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课件(共33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课件(共33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单元1 施工准备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单元描述】
施工准备工作是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顺利开工,确保施工活动正常进行,在组织、技术、经济、劳动力、物资等各方面所必须事先做好的各项工作,是施工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存在于开工之前,还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准备工作按其规模和范围分为三种:全场性施工准备、单项(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和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分为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和开工后的作业条件准备。
施工准备前需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是施工进度计划的支持性计划,编制的质量对保证拟建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确保施工企业完成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目标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技术资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资源准备和季节性施工准备等。
1.1调查研究和
收集资料
施工准备
1.2技术资料的准备
1.3施工现场的准备
1.4资源准备
1.5季节性施工准备
1.6编制施工准备
工作计划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学习目标】了解技术资料需要准备哪些内容,掌握施工图会审的一般程序及各阶段应做的工作。
【能力要求】能够熟练识读施工图,并能从事参与施工图会审、撰写会审纪要等工作。
【内容导入】图1-2所示为某施工单位的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准备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又称内业准备或室内准备。它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经济效益等联系紧密,能集中体现施工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做好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技术资料的准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图1-2 某施工单位的技术资料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学习
内容
1
审查和会审施工图
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2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一、审查和会审施工图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参加进行图纸会审。
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经参加会议各单位加盖公章后,作为设计图纸的修改文件。
会审纪要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效力,是组织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图1-3 某工程施工图会审现场
I
II
III
IV
审查施工图的依据
审查施工图的目的
审查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施工图自审阶段的组织工作
施工图自
审阶段
1.施工图自审阶段
V
审查施工图的内容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1)审查施工图的依据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总平面图、土方数量设汁和城市规划等资料文件。
②调查、搜集的原始资料。
③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目的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能够按照施工图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产品。
②能够在拟建工程开工前,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图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
③通过审查发现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在施工开始之前改正,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施工图。
(3)审查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基本要求
③先建筑,
后结构
①先粗
后细
②先小
后大
⑦施工图要
求与实际情
况结合
⑥土建与
安装结合
⑤施工图与说明结合
④先一般
后特殊
(4)施工图自审阶段的组织工作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施工单位:由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建设单位要求及施工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②监理单位:施工图会审是一个展示技术力量的平台,监理单位应当利用这个平台将各专业的施工图分发给相应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要求各监理工程师将各专业的施工图吃透,找出其中错误、遗漏、缺项等,并应检查施工图执行强制性规范及新版施工验收标准的情况等。
(4)施工图自审阶段的组织工作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施工单位:由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建设单位要求及施工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②监理单位:施工图会审是一个展示技术力量的平台,监理单位应当利用这个平台将各专业的施工图分发给相应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要求各监理工程师将各专业的施工图吃透,找出其中错误、遗漏、缺项等,并应检查施工图执行强制性规范及新版施工验收标准的情况等。
(5)审查施工图的内容(要点)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建筑工程设计是否达到国家相关建筑技术规范和消防的要求,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等要求,是否符合经济合理、美观适用的原则;
②建筑工程图纸说明是否齐全,规范是否明确,是否清楚、完整,图中的尺寸、标高是否准确,各专业施工图之间是否有相互矛盾之处;
③对于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部位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和设备能否进行施工,实现设计意图;
④有关图纸中的疑难问题或不明确之处,设计方是否解释清楚;
⑤施工方的合理化建议是否能够被采纳;
⑥设计中所采用的各种配件、构件、材料等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否在市场上购买到;
⑦设计是否考虑了施工技术的条件,是否考虑到安全施工。
I
II
III
IV
施工图会审人员
施工图会审时间控制
施工图会审的一般程序
施工图会审的重点
施工图会
审阶段
2.施工图会审阶段
V
施工图会审注意事项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1)施工图会审人员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建设方:现场负责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
设计方:设计院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及各个专业设计负责人。
监理方:项目总监、副总监及各个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各个专业技术负责人。
其他相关单位:技术负责人。
(2)施工图会审时间控制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设计施工图分发后3个工作日内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后15个工作日内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负责组织上述单位进行施工图会审。
(3)施工图会审的一般程序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施工图会审的一般程序如图1-4所示
图1-4 施工图会审的一般程序
(4)施工图会审的重点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施工图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②设计中所选用的各种材料、配件、构件(包括特殊的、新型的),在组织生产供应时,其品种、规格、性能、质量、数量等能否满足设计规定的要求。
③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的有关技术要求;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时,工程的工艺设计及使用的功能要求,对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动力,电气安装,在要求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施工单位在技术实现上有无困难;能否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④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的尺寸、坐标、轴线、标高、各种管线和道路的交叉连接点是否准确;一套施工图的前、后各图样及建筑和结构施工图是否吻合一致,有无矛盾;地下和地上的设计是否有矛盾。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⑤对设计中不明确或有疑问处,请设计人员解释清楚。
⑥指出施工图中的其他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⑦编写施工图会审纪要。施工图会审纪要一般由监理单位负责整理并分发,由各方代表签字盖章认可,各参建单位执行和归档。会审纪要作为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使用。
(5)施工图会审注意事项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①施工图会审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主持单位应做好会审记录,并做好参加人员签字工作。
②施工图会审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自己自审发现的问题或对施工图的优化建议,应以文字性汇报材料分发给参加会审人员进行讨论。
③施工图会审时,每个单位提出的问题或优化建议必须经过讨论并做出明确结论,对需要再次讨论的问题,在会审纪要上明确最终答复日期。
④参建各单位对施工图、工程联系单及施工图会审纪要应做好备案归档工作。
⑤作废的施工图,设计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各参建单位自行处理.不得影响施工。
⑥施工方及设计方应有专人对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查核。
【提示】1.图纸会审应当以施工单位为主提出问题,监理单位形成的纪要中,施工单位已经提及的问题,监理单位可不再提,但施工单位未提及的问题,监理单位应当补充。
2.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是以设计单位为主,因为施工图的责任主体方是设计单位。
3.监理单位应注意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方式,应善意地同设计单位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及途径多种多样,因此监理人员的思路应当开阔,并应充分尊重设计单位,与设计单位搞好关系,这对今后监理过程中各方的配合协调是有益无害的。
二、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属于经济合同的范围,是确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法律关系和一切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极为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要双方依法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即可正式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建筑“四新”技术应用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技术文件,对施工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四、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在签订施工合同并进行了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就应结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合同编制施工图预算,经建设单位和建设银行审核后作为确定工程造价、进行拨款和结算的依据。为了加强施工项目的工料成本管理、控制和核算,应另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甲乙双方确定建筑施工造价和工程结算的经济文件,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所使用的经济核算文件。施工预算应在施工图预算的范围之内,受其控制。
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施工图预算主要是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工程价款的依据。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使用的成本计划,是企业内部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实训案例解析1-1】某拟建工程准备春节后开工,在开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图会审。试叙述如何安排施工图会审工作。
答:(1)发放施工图。
(2)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熟悉施工图,分别对施工图进行自审,提出审查意见。
(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把审查意见通过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
(4)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形成会审纪要。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技能实训1-2】识读本书附图xx市xx小学行政楼建施—04,(可人为设置施工图部分错误)然后分组,分别扮演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依据施工图会审的程序,参照【实训案例解析1-1】,模拟进行施工图会审,并填写施工图会审记录(表1-2)和设计交底记录(表1-3)。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工程名称 日期
地点 专业名称
序号 图号 图纸问题 图纸问题交底
签字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表1-2 施工图会审记录表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单位工程名称
组织交底单位
日 期 地 点
参加交底单位及人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交底内容及议定事项: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表1-3 设计交底记录表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判断题
1、技术交底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由于口头和示范操作没有形成文件,因此,不能作为技术交底的形式。 ( )
2、为落实施工准备工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制定相应的措施,贯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定时间”的原则。 ( )
3、图纸会审需对图纸中有关问题,经充分协商将意见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作为与设计图纸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 ( )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本身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施工准备工作。( ) 5、施工图会审的目的是发现图纸中的错误。( )
6、图纸会审纪要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是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 )
7、施工图预算直接受施工预算控制。( )





1.2 技术资料的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