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纲要下)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选必2)
【教学目标】
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新变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2.运用唯物史观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3.梳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流经济政策的演变,了解战后经济体系发挥的作用和局限。
【教学重难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取得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从单元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特点
新课:
一、学习任务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与哪些重大事件有关?
利用时间轴,显示出1929年到1980年的相关大事件,提问: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与哪些重大事件有关?
二、学习任务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与哪些重要人物有关?
利用时间轴,显示出重大历史人物在特定时间对于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提问: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与哪些重要人物有关?
【小结】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都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起到推动作用,但生产力的进步才是根本推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三、学习任务三:根据教材,完成填空。
制作知识框架,落实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课堂活动:希沃白板课堂游戏,判断对错。
【小结】
五、学习任务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1)概括材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6分)
(2)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理解。(14分)
【引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有发展空间,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发展;从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彻底消除,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类社会必将向更高阶段发展。
六、【小结】 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任务四的基础上,落实课标要求——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材料引导和表格小结,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七、【作业】
利用时间轴、图表、图片等,引导学生概述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主流经济政策的演变、战后经济体系的内容、发挥的作用和局限,以及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应对滞胀危机的调整,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