◎胡某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什么受到了处罚?
有,依法讨债是法律赋予每个债权人的权利。
他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该案例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权利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另一种办法:合法讨债,维护权益
胡某松开车到胡某朋妻子经营的鞋店要求代为偿还,胡某松先与胡某朋妻子协商,让其先代为偿还一部分债务,但胡某朋妻子以没有现金为由拒绝偿还。胡某朋一纸诉状将胡某朋夫妻二人告上法庭,追回借款,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胡某松采用了哪些维权方式?达到了什么效果?启示我们该如何维权?
和解、起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1.怎样依法行使权利?(重点)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行使权利有界限
行使权利有程序
行使权利有要求
我是新闻评论员
02
维护权利守程序
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维护权利守程序的意义和做法
做法: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含义】
【适用范围】
【维权过程】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和解
消费纠纷
劳动纠纷
交通事故纠纷
【依据】
【调解过程】
【调解方式】
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
调解人疏导劝说,促使双方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
成协议,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
【含义】
人民调解: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常由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
行政调解: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来调解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结案方式。
和解
调解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依赖于协商。
延迟符
和解与调解区别:
调解无效怎么办呢?
双方自愿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向法院起诉
出现纠纷
和解无果
调解无效
双方自愿
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
向法院起诉


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中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世界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灵活性)
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仲裁不同于法院裁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快捷性)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保密性)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国际性)
01
02
03
04
调解
仲裁
“仲裁”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仲裁庭,仲裁庭有权依据事实和法律独立作出裁决,无须经过当事人同意。
注意:区分“调解”与“仲裁”
解惑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第三方的教育疏导劝说,促进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的达成的协议须双方同意。
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
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自己权利
【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打官司)
【类型】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仪;
· ②刑事自诉: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针对犯罪行为)
③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权益;
(民告官)
【特点】最权威、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诉讼
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仲裁由当地仲裁委受理,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
仲裁
诉讼
诉讼由法院受理,监督机构是检察院。
受理机构
双方自愿
不以另一方意志为转移
双方意愿
受案范围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各类纠纷
程序不同
一裁终局制
一审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不服可在二年内申请再审。
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
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
是否公开
一旦合同双方约定选择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就不能到法院再进行诉讼。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和解 当事人
调解 当事人和 调解人
仲裁 当事人和 仲裁法庭
诉讼 当事人、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
快速便捷
便民、和谐
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优势:
事实、法律法规
事实 法律 道理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仲裁协议、法律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方式的区别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和解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不成
不成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调解
仲裁
诉讼
你还知道其他的维权方式吗?
求助热线
信访
从单位、社会团体获得帮助,等等。
公民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提供的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公民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问题。
知识拓展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
有界限
维护权利
守程序
①有范围,不能越界,不能滥用权利
②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其他公民的利益
③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诉讼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
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协议
当事人——仲裁协议——提交仲裁庭审判
协商
调解
仲裁
课堂检测
1.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
A.结果可预期  B.遵守正当程序
C.心态要端正 D.过程要监督
B
2.张某在微信群散布张家口市某区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虚假消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此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 ②不诚信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 ④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