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科书 书 名:法律与生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刨析典型案例,学会写起诉书,了解行政、民事、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2、了解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及管辖,学会遵循诉讼程序进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3、培养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遵守程序,按程序办事。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起诉、应诉的含义 2.法院管辖权的规定,掌握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原则。 3.开庭审理的含义和地位。 4.理解两审终审制和再审程序教学难点: 掌握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的要求,把握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内涵,并学会运用。 两审终审制和再审程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导入——“马二手车买卖引纠纷”导入 学生思考:你知道死刑复核是什么意思吗?劳荣枝的死弄是怎样判决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老师身边的这个真实诉讼案例,从中体会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诉讼程序的。 出示课题: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总议题:总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议题一:如何正确起诉与应诉 议题二:如何公正审理与判决 第一目:起诉与应诉 议题一:如何正确起诉与应诉 议学情境一:了解小马二手车卖引纠纷这个案例 案例情境:2022.6月,小马将一辆斯柯达车(所有权属“上佳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人人车海曙店,以39600的价格转卖给第三人李某。交易过程中,人人车套路较多,多次催讨,在超过约定时间3天后完成付款。按合同约定,延迟付款需支付违约金1000元/天。店经理张某提供给马先生的发票金额为45100元,与实际售卖价格差5500元。小马要求按实际金额换开发票,遭到张某拒绝,甚至再也不回信息,不接电话。小马表示要提起诉讼,对方的态度是:你要告就告吧!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完成下列议学任务 1、小马不起诉,法院是否会主动介入,请说明理由。 2、结合小马的起诉状分析如何正确起草起诉状。 3、起诉后就诉讼就一定成立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结合案例中涉及到的小马 的起诉状和学生的回答分析,引导学 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一、起诉与应诉 1、保障诉讼权利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的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2)地位与原则:诉讼程序的第一步,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3)管辖: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相关链接】:全面理解管辖制度(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一和教材内容分析析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及阶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2、立案 (1)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 ①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②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 (2)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 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注意: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 3、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2)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第二目:审理与判决 议题二:如何公正审理与判决 议学情境二:跟着小马一起了开庭审理程序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说我国的法律对于二审和再审程序怎样规定的?二审和再审是一回事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2、上诉与二审程序 (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2)两审终审制: 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3)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知识拓展】: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中国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等对已生效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诉,但不能停止裁判的执行;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生效的刑事裁判、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发现同级或上级法院已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可报请上级检察院抗诉。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对原审裁判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本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诉讼程序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纠纷也不要害怕,法律一定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强有力武器!今天的课后作业又两类:1课后作业:书面作业:相关配套练习。实践作业:关注“浙江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观看审判案例。直观感受法律权威,坚定法治信仰!今天我们的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观看!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