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认识西方人文主义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航】
1.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概念。
2.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3.掌握美国独立战争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思想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根本原因:16—17世纪,英国( )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经济因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政治因素:他们以( )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④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与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革命进程:1640—1688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创立(确立)——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01年又通过( ),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从此,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王在法下);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议会至上)。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8世纪中叶)
内阁构成 首相 各部大臣
产生方式 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 首相提名
职权 ①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①有权提名各部大臣及其他高级官员,②主持内阁会议;②能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重要影响;③有权解散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总之,首相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二、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经济原因):
②矛盾冲突:18 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 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③思想:
(2)革命进程:
(3)美国独立战争性质:是一场( )运动,也是一场( )革命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美国是实行( )的代表。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 )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 )、( )和( ),彼此制衡。宪法还规定美国是( )国家。
特点是:联邦政府拥有( ),各州政府拥有(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2)《1787年宪法》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 )。
3、美国共和制的完善:两党制
4、美国共和制的巩固——1861-1865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是南北双方( )矛盾重重,在( )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2)过程:( )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政府先后颁布《 》和《 》,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 )年,内战结束。
(3)评价: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 ),基本解决了( ),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 ),为此后美国( )奠定了基础,但( )仍备受歧视。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重要角度 俄国沙皇改革 意大利统一 德意志统一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背景 特殊 1861年,俄国面临空前危机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和德意志都处于分裂状态 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矛盾尖锐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有识之士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
共性 (1)工业革命扩展(除日本外),工业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但受到政治状况的严重阻碍;(2)各国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 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革命和反侵略战争 王朝统一战争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 明治天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确立政体
历史影响 (1)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2)形成(或巩固、扩大)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崛起奠定了基础;(3)各国革命和改革都不彻底,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落后残余;(4)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此后各国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历史上100件大事》一书将英国的“光荣革命”名列其中,认为它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指的是( )
A.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议会与国王对等分享国家的权力
2.“在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在位)统治时期,处于上升时期的大英帝国却经受了它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材料中的“挫折”是指( )
A.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的统治 B.发生反对国王的“光荣革命”
C.国王权力开始受到法律制约 D.英国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
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 )
A.确立了法兰西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B.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
C.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 D.最终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
4.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有的决定只有经过枢密院(注:国王咨询机构)成员的签署才能生效……议会取代国王拥有了任命法官的权利……遭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国王不能随意赦免。”此规定实际上反映了( )
A.议会拥有了立法权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王权开始受到限制 D.英国实行司法独立
5.威廉·皮特(1759—1806)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B.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获得发展 D.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6.“作为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以及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权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评价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大日本帝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
材料二: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宪法,……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帝国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它没有一个对它负责的政府,所以有人说帝国议会只能发表“独白”。
——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议会规定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通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