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与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构成前后上的承接关系,这意味着三课及两个单元的教学均应以“国际秩序形成”、“国际格局的演变”作为主要抓手,理解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的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本课共包括三个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两极格局的瓦解”。这三个子目之间遵循历史发展顺序,围绕冷战发生、发展、终结,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结合国际格局在冷战中的演变,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强化历史思维,给学生以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宏观认识。
学情分析与教学立意:本课为高二下复习课。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历史事实,熟悉典型的历史事件(在本课中的例子为“柏林危机”等)。同时,经过高二的学习,对民族国家、国际关系有初步了解,但往往缺乏“以小见大”、从历史小事件中透视国际形势与时代潮流的能力,对历史事实间的联系把控不足。本课以小国在冷战的遭遇与发展作为主线,学生必须将孤立的、碎片的史实连成线、织成网,初步形成建构历史图景的能力。这也符合新教材破除“欧美中心论”的思想。同时,学生经过初步训练,已经掌握一些历史解释的基本方法,这为本课的教学设想提供了条件。
教学目标:运用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观点(唯物史观L1、L2),利用波兰、土耳其、德国、埃及、阿富汗等国遭遇的档案、史实(史料实证L2),从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综合国力、外交方针、意识形态等多角度、客观分析解释冷战格局的动态形成及影响(时空观念L3、历史解释L3);
认识到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是大国主导、小国“依附”、博弈与互动下综合因素的结果,冷战思维再次出现,小国 “ 选边站” 压力增强,外交自主性下降,深刻理解新形势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家国情怀L3、L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冷战与两极格局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难点:冷战中孕育的多极力量及其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塑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小国们的贫穷与落后,被剥削和压迫,既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一种命运,而是一种安排。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通过对冷战史的学习,看看那些处于冷战铁幕下的小国们,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设计意图:利用时事热点引入新课,展开本课主线——“中间地带”的小国发展
一、结构性裂变下的夹缝生存
1、何为“中间地带” (intermediate zones)?
材料一: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的理论观点:美苏之间隔着欧、亚、非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的中间地带。美国要进攻苏联前要将这些中间地带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否则谈不上进攻苏联。
材料二:
师:从国际关系来看,产生“中间地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逆向思考,产生“中间地带”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形成。申言之,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解除、美苏强大-西欧衰落的实力对比变化,共同塑造了两极格局,形成了国际权力的“洼地”。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领导人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认识,理解“中间地带“产生的原因,初步形成对两极格局的认知。
2、波兰的遭遇
材料一: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各种经济和政治势力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结果。
——斯大林
材料二:
师:战后波兰丧失了东部的大片领土,并获得了德意志的部分领土,波兰问题为什么对苏联如此重要?反映出苏联怎样的国家战略?
生:对俄罗斯的历次入侵都经过波兰,因此,为保证国家安全,苏联将波兰视为缓冲区;此外,苏联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了世界大战,必须控制势力范围以打赢未来的战争。反映出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建立势力范围
教师补充:在大国主导之下,与波兰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补充:还有中国、朝鲜、越南、德国。
设计意图:理解促进冷战格局形成的因素,美国全球扩张的大战略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大战略相冲突;美苏双方将双方军队推进到的地区与国家,按照自己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建立起新的盟国,从而实际形成了在中东欧、巴尔干、中近东和远东面对面的军事对峙。另外,两则材料均出自教材,学生研读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国际关系史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此举也意在不断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3、小国的生存之道
材料:
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体系的发展,是“体系中的无用者”(system ineffectual)。
——Keohane, “Lilliputians’ Dilemmas: Small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同时,小国的外交往往采取联盟战略,从联盟庇护理论来看,小国能够从与大国的联盟中获益,并获得比与大国的联盟中获益,并获得比大国更大的相对利益。
——Alyson J. K. Bailes, “Alliance Theory and Alliance ‘Shelter’: The Complexities of Small State Alliance Behavior
师:那么,对于小国来说,切实可行的外交策略是什么?如何利用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
生:既然小国无关紧要,那最好的选择就是——抱大腿!
教师补充:那么小国们都抱了哪些大腿呢,请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战后美苏全面对峙,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纷纷加入两大阵营,到50年代中期正式形成。那么,通过小国的遭遇,可以看出冷战有着哪些特征?(展示补充材料——两大阵营的小国GDP)
生:
小国无关紧要——大国的利益之争
自由vs民主——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柏林危机产生东德西德——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
加入资本主义阵营的小国经济总量更高——不对称不完全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国际关系理论,让学生设身处地探寻小国生存之道。回扣教材必备知识,夯实基础。根据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这也回扣课标要求。
二、刀俎还是鱼肉?
1.古巴导弹危机
教师讲授:1961年,美国密谋推翻古巴社会主义政权,史称“猪湾事件”。 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为了改变自己在核力量对比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土耳其的朱庇特导弹),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1962年8月,美国通过U-2侦察机识别到了苏联的行动,随机对古巴进行封锁。双方剑拔弩张,核战争一触即发,但美苏都不愿冒着全面核战的危险,最终通过秘密外交的方式,美方同意不再侵略古巴,撤出在土耳其的导弹,但其要求不得公开,苏联也撤出在古巴的导弹。在此过程中,卡斯特罗力图使导弹留在古巴,但他的意见被双方忽视。
教师提问:为何全面热战没有爆发?(结合时代潮流和教师讲授回答)
学生回答:①世界大战刚结束,世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MAD战略(互相确保摧毁)。
这反映出,冷战的特征之一——自我控制机制
设计意图:通过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典型事件,理解冷战特征。
2.苏伊士运河危机
材料:
师:对于苏伊士运河危机,美苏两国的态度有什么共同点?双方是否存在共同利益?
生:双方都试图对英法用兵,逼迫英法联军退出苏伊士运河,因此双方可能存在共同利益。
师总结:美苏存在共同利益,双方联手肢解了英法殖民体系。基于这一点,双方在国际关系上存在着缓和的可能。
3.阵营内部的分化与瓦解
材料:
生:资本主义阵营内部逐渐分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这说明,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小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教师衔接:60年代后,小国们称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哪个大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忽视小国的独立自主,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世界的重构
1、阿富汗战争及其后果
教师讲授: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苏联陷入阿富汗的泥淖,被迫开始战略收缩,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美苏关系出现了从对抗走向对话甚至合作的新局面,建立起广泛的多层次的对话机制。
设计意图:埋下暗线,中国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同步进行,中国在历史上深受大国强权之害,中国支持小国人民反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抗美援越、声援阿富汗),彰显大国担当,推动世界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力力量(中苏关系正常化、多边外交)。回扣中国现代史相关内容,蕴含家国情怀。
2.两极格局的瓦解
出示材料:
教师提问:分析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学生: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形成东欧剧变。
②苏联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重构的世界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设置的表格,推理出小国在不同时代下的自我认知、主导与外交自主性。
总体上看,冷战的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小国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在国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借助多边机制,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求融入区域秩序中,这不得不说是冷战留下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设计意图:回顾整节课,将小国发展这一主线放在长时段下考察,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素养。契合高考要求,培育“同情理解”与“世界视野”的必备品格。
四、“去依附”还是“选边站”
教师营造反转:
新形势下,中美之间激烈竞争,既考验着中美双方的战略定力,也使得小国“选边站”的压力增强。纵使中国与一些小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但那些与中国人民一道,有着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中间地带”小国人民,我们在历史上都深受大国强权之害,都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中国是从冷战“夹缝”的小国成长起来,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摒弃冷战思维,把一切反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看做自己的朋友。
中国也有自己的大国担当。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曾说: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的首要原则;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能恃强凌弱;面对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板书设计:
一、结构性裂变下的夹缝生存
二、“刀俎还是鱼肉”?
三、世界的重构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冷战史进行了裁剪,对于学生初中已经熟知的史实,教师没有做过多展开,课后需要再进行复习回顾;
2.本课为复习课,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相关内容。教学采用管中窥豹的视角,对18课相关的世界史、中国史进行了整合。为突破重难点,补充一些文献、新闻材料以及大量地图,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本课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大量的研读思考、讨论评析环节,保证了课堂的生成性。同时,思考题的设置不仅兼顾到教材习题,也在形式上与高考题保持一致,力求保证复习课时效。
本课案基于设计者的实际工作状况,即学情并不具有普适性。本课案虽然整合了18课前后的教学内容,但这一尝试目前看来仍然抱有遗憾。设计上思考题及补充材料细大不捐,势必不能对材料深度挖掘,而在实际的实验授课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超时的情况。这意味着在材料的选择、教学结构优化等方面,本设计仍存在诸多不足,尚请各位老师斧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