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四下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 教学设计文化自信:借助思维导图,按游览顺序介绍一个游览过的地方。思维能力:学习使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分段记叙游览过的地方。审美创造: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写出景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难点: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要求1.诗词诵读大美山川2.复习《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主要写了什么?哪些景点是作者详细写的?学生交流。3.你们喜欢旅游吗?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印象最深(自由交流)旅游胜地:北京故宫、万里长城(人文景观);桂林山水、长江三峡(自然景观)身边美景:花园、果园、动物园、植物园4.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5.补充资料:游记,顾名思义,就是在游玩之后把游玩时的见闻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在选择所写的地方的时候,必是印象比较深的,游玩得尽兴的,有吸引人的地方。你们游过的所有地方中,印象最深的是哪里?(自由交流)二、习作指导,构思情节(一).如果让你介绍你游览过的地方,你会怎么介绍呢?(二)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的方法。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补充“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回顾例文导图,明确游览顺序1.《记金华双龙洞》游览顺序:路上→洞口 →外洞→ 孔隙→内洞 →出洞2.《颐和园》看看这两篇例文写作的顺序是怎样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3.师生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游览游览路线图: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4.小结:写游记的时候写作的顺序一定要明晰,这样你的文章条理才会很清楚。(三)内容要详略得当。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1.回顾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抓住重点。(1)通过写小船的小,衬托孔隙的狭小,这是对孔隙狭小的直观描写。(2)行船的方式:从“里边拉绳子”到外洞“拉另一头绳子”,不仅说明了孔隙的狭小。(3)乘船的姿势:“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说明身体不能和船有一点缝隙,并且通过自身感受,一个“贴”字,更加说明仰卧的姿势没法再低了,突出了孔隙的窄小、低矮。(4)亲身感受:“挤压”“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说明孔隙极度窄小,石壁就紧贴着脸上方,空间很小,乘船过去不容易。2.教师总结:我们在学习中,首先了解了孔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孔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表达方法:通过直观描写和真实感受,写出了孔隙的狭小。(四)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让读者受到感染力。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状物绘景;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运用传说状物绘景。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等,可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补充过渡句的作用及表现形式:总体上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A.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B.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C.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D.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三、提示写法1.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的方法;2.“五觉法”,就是通过感官细节进行描述,比如: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这样一来,大家想重点写的景物就写具体了。3.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斟酌语言细节,灵活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4.写游记的时候也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四、尝试习作1.学生选择一处你游览过的地方,尝试习作。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3.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1)个人首先在脑海里确定自己想写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回想游览过的景物,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2)展示路线图,学生讨论路线图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3)小组内讲述、交流自己的游览景点。交流时注意把自己的写作顺序和内容说清楚。注意详略得当。(4)在说的基础上,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下来;在介绍景点时要紧扣游踪,笔下有序;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内容上详略得当。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五、评改习作1.自改习作。大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自主评价。看自己的习作是否写清楚了游览的顺序,是否表述清楚了自己想重点描写的景点,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然后用上好词佳句把习作修改得更具体、生动。2.小组评改。把自改后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并邀请其他同学听后表达感受,最后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3.推荐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六、习作范例,欣赏范文1.找出范文中表明游览路线的句子。2.赏析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游览的地方的。课堂总结这次习作,主要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写作的能力,注意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的方法,内容上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先确定写作对象,再介绍游览的地方,重点的地方可以详细写,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七、作业设计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八、板书设计习作:游游览顺序写清楚重点景物详细写过渡连接更自然语言精彩首尾短(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29张PPT)习 作:游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新课导入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我的祖国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旅游胜地、人文景观。有广阔无垠的草原,巍巍耸立的高山,气势磅礴的黄河长江,绵延万里的长城……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学生交流我去过动物园,我看见了威武的老虎身上有着花纹,长着两颗尖牙,长着长长的胡须。学生交流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五岳中的西岳华山。华山没有黄山那么高耸入去,但是它以险峻而闻名于世。习作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游记,顾名思义,就是在游玩之后把游玩时的见闻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写作要求1、选择自己想要描写的景观,补全题目。游____2、按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印象。路上洞口内洞孔隙外洞出洞课堂回顾《颐和园》看看这两篇例文写作的顺序是怎样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生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游览游览路线图: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移步换景《七月的天山》游览路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假设你要写自己印象深刻的公园,你会按什么顺序来写呢?3、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是方位的顺序,然后抓住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去描写写出这个地点的特殊性和对你的一个人物心情的一个影响。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一、观察有顺序。选择一处景物,并确定观察点(立足点),然后,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或者相反。这样写出的片段来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抓景物特点。掌握了一定的顺序后,要仔细观察这处景物的特点,如形状、数量、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等。三、要融入感情。在细致描述这处景物的同时,还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习作技巧1、按顺序,理思路。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海上日出》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这样使得文章更有条理,便于将景物的相关特点有序地展现给读者。描写景物时,可按照游览顺序将游览过程写清楚,也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2、 抓特点,分主次。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抓住景观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注意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把景物主要特点作为重点来写。(1)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它略写。(2)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比如北方的白杨南方的梧桐,常见而且地域性强,甚至能映射当地人的精神。(3)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要细心地观察。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景物呈现出的不同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抓住这些方面特有的变化,再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会。(4)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形象描绘景物。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会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三、写作思路(1)可以直接交代你游览了什么地方,概括这个地方的特点;(2)可以引用相关诗句或俗语来引出你游览的地方;(3)可以回忆你对游览过的地方的总体感受,引出下文。四、修改指导1、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及语句不通顺的地方。2、有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来写。3、有没有突出了景物的特点。4、有没有激起你游览的兴趣。 以前,爸爸妈妈对我提过很多次关于南戴河的事情,这让我心里痒痒得,恨不得马上飞到南戴河去。今年暑假妈妈终于答应了我。南戴河游记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要去的地方。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野生动物园,那里有很多稀有动物,比如白狮、白虎、野猪,四不像等等。这个动物园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动物不是关在笼子里的,而是放养的。如果有人参观动物园,必须乘坐一种有安全设施的小火车,防止被猛兽咬伤。走出动物园,我们来到国际娱乐中心游乐场,游乐场里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娱乐设施。如摩天轮、过山车、音乐喷泉、彩球飘飞等等。对景点进行详细描写。但我最喜欢的是“挑战者之旅·木星”,平行看它,像一个倒T形,实际上它由一个支架、一个巨型圆盘和一个摆臂组成。我们坐在圆盘上,圆盘开始转动,并随着摆臂前后摆动。由慢到快,由低到高。机器运行最快的时候,我吓得闭上了眼,惊叫一声,紧紧抓住了扶手。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横了过来失去重心,腿与地面垂直咯!我们就像坐着一架失控的飞机,既惊险,又刺激。等我从机器上下来时已成了一滩泥。自己玩的最高兴的景点介绍。下午,我们来到了南戴河浴场。这里碧海蓝天成一色。在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海水跳着它独特的舞蹈向我告别,我情不自禁地喊:“再见,南戴河!”的请求,我们拉上爸爸一同向南戴河奔去。对南戴河的喜欢之情,表明自己的感情。习作点评这篇习作小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游览南戴河的过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游—— 课件.ppt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