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9张PPT。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
——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不平衡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
“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
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
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
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通过地图,说一说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殖民体系建立“欧洲大陆是法国和俄国的天下”“我们不能只有陆地,没有海洋。” 上面两个人物的话透露出什么信息?德国不满足现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如何理解材料中对欧洲军备竞赛的描述?结合相关的材料,说明上述国家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P4实际上,上述各国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霸权,瓜分世界。下图显示部分列强在战前的陆海军人数增长欧洲六大列强的军事总支出1872年至1912年军费支出增长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根本原因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斗争实质
(直接原因)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知识结构图矛盾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指什么?一粒火星又指什么?一战焦点:巴尔干半岛拓展1.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民族众多,资源丰富。
2.奥匈帝国、俄国等列强为了维持和扩张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为纪念普林西普,原政府在1977年作出决定,在普林西普刺杀皇储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大理石板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塞尔维亚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说明: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追根溯源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意(1)大战爆发:(2)交战双方:协约国集团:英、法、俄、塞、日、美、中、巴等国一战经过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标志)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各国相互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3)主要战役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1 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
尽,无力继续战争。
2 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站的
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
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传,
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 发生起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4)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英国的坦克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一战时使用的最先进武器有利于军事作战,同时增加里战争的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Q:请你谈谈学习之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悟。科学技术应造福人类,而非战争的博弈。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摧毁英国海上霸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讨论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一战的性质: 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是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
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巨大灾难两败俱伤革命高涨一战的影响有: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双刃剑影响:战争规模空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
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拒绝战争 珍惜和平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背景: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
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 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
定。 巴黎和会 开始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 特点: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出席,使这次会议超出了欧洲
范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
和约的会议。 会议焦点和重点: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
而中国山东问题等也列为重点问题。此漫画反应哪一历史事件
和什么问题?列强的打算美国
利用德国制衡、削弱英国和法国,主宰战后世界。法国
严厉处置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日本
要求各国承认它所夺自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英国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使法、德相互牵制。
巴黎和会的成果:
1、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
2、和约的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此外,
在领土、军事、政治、赔款和殖民地等问
题上,和约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回顾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你认为巴黎和会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吗?为什么?P9答:不能达成。原因是: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
家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
益针锋相对,尔虞我诈,同时对战败国的掠夺也
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终中国得到了什么?为何中国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P9答:弱国无外交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并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  和约实质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凡尔赛体系: 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影响: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分析图1-19和图1-20)读图思考○ 说一说战争前后欧洲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世界经济慢慢复苏并有所发展。国际贸易逐步恢复,1924年开始超过战前水平,1929年的贸易周转总额比1913年增长了30%。
○ 结合资料,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学习,说一说你对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的理解。(小组讨论)P10答:
积极: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阶段里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它在稳定秩序和发展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实质:但是,从凡尔赛体系的本质上来看,该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各国之间的矛盾,由于该体系是在斗争和妥协中建立的,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因此又将会产生新的矛盾,所以不可能永久维持下去。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世界殖民体系确立:20世纪初
欧洲列强军备竞赛:为了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英、德竞争最激烈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三国同盟:德(核)、奥、意
三国协约:英(核)、法、俄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结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素根本原因:其他因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
军国主义的论调盛行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直接原因:经 过开端: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争议的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主要战线:欧洲的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结束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背景:《凡尔赛和约》巴黎
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时间、地点:1919年1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战胜国代表,美、英、法控制了和会成 果签订时间:1919年6月28日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② 规定了领土、军事、政治、赔款
和殖民地等问题其他和约:协约国分别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等签订了一些列条约。凡尔
赛体
系形成: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
关系新体系。影响:① 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② 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
上得到了协调③ 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重要
战役、结果、性质及影响,知道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
国(重点)
2、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争霸是影
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难点)
3、知道巴黎和会的内容及操作和会的国家。(重点)
4、分析《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凡尔赛体系的
实质。(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