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考点精练(二)六年级 数学 下 北师大版时间: 60分钟 分数: 10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得 分知识点汇总表知识点 具体内容画一画 (1)画图象:正比例图象是一条直线。 (2)看图象:根据图象说出图中某一点所表示的含义。反比例 (1)反比例的意义: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一定)表示它们的积,则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反比例。考点一 画一画一、参观人数与所付费用如下表。(16 分)人数 0 1 2 3 4 5 6费用/元 0 4 81.把上表填写完整。2.所付费用与参观人数成正比例吗 3.根据上表描点,再顺次连接各点。点(5,20)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4.点(20,80)在这条直线上吗 这一点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二、六年级同学订阅《科学画报》的份数与金额情况如下表。判断订阅的份数与金额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4分)份数/份 5 10 15 20 25金额/元 40 80 120 160 200三、观察下图,完成练习。(每空2 分,共 10分)1.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2.点 A(1,80)表示( )小时行驶了( ) km;行驶 400 km要( )小时。3.点(10,800)( )这条直线上。 (填“在”或”不在”)考点二 反比例四、填空。 (每空 2分,共 26分)1.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是: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 ),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 )一定。2.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3.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高和体积成( )。4.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5.如果 x和y成( )比例;如果 14x=y,x和y成( )比例。6.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大齿轮有 80个齿,每分钟转30转,小齿轮每分钟转120转,小齿轮有( )个齿。7.如果 A:B=25,那么 A 和B 成( )比例。8.如果 A×B=25,那么 A 和B 成( )比例。9. 每袋质量,(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五、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12分)1.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 )2.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 ( )3.铺地的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所需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 )4.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 )5.妈妈去购物,花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成反比例。 ( )6.若 (x,y 均不为0),则x和y成正比例。 ( )六、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比的前项不变,比的后项与比值(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圆的面积和半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4.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如果 x和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七、甲、乙、丙、丁四辆车分别抢运相同质量的救灾物资送到地震灾区,各车的载重量和运送次数如下表:(10 分)车辆 甲车 乙车 丙车 丁车各车的载重量/吨 2 5 8 4运送次数/次 40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2.各车的载重量和运送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照这样的载重量,各车运送 9次,各运送了多少吨,分别还剩多少吨 把结果填在表中。车辆 甲车 乙车 丙车 丁车已运吨数/吨剩下吨数/吨已运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成比例吗 为什么 八、解决问题。(12分)1.晴晴全家“五一”到中山公园游玩,拍了许多照片,她买了一本相册,如果每页放 6张照片,刚好放 16页,现在晴晴打算每页只放 4 张,25 页够放下这些照片吗 (用比例解)(6 分)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2千米,5 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驶50 千米,可以提前几小时到达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