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课件(共28张PPT) -《建筑CAD》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3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课件(共28张PPT) -《建筑CAD》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项目3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任务3.1 建筑平面图概述
1建筑平面图的组成
(1)建筑物及其组成房间的名称、尺寸、定位轴线和墙壁厚等。
(2)走廊、楼梯位置及尺寸。
(3)门窗位置、尺寸及编号。门的代号是M,窗的代号是C。在代号后面写上编号,同一编号表示同一类型的门窗。如M1,C1。
(4)台阶、阳台、雨篷、散水的位置及细部尺寸。
(5)室内地面的高度。
(6)首层地面上应面出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线,以便与剖面图对照查阅。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平面图的绘图顺序一般从最底层开始,以后每层都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各层平面在图纸上一般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这样便于统一柱网,且条理清楚,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总体思路是先整体后局部。
2建筑平面图的绘制过程
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图的主要绘图过程如下:
(1)设置图形界限,用Limits(图形界限)命令设置绘图区域的大小。
(2)创建图层,如轴线层、墙体层、门窗层等
(3)用Line(直线)命令绘制水平和竖直的定位轴线基准线,用Offset(偏移)、Trim(修剪)命令绘制其他水平及竖直的定位轴线。
(4)绘制轴线编号并标注定位尺寸。
(5)用Mline(多线)命令绘制外墙体,形成大致的平面形状。
(6)用Mline(多线)命令绘制内墙体。
(7)给制门窗、楼梯等其他局部细节。
(8)标注尺寸。
(9)书写文字。
(10)插入标准图框,并以绘图比例的倒数缩放图框。
3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注意事项
在绘制建筑平面图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⑴剖切生成正确
建筑平面图实际上是一个全剖视图,其剖切方向为水平剖切,因此,在绘图时,
首先应找准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并想清楚哪些是剖到的,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需要表达的,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建筑物的平面形式。
⑵线型正确
建筑平面图中主要涉及到三种宽度的实线,被剖切到的柱子、墙体的断面轮廓线为粗实线,门窗的开启示线为中粗实线;其余可见轮廓线为细实线。
⑶只管当前层,不管其他层
在绘制建筑各层平面图时,只需按照剖切方向由上垂直向下看,所能够观察到的物体才属于该层平面图中的内容。如某些建筑屋顶不在同一层上,若从某层剖开并由上到下观察建筑物,除了能观察到该层平面上的部分物体,也能看到低于该低层的,此时。若要绘制该层平面图,则只需要将该层平面中观察到的内容绘制出来,而不管其下的屋顶平面,即只管当前层,不管其它层。
⑷尺寸正确
在绘制建筑平面图时,各个设施应按照设计的实际尺寸及数量绘制。
⑸尺寸标注
建筑平面图的尺寸标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必须规范注写,其线性标 注分为外部尺寸和内部尺寸两大类。外部尺寸分三层标注:第一层为外墙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尺寸;第二层为定位轴线的间距尺寸;第三层为外墙的总尺寸。要求第一道距建筑物最外轮廓线10~15mm,三道尺寸间的间距保持一致,通常为7~10mm。另外还有台阶、散水等细部尺寸。内部尺寸主要有内墙厚、内墙上门窗的定形及定位尺寸。对于标高的标注,需注明建筑物室内外地面的相对标高。
⑹其他
在建筑物的底层平面图中应注意指北针、建筑剖视图的剖切符号、索引符号等的绘制。
任务
3.2
地下仓库平面的绘制
在绘制平面图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的,能提高工作效率,
使绘图工作有条不紊且易于检查和修改。在开始绘制AutoCAD图形时,
首先需要定义符合要求的绘图环境,如制定绘图单位、图形界限、设计比例、
图层、文字样式和标注样式等参数。
1设置绘制环境
1)单位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格式”→“单位”,打开“单位”面板,将单位设置为毫米,精确到0.000,采用十进制。
2)图像界限
设置绘图区域大小,根据图纸的大小,设置合适的绘图范围,是一个“虚拟”的边界。 如采用A2幅面图框绘制,绘图比例是1:100时,图形界限为59 400×420 000 ,即A2×100。
3)设置总体线型比例因子
菜单命令“格式”→“线型”,打开“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如图3-2所示。单击“显示细节”按钮,将全局比例因子设置为100。如图3-3所示。
3-2 线型管理器对话框
3-3 显示细节的线型管理器对话框
4)设置文字样式
执行菜单命令“格式”→“文字样式”,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进行设置。
字样式为standard,字体为宋体,宽度因子为1。
5)设置标注样式
执行菜单命令“格式”→“标注样式”,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进行设置。在“符号和箭头”选项卡中“箭头”分组框的“第一个”下拉列表中选取“建筑标记”。在“调整”选项卡中设置使用全局比例为100。如图3-4所示。
3-4全局比例设置
6)设置图层
单击工具栏的图层特性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进行图层设置,图层设置包括颜色、线型、线宽及比例的设置,在分步绘制施工图的时候,首先选择好对应的图层,条理清楚,方便日后对图纸的修改。平面图中的墙线一般用粗实线表示,门窗等建筑构件物通常用中实线表示,轴线用点画线表示,标注等其他部分用细实线表示。线型的类型不同、线型、线宽、颜色的设置都不同,可以为下一步的绘图提供很大的方便。绘制地下仓库平面图需要的图层如表3-1所示。
表3-1图层设置
图层名称 颜色 线型 线宽
轴线 红色 CENTERX2 默认
墙体 白色 Continuous 0.7mm
柱网 青色 Continuous 默认
门窗 黄色 Continuous 默认
楼梯 221 Continuous 默认
标注 绿色 Continuous 默认
台阶 黄色 Continuous 默认
文字 111 Continuous 默认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图层命令,弹出图层特性管理器,单击新建图层按钮 ,按照表3-1中的参数建立相应的图层。当创建不同的对象时,应切换到相应的图层。
2绘制定位轴线、轴线、轴号尺寸
平面图的轴线的位置主要是承重墙体和柱的中点,轴线也是施工
放线的依据。
设置当前图层为“轴线”。
按下F8键打开正交模式。
绘制水平基准轴线,长度为20000,在左端绘制垂直基准轴线,长度为15000。
设置全部缩放,显示整个图形。
使用“偏移”命令,将垂直基准轴线依次从左向右偏移。偏移距离为3300、4200、2700、3300、3900,得到垂直定位轴线。
使用“偏移”命令,将水平基准轴线依次从下向上偏移。偏移距离为6400、1500、4400,得到水平定位轴线。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圆”按钮,在轴线端部绘制直径800mm(绘图比例1:100)的圆。设置块和块的属性,插入块生成轴线编号。绘制结果如图3-5所示。
3-5轴线层和轴线编号的绘制
标注总尺寸及定位尺寸。设置“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
单击“标注”菜单栏中的 (线性)和 (连续)命令进行尺寸标注,添加轴线尺寸、总尺寸。绘制结果如图3-6所示。
3-6 定位尺寸、总尺寸
3绘制柱网
设置“柱网”图层为当前层。
在屏幕上适当位置绘制柱的横截面,先面一个矩形,连接对角线。
用Hatch(填充)命令在柱子内填充“solid(实心)”图案,如图3-7所示。
用Block(创建块)命令将柱子创建为块,以对角线3-8 柱网图交点为插入点。
用Insert(插入)命令插入块,生成柱网图,如图3-8所示。
3-7柱的截面
3-8 柱网图
4绘制墙体
(1)设置当前图层为“墙体”
(2)设置多线样式
选择【格式】菜单多线样式命令,弹出“多线样式”对话框。分别新建多线
样式:120、300、200,在图元偏移量处分别设置为60和-60、100和-200、100和-100
(具体设置过程参照任务2.9中的设置多线样式)。
(3)利用多线命令ML,绘制相应的墙体
在执行Mline命令绘制墙体时,除了要注意选择“比例(S)”选项变换多线宽度外,还要注意选择“对正(J)”选项变换多线的对正方式,多线的对正方式有上、中、下对正方式。(具体绘制过程参照任务2.9中绘制墙体)。
(4)对墙线进行编辑
用Mledit命令编辑多线相交的形式,不能编辑的,用Explode(分解)命令先将墙线分解为普通直线,然后再用Trim(修剪)命令修剪多余线条。绘制后的墙体如图3-9所示。
3-9 编辑后的墙体
5绘制门、窗洞口
1)用Offset或Line直线命令绘制门、窗与墙的分隔短线。以图3-10为例介绍开设门窗洞的方法与操作过程。
3-10 门窗洞的示例尺寸
(1)将轴线编号为①的轴线向右偏移900,命令如下:
命令: _offset
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80>: 900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取消*
同理将轴线编号为②的轴线向左偏移900。如图3-11所示。
3-11 分隔短线的绘制
(2)用Trim命令修剪多余墙线,将门窗与墙体的两条分隔短线之间的多余墙线修剪掉,修剪后的结果如图3-12所示。为了不至于误修剪轴线,可以先关闭或冻结“轴线”图层。修剪命令提示如下:
命令: trim
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
选择剪切边...
选择对象或 <全部选择>: 找到 1 个
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总计 2 个
选择对象: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3-12修剪窗洞
用此方法形成所有的门窗洞口,如图3-13所示。
3-13绘制门窗洞口之后的墙体
6绘制门窗
考虑到门、窗对象在图形中反复出现,为避免重复作图和提高绘图效率,
一般将同一型号的门、窗定义为块,在需要的时候用Insert命令将定义的块插入到当前的图形中。下面介绍定义门块和窗块的操作,窗块的操作在任务2.9中窗户的绘制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重复。
绘制和定义900mm的门块。设置极轴追踪增量角为90°或60°,并启用极轴追踪,然后使用Line和block命令绘制图3-14所示门,并以左下角点为插入点创建块,具体操作如下:
3-14门示意图
使用Mirror命令镜像左开门为右开门,以便使用时直接插入。使用Block命令分别将左、右开门图形定义为“Ld900”和“Rd900”的门块,同理绘制其他模数的门。插入门窗后的墙体如图3-15所示。
3-15插入门窗后的平面图
7 其他构件绘制
(1)绘制楼梯
参照任务2.9进行楼梯的绘制。
(2)标注细部尺寸及文字标注
(3)绘制其他。绘制室外台阶及散水、折断线、指北针等。
(4)绘制A2图框,用Scale命令缩放图框,缩放比例为100,然后将平面图布置在图框中。
(5)将文件以“地下仓库平面图.dwg”为名称保存。
仿照地下仓库平面图的绘制过程绘制,绘制一层平面图(如图3-16所示)、二层平面图(如图3-17所示)、三层平面图(如图3-18所示)。
3-16 一层平面图
3-17 二层平面图
3-18 三层平面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