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2.[语文要素]选文第1自然段是对父亲的 、 描写,其中“ ”“ ”说明父亲已经受过刑,“ ”一词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一词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3.“伟大的力量”指的是 。
4.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并在□里面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3.本段共有 句话,中心句是第 句;第二句引用了曾写过《 》的史学家司马迁的话说明生死观,类似的名句还有 (填诗人)在《夏日绝句》中写过的“ , ”;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是第 句;最后一句以 为例,说明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价值的,比泰山还重。
课内阅读。
①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董存瑞在炸暗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这个困难的?
2.用“ ”画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中董存瑞眺望的“远方”指的既是 ,也是 ,表达了董存瑞 。
4.为纪念董存瑞烈士,河北省于1968年在他的家乡怀来县建成董存瑞烈士纪念馆。走在纪念馆内,看到董存瑞的雕像,你会想到些什么?
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①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②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③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④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⑤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⑥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⑦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丧命(sāng sàng) 吞没(mò méi) 可恶(wù è)
2.下列句子属于神态描写的是( )
A.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
B.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C.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D.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
3.从“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几句话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中的“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阅读芳草地。
不要出声
周总理从玉泉山治疗癌症回到西花厅后,恢复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张医生老是劝总理做全面检查,而总理每次听到,眼神里都会透着不情愿,低声(恳求 要求)医生:“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往往都是以周总理胜利(完毕 告终)。没过两天,张医生又来“拉锯”,拉来拉去,磨来磨去,周总理实在(忍受 忍耐)不住反复“拉锯”,不得不去接受一次复查。
6月初的一天,夜里一点多,秘书纪东忍不住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他看着手表提醒:“总理,时间不早了,还有14分钟。”因为越南外宾已经来华,要求马上就见周总理,外事活动安排在半夜两点。周总理似乎也累得不行了,觉得该歇口气了,就很听话地站起了身子。“唔,你们作准备,我刮个胡子。”周总理身体微微一晃,又迅速恢复了以往那种快速敏捷的步伐。秘书一看所剩时间不多,看来周总理又顾不上吃饭了。他马上给负责招待工作的领导打电话,让在会谈场所准备一点儿吃的东西。
秘书刚打完电话回来,就见客厅里人来人往的,大家都很着急地在找总理。秘书一惊,这怎么可能呢,刚才还说去刮胡子,怎么会“失踪”了?
大家这才想起来去卫生间里寻找。门推开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只见周总理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儿的刮脸刀,歪着身子,倚在镜子前睡着了……瘦削灰黄的面孔上是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紧紧闭着的眼睛。
大家站在门口,谁也不愿意上前叫醒总理,相互看看,感觉每一个人的眼睛里就一个愿望——不要出声!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根据提示梳理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主要写了 (谁)在 情况下, 和 这两件事。
3.选文主要运用了 和 描写来刻画周总理的形象。文字不多,却反映出周总理( )的高尚品质。
A.尽职尽责 B.一丝不苟 C.舍己为人 D.大公无私
4.周总理“在洗手间睡着了”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_____”画出相应的语句。在这个姿势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是周总理高尚品质的高度体现。
5.下列对选文结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大家对周总理的关心和心疼
B.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C.与题目相呼应
D.直接点明了周总理高尚的品质
阅读综合训练。
江姐(节选)
1947年夏天,江姐奉命到万县奉节与自己的丈夫彭咏梧同志联系。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已经断绝通讯联系几个月了。
江姐化了装,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奉节县城,但却得知丈夫被害牺牲的消息。她强压住内心的悲愤,找到党组织做汇报,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地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这算不得什么!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党同意了她的请求。几个月后,一个叛徒出卖了她,她在万县被捕了,并被立刻解送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江竹筠是地下党的地委委员。中美合作所的特务为了从她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她的严刑审讯。
“说不说 说不说 ”特务疯狂地吼叫着。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一个特务高声叫道:“拿竹签子来!”竹签子一根根地钉进江姐的指头里,江姐大约是昏过去了。一会儿,听见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说不说 说不说 ”特务绝望地嘶叫起来,但是没有听到江姐的声音。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但是没有听到江姐的一声呻吟。
两个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往女牢房走去。她熬受了一夜的折磨,流血过多,完全失去知觉了。集中营的同志们都关心江姐的身体,都为江姐的英雄行为感到骄傲。许多慰问信和诗从各个牢房秘密地传到女牢房来。
江姐醒过来后请人代笔,给同志们回了一封信。同志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信上有这么几句话:“同志们太好了。这算不了什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江姐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这两件事后,江姐说了两句意思相同的话,请你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并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江姐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是因为她遇事深沉坚强,有钢铁般的意志,这些事对她来说无足轻重。( )
(2)江姐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是因为江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与这些相比,个人的事情无足轻重。( )
3.江姐的故事多次被搬上舞台,下图是京剧《江姐》的宣传海报。设计者想在海报上增加一种植物作为背景,你觉得用哪种植物好?为什么?
还可以配上诗句: , 。
参考答案:
1.解释说明 2. 外貌 神态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 慈祥 3.父亲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我觉得李大钊是个坚强、慈祥、对党忠诚、对革命事业有坚定信念的人。我想对他说:您是一个伟大的人,您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将永远怀念您!
1.死的意义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重吗? 3. 四/4 一/1 史记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三/3 张思德
1.董存瑞在炸暗堡的过程中遇到了炸药包无处安放的困难,他用自己的身体支起了炸药包。 2.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英勇献身 3. 部队的方向 新中国的未来 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期盼 4.示例:董存瑞手举炸药包舍身为国的英雄壮举,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我们树起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我们永远缅怀他。
1.sàng mò wù 2.A 3.体会到红军战士对战友的爱护忘我的牺牲精神、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4.环境描写。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沉重的心情。 5.“光明大路”既指过草地的过程中,通往陕北方向的路,也指充满了光明与希望的革命之路。
1.恳求 告终 忍受 2. 周总理 身患癌症 坚持工作拖延检查 重病中疲劳过度,刮胡子时睡着了 3. 语言 动作 A 4.周总理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儿的刮脸刀,歪着身子,倚在镜子前睡着了 歪着 5.D
1.①江姐在得知丈夫被杀害后,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坚持工作。 ②江姐忍受毒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的秘密。 2.这算不得什么!  这算不了什么!
(1)× (2)√ 3. 红梅。红梅具有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特点。用红梅来形容江姐,正体现江姐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以及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