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 4 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课时:第一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
道法
9年级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目标导航
01
目标导航
课时导学
课内提升
分层训练
目标导航
课标链接 ◎学习主题:法治教育◎内容要求:①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中考指引 ①频次:近5年考查3次(2018.18、20,2020.17,2021.21)②设题素材:法律法规、法律案件③题型与设问类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考查;评析、体现、说明、作用★建议在备考中多关注法律法规、法律案件等素材,知道法治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和总目标
课时导学
02
目标导航
课时导学
课内提升
分层训练
课时导学
————课时要点————
1.实行法治的原因。
2.法治的要求。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和总目标。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探究————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含义:法治,意味着____________。
(2)地位: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____________,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____________作用。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法治要求实行____________。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__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__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____________。法治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____________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 
保障 
良法之治
意志和利益 
基本权利 
公平正义
实行善治 
民主 
公共活动
课时导学
3.法治的作用有哪些?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____________,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使人们安全、__________地生活。
(2)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____________。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________,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____________,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选择。
4.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历程是怎样的?
(1)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2)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______________建设的道路。
(3)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____________的时代进程。
二、描绘法治蓝图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是怎样的?
(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____________。
生活秩序 
权利和自由 
有尊严
重要标志
核心 
基本保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课时导学
(2)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设深入推进,____________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____________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总目标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1)原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____________,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总目标: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体系,建设________________国家。
(3)基本方针:科学立法、____________、公正司法、____________,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____________,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______________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__________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体系 
公平正义
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
严格执法 
全民守法
普遍拥护 
公平正义 
自觉遵守者
依法治国
课内提升
03
目标导航
课时导学
课内提升
分层训练
【例】(2020·广东省)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立法机关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次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让立法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吸纳各方智慧,形成“最大公约数”。这体现了(  )
①严格执法 ②民主立法 ③科学立法 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素养解读】本题以我国的立法工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体现了“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解题指南】立法机关不拥有执法权,①错误;从材料中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来看,立法过程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体现了民主立法,②正确;“让立法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吸纳各方智慧,形成‘最大公约数’”,这体现了科学立法,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全民守法,④排除。故选C。
课内提升
————例题解析————
C
课内提升
————易错点拨————
1.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2.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建设法治中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不能认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能建成法治中国”。
4.法治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还没有实现法治理想。
5.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分层训练
04
目标导航
课时导学
课内提升
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论述和部署,并首次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因为(  )
①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古语“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中的“善法”应该是
(  )
①反映和维护公民利益的法律 ②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的法律 ③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法律 ④能够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D
分层训练
3.202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一大批新规正式实施,这些法律法规顺应时代需要,满载人民期盼,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力。这表明(  )
A.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所有政治事务
B.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形式
C.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法治动力
D.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进,以良法之治促进国家发展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全面依法治国(  )
①这一法治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已实现 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D
分层训练
5.某班同学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主题开展探究。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梳理了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在以下序号处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
(  )
A.科学立法 行政机关 公正司法 良法之治
B.科学立法 监察机关 依法审判 良法之治
C.民主立法 审判机关 公正司法 良法之治
D.良法善治 检察机关 公正司法 良法之治
————能力培优————
6.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这是该法时隔近2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该法增加“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体育法的修订表明(  )
①国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②良法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③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④随着社会发展,法律的约束力普遍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A
分层训练
7.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寻找与课程内容的切合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合。下列名言古语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应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坚持司法独立是严格公正司法的根本保证
B.只有公正司法才能最终达到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
C.强调司法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D.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C
序号 名言古语 基本要求
①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科学立法
②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严格执法
③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公正司法
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全民守法
D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充分考虑了妇女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分层训练
9.下框中的材料说明了(  )
①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决策权 ④良法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分层训练
10.下图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部分流程图。这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  )
A.坚持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B.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和普遍拥护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全面依法治国新举措 全面依法治国新方针
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以来,历次大会和常委会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 ①________________
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②________________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示例:全民守法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示例:公正司法
分层训练
二、非选择题
11.(易杰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规划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某校九年级各班正在学习法律知识,为了更深刻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请你协助他们。
探究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1)仔细阅读下面表格内的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①②中填入相应的内容。(4分)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分层训练
探究二: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文章强调,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2)为什么我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6分)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每点2分,共6分)
分层训练
探究三: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3)请你谈谈,作为中学生要怎样为建设法治中国添砖加瓦?(6分)
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自觉树立法治意识,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③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每点2分,答到其中任意3点即可,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