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人物+颁奖词+事例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人物+颁奖词+事例 素材

资源简介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
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犇、友谊使者穆言灵、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和蓝天卫士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颁奖辞】
大鹏保持向上的姿态,
时代赋予最大的托举。
从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国之重器。
苦练精飞,逐浪驱敌。
南海、西太、绕岛,
离弦之箭,射向深蓝。
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些年,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勇担使命,驾驶着“轰-6k”战巡南海、绕飞台岛、演兵西太,飞出了不断延伸的时代航迹。一次考核中,他们在起飞晚了22分钟的情况下,逆转绝境,夺得团体第一名。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萧凯恩
【颁奖辞】
假如给她三天光明。
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
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
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
第三天,她要走更远,
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张连钢
【颁奖辞】
这一块好钢,用到了刀刃上。
把买不来的做出来,
还要做到最快,最强,最智能,
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体肤,
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而在立项之初,自动化码头技术被国外垄断。“越遇到困难越来劲,越遇到难题,越能激发我的斗志。”张连钢和团队留下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两千多份技术会议记录,用1000多天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任务。点赞中国速度!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穆言灵
【颁奖辞】
柳杉根深,鼓岭绵绵。
跨越三代的情缘,
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
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
蕴含友谊的土地,
割舍不下的乡情。
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
承载友爱、情谊、和平。
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了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牛犇
【颁奖辞】
流浪进电影的苦儿,
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
赋予角色生命,带给人间笑声。
人们忽略他的名字,
但记住了他塑造的生活。
他站在聚光灯下,
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
89岁的国家一级演员牛犇,70多年来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荧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他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来。”一位一生演小角色的大演员,致敬!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杨华德
【颁奖辞】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
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
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
黄皮肤汉子的执著,
让黑皮肤的兄弟,
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
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今年60岁的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在杨华德和团队手把手帮助下,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杨华德带出的布隆迪学生,不仅自家水稻种得好,还被派往邻国传播先进经验。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张雨霏
【颁奖辞】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
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
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
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
探索运动的极限,
收割青春的金牌,
冠军是胜者,
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三站,2023年,张雨霏参加59个项目,拿下23块金牌,平均4天一场比赛。“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巴黎奥运倒计时,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加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孟二梅
【颁奖辞】
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
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
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
排布下如此可信赖的人?
过去无缘相识,因为她平凡,
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她不忘初心。
去年7月30日,北京强降雨致K396次列车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这是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给全体乘客的承诺。回忆起当时救援的场景,孟二梅动情地说,“只有灾难真正到你身边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当时那个艰辛”。从无人知晓到感动中国,她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近千名滞留乘客的生死安危。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刘玲琍
【颁奖辞】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
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
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
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
听,每一个新的发音,
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扎根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刘老师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声带的震动。33年来,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谢谢你让这些孩子实现梦想!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俞鸿儒
【颁奖辞】
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
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
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
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
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这一装置所运用,“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俞老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经60年。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致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