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竹山县2022—2023学年度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填空题。(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共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 。2.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 ,恶语伤人六月 。”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3.相关部门针对台风、暴雨、高温等灾害或潜在危险所发出的预报中, 色预警是警报等级最高的。4.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 相处。5.国家主权神圣不可 。二、判断题。(对的选“√”涂黑,错的选“×”涂黑,共10分)( )6.豁达宽容、与人为善能使人身心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维生素”。( )7.对朋友没有原则地纵容、姑息、迁就,是宽容的表现。( )8.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不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 )9.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而是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中国。( )10.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代表着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11.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和平生活的重要保障。( )13.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国际上都有同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 )14.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英国。( )15.中国在发展中,环境污染是难免的,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最重要。三、选择题。(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选择正确的字母涂黑,共8分)16.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A.法律 B.规章制度 C. 道德17.黄河和( )是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A.长江流域 B. 汉江 C.长江18.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A. 一带一路 B. 南水北调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修订后的(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 )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A.中华文明 B. 欧洲文明 C. 古埃及文明21.在外聚餐,亲朋好友之间提倡用公筷公勺是( )的。A.没有必要 B. 很有必要 C. 非常麻烦22.各种文化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 )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A.开放、包容 B. 崇拜、效仿 C. 轻视、冷静23.( )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A.世界环境日 B. 国际和平日 C.世界读书日四、简答题。(请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共6分)24.小学生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可以预防危险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考考你的防灾避险常识:(1)夏天经常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无论在室内或户外,你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 。(2)学校组织过预防地震的演习,你掌握的方式方法有 、 。(3)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 、 。五、生活实践题。(请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共8分)25.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请你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4分)26.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面对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你一定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请用一段话写写和小学老师、同学的分别之情,抒发你对新的学习、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吧!(4分)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法律 人权2、暖 寒3、红4、自然环境 和谐5、侵犯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6、( √ ) 7、( × ) 8、(× ) 9、( √ ) 10、(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6、( A ) 17、( C ) 18、( A ) 19、( B )20、( C ) 21、( B ) 22、( A ) 23、( B )四、简答题。(每空1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24、(1)远离高压输电线或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在空旷的野外,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等)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3)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勤通风、多运动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生活实践题。(每题4分,共8分)(学生应结合生活实际谈,言之有理即可)25、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移动支付)、学习(远程教育)和工作(办公)方式,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交流、娱乐等的新平台。(2分)弊:网络垃圾给学生会造成巨大伤害;上网成瘾会影响学业;摧残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了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活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烦恼。(2分)26、略(既要表达分别之情,又要抒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缺一方面扣2分,书写潦草看不清扣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六年级道法参考答案.doc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2022—2023学年度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