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 5 课守望精神家园课时:第一课时延续文化血脉道法9年级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目标导航01目标导航课时导学课内提升分层训练目标导航课标链接 ◎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要求: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②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考指引 ①频次:近5年考查5次(2018.19,2019.29,2020.6,2021.8、15,2022.17、19)②设题素材:中华文化、模范人物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③题型与设问类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哪些、体现(说明)、原因、意义、做法、认识★建议在备考中多关注模范人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类节目等素材,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课时导学02目标导航课时导学课内提升分层训练课时导学————课时要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弘扬中华文化。2.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3.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知识探究————1.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____________,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别是什么?(1)内涵:独具特色的_______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_______,名扬世界的____________,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2)特点:____________、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__________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__________,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________。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互助语言文字 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源远流长 创造力 包容力灵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导学(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____________,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____________。(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______________。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________________,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____________,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分别是什么?(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____________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重要性: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____________、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________发展。6.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__________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____________,不忘本来,吸收外来,____________,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精神追求精神标识精神动力自信和自豪优秀传统文化 先进文化文化价值 文化生命力国运兴衰 传承创新性 先进文化 面向未来课时导学二、美德万年长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与内涵分别是什么?(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____________,博大精深。(2)内涵: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____________,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__,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____________,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____________,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____________,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____________、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_______。(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____________、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__。(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________。3.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美德的力量在于________。(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____________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3)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____________、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____________。内涵丰富爱国情怀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伦理规范精髓 民族志向精神力量价值观念文化基因幸福践行个人品德忠于祖国 身体力行课内提升03目标导航课时导学课内提升分层训练【例】(2022·广东省)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素养解读】本题通过博物馆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的材料,考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体现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解题指南】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①②正确;中外文化不可能走向统一,③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课内提升————例题解析————A课内提升————易错点拨————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是创新,也不是其他的概念。3.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坚持文化自信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文化。4.中华传统美德并不等同于传统道德。传统道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5.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但美德没有国界,不能认为美德只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分层训练04目标导航课时导学课内提升分层训练分层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意大利女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行经中国上空时,在社交媒体引用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发布,表达她俯瞰环宇时飞扬的思绪,引发网友热议。穿越1 600多年的时光,《兰亭集序》依然魅力不减,恰到好处地形容太空的景象,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创造力强、统领欧洲 B.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枝独秀C.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包容力强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亘古不变2.广州农讲所见证了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1926 年,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今天,农讲所旧址成为革命文化的地标。革命文化( )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是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出来的 ④就是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史的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A分层训练3.(教材素材改编题)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这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该比赛( )A.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枝独秀、无与伦比B.说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文化的领导者C.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D.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4.行走潮州,穿越古今,与文化遗产相遇重逢,在古香古色中感知新的韵味。这里既有韩祠橡木的历史遗存,又有精美绝伦的潮绣潮瓷;既有潮味隽永的千年文脉,又有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为把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好、呵护好、建设好,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我们应该( )①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各民族文化在包容互鉴中融合 ③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④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C分层训练5.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涵养新家风,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能,需要继承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 )①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②需要青少年身体力行 ③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④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能力培优————6.长沙窑瓷器,以彩瓷和诗文题记装饰为特色,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一千多年前,古人将怀乡思亲的情结写在瓷壶上: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除了诗文之外,瓷壶上时常出现的大雁纹饰,也在向人们诉说着乡愁。长沙窑彩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A分层训练7.细数中国航天的名字,探索专属中国人的浪漫:“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有“神州”的谐音,也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玉兔”,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北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饱含近代以来中国历经劫难的清醒,走向复兴的企盼。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的诗意结合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③增强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④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对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自信来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 ③文化自信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B分层训练9.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10月3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勤俭日”,为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各地中小学校纷纷举行了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这说明( )A.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C.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在于宣传教育 D.中华传统美德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10.(2020·广东省)“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每到春节,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如“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对联的字迹虽经风吹日晒或有模糊,但好家风代代相传。可见好家风( )A.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有形的财富 B.是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C.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 D.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AC分层训练二、非选择题11.(易杰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茶文化”,某校决定开展一次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茶的前世今生】“探寻‘茶文化’从哪里来?”小粤设计了一幅宣传海报。(下图)茶的前世今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代代传承:从《神农本草经》中出现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到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记录了中国民众“茗饮”的历史;从唐代《茶经》系统性介绍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到后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等口耳相传的表达……茶不仅深深融入百姓日常,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某部电视剧还原“茶百戏”,人们惊叹于这种在茶上写诗作画的技艺;广受欢迎的“围炉煮茶”,让传统煮茶文化重新火热……经由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而茶背后蕴藏着中国人的谦、和、礼、敬等价值观,也随茶一起声名远播。分层训练(1)广东省除了茶文化,还有哪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例举2项,4分)(2)结合小粤的宣传海报,向同学们介绍中国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8分)粤剧、剪纸、中国针灸、皮影戏。(答出任意2项即可,每项2分,共4分)精神内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小粤对中国茶文化历史溯源有利于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分)时代价值:中国茶及其背后蕴藏的中国人的谦、和、礼、敬等价值观,也随茶一起声名远播,这体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4分)分层训练【茶文化交融互鉴】“探寻‘茶文化’走向哪去?”小广听了小粤的汇报,不禁有了以下思考:中国茶和茶文化纵横古今、联络中外,在新时代、在全世界持续焕发着新的夺目光彩。此次申遗成功,也是我们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向世界传播中国非遗保护成就的重要契机。申遗成功只是起点,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3) 请为“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继续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设计一个传播方案。(4分)例:拍摄多种语言的“中华茶文化”小视频,对茶的前世今生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茶,喜欢茶,爱上茶;建造“中华茶文化园”,设立分馆,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茶文化进行展览;等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