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桂美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小组讨论
下面这个标志运用了哪些元素?
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高度发挥的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规律并写好汉字是认识书法的重要一步,在汉字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书法,理解汉字演变中各阶段不同字体所体现的书法艺术风格,对我们掌握汉字演变与书法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历史就是书法的历史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 = 写字?
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高度发挥的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规律并写好汉字是认识书法的重要一步,在汉字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书法,理解汉字演变中各阶段不同字体所体现的书法艺术风格,对我们掌握汉字演变与书法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历史就是书法的历史
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的书体分几类?
它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小组讨论
甲骨文
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高度发挥的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规律并写好汉字是认识书法的重要一步,在汉字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书法,理解汉字演变中各阶段不同字体所体现的书法艺术风格,对我们掌握汉字演变与书法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历史就是书法的历史
中国书法艺术
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高度发挥的艺术作品。了解汉字的演变及其规律是认识书法的重要一步。
汉字书法艺术根据书体的演变,大致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毛公鼎及铭文
《石鼓文》局部
中国书法艺术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是在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小篆是秦统一后,把大篆简化而成。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泰山石刻(李斯)
中国书法艺术
《石门颂》拓片
中国书法艺术
隶书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
《张迁碑》
中国书法艺术
篆书书体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笔画粗细匀称,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观察比较
观察比较篆书和隶书,分别说说书写特点是什么?
《三坟记 》李阳冰 篆书
隶书书体基本特征:扁平、工整、横画舒展,特别是长横的“蚕头燕尾”的书写特征尤为好辨识。
《曹全碑》隶书
《自叙帖》怀素 草书
中国书法艺术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便捷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草书分三种: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代表人物有后汉的“草圣”张芝、唐朝的张旭和怀素(并称“颠张狂素”)。
张芝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敢于超越前人,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独特的书法形体,被世人推崇为“草圣”。
中国书法艺术
《终年帖》 张芝 草书
《宣示表》钟繇
中国书法艺术
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特征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楷书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以及“欧柳颜赵”四家等。
《多宝塔碑》 颜真卿
《寿春堂记》 赵孟頫
中国书法艺术
《化度寺塔铭》欧阳询
《玄秘塔碑》柳公权
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
分析讨论
欧阳询(唐) 柳公权(唐) 颜真卿(唐) 赵孟頫(元)
《九成宫醴泉铭》 《玄秘塔碑》 《颜勤礼碑》 《三门记》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你如何分辨“欧柳颜赵”的作品?
《丧乱帖》王羲之
中国书法艺术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萌发于两汉,成型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风格。唐朝中期,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明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行书分“行楷”和“行草”。代表人物有“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苏轼
中国书法艺术
笔法:即用笔锋的方法,可分为中锋、侧锋、逆锋等。
字法:即结字、结构,指每个字的外形及其内部偏旁、点画关系的处理方法。
章法:即布局。通篇为大章法。字与行列间布局为小章法。其中大章法由正文、
落款和钤印组成。
墨法:即表现墨色的方法,通过墨与水的调和,来增加作品中墨色的层次感。
中国书法艺术
小组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价一幅书法作品?
中国篆刻艺术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作品,说说什么是篆刻?
篆刻艺术是我国悠久而又独特的传统艺术。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因印章字体多用篆体先书后刻,所以称篆刻。
中国篆刻艺术
小组讨论
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
中国篆刻艺术
最早的印章普遍认定是战国古玺。“古玺”应该是先秦印章的通称。
开方之玺 (战国)
乐阴司成之玺 (战国)
中国篆刻艺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了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为“玺”,全体臣民的只能称“印”。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统称“印”。
军曲侯印(东汉)
邦司马印 (秦)
中国篆刻艺术
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章”。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将“印” 和“章” 连称“印章” 。
安西将军章(汉)
中国篆刻艺术
隋唐、宋、元处于由玺印转化为篆刻的过渡时期,发生了不少对于印章艺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唐代印章开始应用于书画上,从此明确地将书画的审美体系移植给了印章。
永安都虞侯记(唐官印)
新浦县新铸印(宋)
中国篆刻艺术
花押是代表个人身份的一种符号。“签字画押”说的“画押”所画的就是最简单的花押。花押在宋朝以前就已出现,如著名的韦陟“五朵云”。宋以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花押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入印。
人形花押
琵琶形花押
中国篆刻艺术
经过由宋到明几代人的努力,由古玺印转化而来的篆刻艺术,其独立性越来越强,逐渐形成印学,在文人群体中蔚然风行起来。明代涌现出不少风格不同的流派。
琴罢倚松玩鹤 文彭
程守之印 何震
中国篆刻艺术
从明清流派印的出现开始,印章由先秦一种相对带有很大自由度的艺术,嬗变成为一种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制约的高深艺术。
玉几翁 丁敬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邓石如
中国篆刻艺术
小组讨论
古代字画上钤有很多枚印章,这些印章是
同一个人的吗?
《五牛图》(唐)韩滉
中国书法与篆刻艺术
课堂实践
1.撰写一篇了解不同书体的特征及代表书法家或者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的学习感受。
2.尝试完成一幅书法练习或者一枚篆刻作品。
中国书法与篆刻艺术
课堂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1.能否说出中国文字书体发展源流? 能较好完成 待提高
2.能否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书法作品进行赏析? 能较好完成 待提高
3.能否说出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阶段? 能较好完成 待提高
4.能否用语言或文字分析、评述书法和篆刻艺术作品? 能较好完成 待提高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