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四制)10.1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四制)10.1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资源简介

10. 法律伴我们成长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逐步提高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本框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逐步树立法治意识。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
2.突破策略:通过观察生活情境和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引导学生感受我国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和关爱。通过对保护或侵害未成年人的具体案例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教学难点
1.难点: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2.突破策略:通过分析案例资料,例如各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举措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和保护儿童权利的历程以及当今世界维护儿童权益的实例,使学生懂得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活动 观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的“运用你的经验”板块,学生结合图片展示的四个生活场景和自身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思考:教材上的图片分别展现了哪些领域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2.思考: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思考: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PPT展示:大脑的发育时间比我们预期的要长很多,大概要到25岁左右才可以发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脑是处于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青少年的大脑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大脑中前额叶皮质负责理性思考的部分,这部分的发育程度会在17岁左右达到一个高峰,接下来,发育进入缓慢状态,直至25岁左右完全成熟,因此,法律上所规定的18岁成年是有根据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人类大脑25岁才可发育完全》2017.7.6
教师总结: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是指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未成年人都享受着特殊的保护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设计意图:本活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列举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保护,初步感受法的关爱,并思考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起到引领整框教学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
(一)环节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 情境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的“探究与分享”板块,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思考: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2.思考: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3.思考: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情况看,有的同学曾遭受过不法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设计意图:本活动在让学生初步感悟未成年人享受的特殊保护和关爱的基础上,在情境分析中引导学生明确,未成年人因其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从而让学生懂得对未成年人施加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并且初步探寻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的有效措施,为学习下一目“感受法的关爱”作铺垫。)
活动二 拓展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的“相关链接”板块,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幅图。教师用幻灯片补充展示《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它规定了世界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它还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以及尊重儿童观点原则。
1.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儿童的权利
2.思考:为什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会成为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
教师总结: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升:从《儿童权利公约》的制定和缔约过程,我们看到了保护儿童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童权利公约》的历史知之甚少。本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和保护儿童
权利的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人类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世界都在致力于维护儿童的权益。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懂得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从而加深对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感受法的关爱”奠定基础。)
(二)环节二:感受法的关爱
活动一 探究与分享
小强7岁时父母离异,被判归父亲抚养,但实际上他一直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从来不管他,母亲也很少来看望他。小强11岁时,爷爷去世了,他只能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常常打骂他……进入初中后,他常常和一帮“哥们儿”聚在一起打牌、飙歌或去网吧打游戏,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即便勉强坐进了教室,也是心不在焉。
1.思考: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
教师总结:小强的父母均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节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网吧的老板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三条(节选)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因此,父母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也有义务提供社会保护。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运用具体事例,帮助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并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逐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思考: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教师总结:学校、政府基层部门和法院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因为,学校保护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最后,网络保护也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六道防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体系,感受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体会生活因法律保护而美好,增强学生热爱法律、尊崇法律的情感。)
3.思考: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教师总结:我们在依法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我们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青少年要学会向有关部门或者组织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但是在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保护的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感受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知道了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六位一体,构筑起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为我们织密了“保护网”。成长路上,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健康安全地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