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必修四: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册 别:必修4
学 科:思想政治(统编版)
一、体系建构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国文化发展的过去
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在
我国文化发展的未来
第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三框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人民
时代
资源
为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必要性、重要性
二、议题探究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以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为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电影作为承载中国梦想、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始终以丰富生动的内容与形式,传达着主流意识形态与观念价值。
镜头一:1987年主管部门提出了“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电影创作主张。《开国大典》(1989)、《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等这些影片歌颂英雄人物,回顾光荣历史,承载家国想象,以宏大叙事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塑造了许多广为人知的英雄形象。
议题一:文化具有多样性,为何电影创作要“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电影创作要“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并不冲突。
(1)电影创作“坚持主旋律”才能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电影创作“提倡多样化”才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识梳理小结
镜头二:顺应时代发展,“主旋律”逐渐向“新主流”迈进。将类型创作元素与时代主流价值相互交融,是新主流电影在21世纪中国电影商业化、市场化演进的过程中进行的重要尝试与突破。
影片1:《中国机长》作为一部本土化灾难片,虽借鉴了西方灾难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却也在内容中流露出不同于以往“个体英雄”塑造的范式,而是通过聚焦全机组恪尽职守的通力协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流价值联接起来,对“主流价值+灾难类型”的新主流电影进行了具有类型突破与升级意义的本土化书写。
议题二:结合材料探究影片《中国机长》成功之道。它对我们的文化创作有什么启示?
立足时代之基的必要性
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回答时代问题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知识梳理小结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知识梳理小结
影片2:从电影《大圣归来》开始,就掀起了“国漫崛起”这股热潮。紧接着《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总票房高达50.35亿,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关于李靖、李夫人这一形象的塑造,其实有延续《哪吒传奇》里一个爱护儿子的伟大父亲和母亲的形象,但是又在这个基础上强化了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部分。在情节方面也有很多有趣的设计,比如说,在这个神话故事中还使用了指纹和密码等新颖的现代科技方式才能解锁灵珠,和现代生活贴合,让观众有切身体会之感。
议题三:结合材料探究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之道。它对我们的文化创作有什么启示?
融通不同资源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知识梳理小结
影片3:新主流电影的创作者们主动走近人民、贴近大众文化,力求不依赖于奇观化的视听呈现或明星堆砌的光环效应,而是用小人物的人生选择与情感体验作为载体,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传达,折射出“中国故事”的崭新一面。例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便是聚焦于七个个体生命,以小人物影像为起点,回顾祖国七十年风雨兼程中的特殊历史时刻。虽然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但电影与公益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当电影发挥它的文化功能,承担起反映社会现实的责任,我们相信通过公益与电影的巧妙融合,电影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能够取得双赢。
议题四:结合材料探究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成功之道。它对我们的文化创作有什么启示?
(1)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创作源泉。
(2)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和要求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 (1)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2)要求: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生产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识梳理小结
2.艺术家的灵感和想象力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载体。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社会实践、生活是源泉)
3.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4.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文化强国。
(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5.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融通不同资源。
(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判断并改正
三、学练同步
四、学以致用
现在邀请你来主创一部电影并汇报电影梗概,时间6分钟。提示:可以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评判自己创作的影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