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骆驼刺是一种落叶灌木,地面部分长得矮小,根系发达,长度可达20米。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骆驼刺适合生长的环境是( )。A.沙漠中 B.水田中 C.热带雨林中2.我们这个地区每年( ),燕子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南方。A.春季 B.夏季 C.秋季3.下列动物中,过冬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 )。A.青蛙 B.蛇 C.燕子4.下列动物中,( )的体温恒定,有羽毛。A.兔子 B.金鱼 C.麻雀5.下列植物中,( )属于水生植物。A.芦荟 B.莲 C.仙人掌6.在研究水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对比实验时,是变量条件的是_______。A.温度 B.光照 C.浇水量7.松树秋天不落叶,却能度过寒冬,这是因为( )。A.树皮很厚,可以抵御寒冬B.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水分C.叶子是针形的,减少了水分蒸发8.所有的鸟类到了冬天都要飞到南方去,这种说法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无法判断9.把鲫鱼的( )涂上凡士林,它就不易感知危险了。A.侧线 B.胸鳍 C.尾鳍10.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 )。A.舌头 B.尾巴 C.热眼11.蝙蝠靠( )发出超声波。A.耳朵 B.嘴巴 C.眼睛12.燕子南迁的原因是( )。A.北方的食物吃完了B.北方的气候变冷了C.南方的风景更好二、填空题13.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 ;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里 的环境。14.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适应 的环境。15.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 和 。16.雷鸟冬季的羽毛是 色的,夏季的羽毛是 色的。17.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 ,即使在 的环境中仍可生存。18.每到天气将要 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 的南方。三、判断题19.动物的特殊感官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20.乌鸦、麻雀是不需要迁徙的鸟。( )21.莲的叶子散发水分比仙人掌的叶子慢。 ( )22.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3.莲的叶指的是荷叶。( )24.鱼是通过身上的鱼鳍感知水体的震动、水温和水流方向的。( )四、连线题25.把动物相对应的特殊感官连起来。蝙蝠 侧线金鱼 回声定位响尾蛇 热眼猫头鹰 颈部可旋转270°五、简答题26.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27.将1株仙人掌和莲分别浇透水,用大塑料袋罩住,在基部扎紧。24小时后,观察塑料袋内壁出现什么现象?28.动物有哪些策略适应季节变化?29.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哪些?六、综合题30.骆驼刺属于落叶灌木,根系一般长达20米。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的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骆驼刺可以防风固沙,对于沙漠的绿化起到重要的作用。(1)骆驼刺适合生活在 的环境里。(2)骆驼刺的地上部分矮小,而根系发达,能吸收足够的水分生存下来,说明生物能够 (填“保护”、“适应”或“破坏”)环境。(3)骆驼刺可以防风固沙,绿化沙漠,说明生物能够 (填“保护”“适应”或“破坏”)环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A【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骆驼刺适合生在沙漠的环境,主要是叶退化为了刺,根进化能长的很长很远,根系发达。2.C【详解】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种行为叫做迁移。我们这个地区每年秋季,燕子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南方。3.C【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冬眠是动物对冬季气温低,食物少等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冬眠的动物有青蛙、蛇、熊、刺猬、乌龟等。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燕子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下列动物中,过冬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燕子,所以C符合题意。4.C【详解】恒温动物是指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因为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如:兔子、狗、麻雀、猴子,包括人类等。以上选项;A兔子体温恒定没有羽毛,不符合题意;B金鱼体温不恒定,不符合题意;C麻雀的体温恒定,有羽毛,符合题意。5.B【详解】水生植物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水生植物能适应水中生长,是因为它们的茎有着特殊的结构,有的柔软,有的体内有空洞,还有的长有能呼吸的根。分析选项可知,莲属于水生植物,芦荟、仙人掌属于陆生植物。6.C【详解】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最终那个变量与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对比实验的认识,研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对比实验时,只改变浇水量这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7.C【详解】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松树秋天不落叶,却能度过寒冬,这是因为叶子是针形的,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所以C符合题意。8.B【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类到了冬天都要飞到南方去,比如麻雀等留鸟就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冬季。9.A【详解】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在环境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把鲫鱼的测线涂上凡士林,它就不易感知危险了。10.C【详解】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被称为“热眼”,它主要通过“热眼”感知环境。11.B【详解】蝙蝠的脑子就像雷达,它用嘴巴发出超声波,耳朵接收超声波,可以探测到任何阻挡他的障碍物,从而将这些障碍物的准确位置显现在蝙蝠的脑子里,蝙蝠就不会撞到任何障碍物。12.B【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冬天到了,北方气候变冷,燕子南迁。13. 刺 吸水 高温少雨【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14.寒冷【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适应寒冷的环境。15. 低温 食物短缺【详解】迁徙是鸟类对外界条件、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是某些鸟类的一种本能。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16. 白 灰【详解】雷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 种随季节变化的保护色,使雷鸟羽毛颜色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天敌的袭击。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环境的适应的表现。17. 气体通道 缺氧【详解】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莲属于水生植物。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18. 变冷的 温暖【详解】鸟类通常一年迁徙2次,而且每年迁徙的时间很少变化。春季这次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即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秋季的这次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即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所以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19.√【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动物的特殊器官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如蝙蝠拥有高超的回声定位技术,即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捕捉到飞蛾或昆虫。20.√【详解】动物迁徙的原因,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根据自身的繁殖和季节性因素一起促成的周期性迁徙。季节变化和食物是动物迁徙的关键原因。分析选项可知,燕子、鸿雁、天鹅都迁徙,乌鸦、喜鹊是不需要迁徙的鸟。故题干说法正确。21.×【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莲的叶宽阔肥大,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适应湿润的环境,所以莲的叶子散发水分比仙人掌的叶子快。22.×【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雷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随季节变化的保护色,使雷鸟羽毛颜色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天敌的袭击。23.√【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莲的叶片很大,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莲的叶指的是荷叶。24.×【详解】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适应水中的环境。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能够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各种鳍,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鳃能够过滤水中溶解氧气完成呼吸等。25.【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蝙蝠可以回声定位,金鱼有侧线,响尾蛇有热眼,猫头鹰颈部可旋转270°。26.答:羊绒衫和羊毛衫的保暖程度不一样。绒毛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保暖性好;针毛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不及绒毛毛衫柔软,保暖性比绒毛毛衫差。【详解】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羊绒衫和羊毛衫的保暖程度不一样。绒毛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保暖性好;针毛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觉,不及绒毛毛衫柔软,保暖性比绒毛毛衫差。27.罩着仙人掌的塑料袋内水珠很少,罩着莲的塑料袋内有很多水珠。【详解】我发现盆栽仙人掌的塑料袋内壁水少,盆栽莲的塑料袋内壁水多。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莲的叶宽阔肥大,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适应湿润的环境。28.候鸟采用迁徙的办法躲避寒冷;有些不具备长途迁徙能力的动物、如熊、蝙蝠、蛇等在冬季时,用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比如候鸟采用迁徙的办法躲避寒冷;有些不具备长途迁徙能力的动物、如熊、蝙蝠、蛇等在冬季时,用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29.答: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喜欢温暖的地方;(2)背部的羽毛是黑色,腹部的羽毛为白色,尾巴像剪刀;(3)捕捉蚊蝇等昆虫,是益鸟;(4)衔泥筑巢,是候鸟。【详解】燕子是一种候鸟,衔泥筑巢,喜欢温暖的地方,它背部的羽毛是黑色,腹部的羽毛为白色,尾巴像剪刀。燕子可以捕捉蚊蝇等昆虫,是益鸟。30. 干旱 适应 保护【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骆驼刺适合生活在干旱的环境里。(2)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骆驼刺的地上部分矮小,而根系发达,能吸收足够的水分生存下来,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3)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骆驼刺可以防风固沙,绿化沙漠,说明生物能够保护环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